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遊牧白金:中世紀到近代的黑海沿岸奴隸貿易

在黑海北岸和高加索山區,奴隸貿易是有利可圖的事業。至少從古希臘城邦時代開始,這類產業就在黑海沿岸地區十分發達興盛。哪怕是在人文主義出現的近代,當地都不能擺脫對奴隸經濟的需求。至於支撐這種非人道生意的買主,則是眾多落後國家的勞動力渴求。

成熟的國際市場

熱那亞一度是黑海奴隸貿易的主要推動者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後,熱那亞人開始闖入被拜佔庭視為禁臠的黑海。不用多少時間,拜佔庭的地方割據勢力和其他意大利航海共和國也加入