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經濟學人》為什麽要撤下一篇匿名書評?

2014年9月初,美國康奈爾大學歷史學教授愛德華·巴普蒂斯特的著作《被掩蓋的原罪:奴隸製與美國資本主義的崛起》出版,《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赫芬頓郵報》等眾多發行量龐大的媒體對該書進行了評論。

《經濟學人》雜誌也在9月4日發表了書評。

但用作者的話說,“正是這時,事情變得離奇起來。”

因為這篇匿名發表的書評,對《被掩蓋的原罪》的主題之一進行批判的同時,所使用的語氣在很多讀者看來都有19世紀捍衛奴隸製的味道。書評一經發表,人們紛紛在網上嘲笑譏諷這篇書評和它的匿名作者,《經濟學人》雜誌也受到了廣泛批評,書評給雜誌造成了嚴重影響。

很快,《經濟學人》雜誌在不到24小時的時間裡撤下了這篇備受指責的書評。

本文結合《經濟學人》發表的致歉聲明Wewithdrew review “blood cotton”以及網上對書評發表後引起的相關討論整理而成。翻譯:吳玲霞。

“我們後悔刊登了這篇書評,

我們為此道歉。”

9月5日,《經濟學人》雜誌撤回了一篇有關奴隸製的非虛構類書籍的評論。此前,這篇評論文章因認為“奴隸是奴隸製的受害者”這一觀點存在偏見而飽受批評。《經濟學人》雜誌在隨後發表的聲明裡寫道:“我們後悔刊登了這篇書評,我們為此道歉。”

康奈爾大學教授愛德華·巴普蒂斯特是上述文章評論對象的作者,他在一封發給The Wire的郵件中說:

很遺憾那篇評論被撤下了,因為它提醒人們,即使到了今天,仍然有很多人認為奴隸製是好的,奴隸是被善待的。

《被掩蓋的原罪》書中插圖:奴隸隊伍正在向南方和西方前進,男人們被一條長鏈子拴在一起,手被綁著,女人們跟在後面,守衛跟在旁邊。

毫不保留地剖析自己的身份以及信仰,是一份難能可貴的品質。寫一本關於奴隸製的書所面臨的挑戰之一是,當你在寫這本書的時候,你所接觸的許多歷史學家、記者和學生,他們無法相信仍然有人認為美國奴隸製是溫和的、是家長式的制度。或者,仍然有人認為奴隸“受到了很好的對待”。但事實上,那些人確實存在。他們中的許多人很強大,其思想仍在影響著公共政策和公眾對種族問題的討論。因此,把這些想法一股腦兒地說出來,揭示它們的本質,這是一件好事。

當然,那篇《經濟學人》的評論是匿名的,所以誰也不知道它到底是誰寫的,以及它是如何被批準發表的。我很遺憾那篇評論被撤回了,除了我剛才提到的原因,還因為它激發了《經濟學人》評論帖中的一些精彩評論。

在推特上,巴普蒂斯特感謝歷史學家協會的支持,並表示看到這一切感到“很有趣”:

So apparently @TheEconomist retracted their "review" of my book. Thx #twitterstorians and others. Watching this unfold has been interesting.

— Edward Baptist (@Ed_Baptist) September 5, 2014

為什麽人們抨擊《經濟學人》的

那篇書評

《經濟學人》在其9月4日發表的書評文章中指出,《被掩蓋的原罪:奴隸製與美國資本主義的崛起》是片面的,因為“書中幾乎所有的黑人都是受害者,幾乎所有白人都是惡棍。”

他們認為,巴普蒂斯特的片面講述不是“歷史”,而是“激進主義”。書評文章用來說明奴隸製的圖片是電影《為奴十二年》的劇照(演員露皮塔·尼永奧身著帕特茜服裝的照片——譯者注),而不是一張真實的奴隸照片,並加上了同樣不恰當的說明(帕特茜確實是有價值的財產——譯者注),這根本是毫無幫助的說明。

這引起了意識到奴隸製究竟是什麽的人的強烈反對,其中的原因很明顯。

And to think this whole time we all had the wrong idea about slavery b/c they didn't interview any happy slaves. #notallslaveowners

—Zerlina Maxwell (@ZerlinaMaxwell) September 4, 2014

看來一直以來大家對奴隸製都有錯誤的認識,因為他們沒有挑選快樂的奴隸來接受採訪。

Slavery was also a strangely likable fever dream for "the blacks." @theeconomist

—Roxane Bey (@rgay) September 5, 2014

按照《經濟學人》的說法,“黑人”們詭異地把奴隸製當作一種狂熱的夢想。

Subject I did not expect to be arguing about on the internet today: slavery.

—Jonathan Chait (@jonathanchait) September 4, 2014

我沒想到時至今日人們還會在網上討論奴隸製這個話題。

It also prompted an #economistbookreviews hashtag, to give other historical villains a fair shot:

The Economist criticised a historian for being too anti-slavery. Twitter respondedwith superb #economistbookreviews http://t.co/MWr9gV7nfw

—Greg Jenner (@greg_jenner) September 5, 2014

網友們發起了#《經濟學人》書評#的標簽,也曝光了一些類似的歷史偏見:

《經濟學人》批評一位歷史學家“過於”反對奴隸製。歡迎參與超級話題#《經濟學人》書評#的評論。

《經濟學人》撤回書評,

發表的致歉信

致歉:

我們在評論《被掩蓋的原罪:奴隸製與美國資本主義的崛起》一書時說:“巴普斯特先生寫的並非客觀的奴隸製歷史。書中幾乎所有黑人都是受害者,幾乎所有白人都是惡棍。”讀者對此提出了廣泛的批評,這是正確的。奴隸製是一種邪惡的制度,其中多數受害者是黑人,多數參與奴隸製的白人都是自願的,而且都是從這種邪惡中獲利的人。我們後悔刊登了這篇書評,我們為此道歉。因此,我們撤回了這篇書評。但是,為了還原事情的整個過程,本文只在這一頁面上提供書評內容,如下所示。

“出售黑人女孩,超高品質……投機者稱之為情婦;聰明的黑白混血兒,身材姣好,頭髮黑直,打扮和氣質都乾淨清爽。” 這些將人像牲畜一樣被販賣的描述,是愛德華•巴普蒂斯特筆下悲慘的奴隸貿易歷史的最好注腳。

儘管美國在1807年禁止了從非洲進口奴隸,但美國國內的奴隸貿易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裡繼續繁榮和擴張。1861年美國內戰爆發之前,在美國出生的非洲奴隸的子女和孫輩在弗吉尼亞州和馬裡蘭州被廉價買來,在私人交易和公開拍賣中高價出售給南方腹地的棉花種植園主。

高個子比矮個子要價高,男人比女人更受歡迎。價錢最好的是18—25歲的男性和15—22歲的女性。一名奴隸回憶在弗吉尼亞的一次奴隸拍賣會上,買家在人群中來回穿梭,盤問女人們:“你會做什麽?你會做飯嗎?會裁剪衣服嗎?會做奶製品嗎? ”又這樣盤問男人們:“你會犁地嗎?會打鐵嗎?”那些回答粗暴無禮的奴隸,會有被主人鞭打的危險。

原棉是美國最有價值的出口商品,由黑奴種植和采摘。因此,當巴普蒂斯特先生說到美國早期的經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外匯、更廉價的原材料和由奴隸生產的商品所創造的不斷擴大的市場時,並沒有引起很大的爭議。但他對美國成功的“傳統解釋”不屑一顧,如美國的個人主義文化、清教主義、開放土地和高工資的誘惑、北方佬的獨創性和政府政策,這事實上就是對自己觀點的誇大。

以他列舉的棉花產量和棉花產量的驚人增長為例。1860年,一個奴隸每天采摘的棉花至少是1800年的3倍。19世紀50年代,美國南部各州的棉花產量翻了一番,達到400萬包,滿足了全球2/3的棉花消費量。到1860年,按白人的人均財富排名,美國最富有的四個州是南卡羅來納州、密西西比州、路易斯安那州和佐治亞州,它們都是南方州。

巴普蒂斯特先生引用了一些奴隸的證詞來支持他的觀點:棉花生產率的提高是采摘工人在“鞭笞機”的驅使下更加努力地工作而實現的。休•托馬斯在1997年出版的權威著作《奴隸貿易》(The Slave Trade)中指出了這個問題的複雜性;歷史學家無法得知這幾個發言人是否能充分代表所有人。

另一個尚未被證實的因素可能也導致了生產率的提高。奴隸是寶貴的財產,加上非洲奴隸供應的減少,取代奴隸的成本要比19世紀進入南威爾士從事鋼鐵業的愛爾蘭農民高得多,也困難得多。保證“人手”體魄的健康和強壯從而采摘更多的棉花,這對奴隸主來說是有利的。生產力的部分提高可能來自於善待奴隸。與托馬斯不同的是,巴普蒂斯特先生寫的並非是客觀的奴隸製歷史。書中幾乎所有的黑人都是受害者,幾乎所有的白人都是惡棍。這不是歷史,而是一種宣傳。

是歷史,還是一種宣傳?

揭露被掩蓋的黑人歷史,

是否還有意義?

愛德華•巴普蒂斯特

在《被掩蓋的原罪》後記中寫道:

我不知道這版書面世時的社會語境如何,也無法預測你讀到本書時世界正在發生什麽。然而,我想你或許還沒有看到鬥爭的結束,那些鬥爭是為了自由,為了平等,為了生存權......2014年這些抗爭再一次復甦,致使很多讀者開始更多地思考有關奴隸製與當今社會不平等之間的關係,並閱讀相關的書籍......

抗爭已經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當然,其形式紛繁複雜,並不總是相同的。歷史不會重演,只會孕育新的惡魔然而,新的救世主也終將如期而至,因為人民忍受災難,艱難生存,儘管有極大的困難,儘管所有的不利條件都指向他們,儘管他們遭受奴役,但他們仍會努力改變歷史的進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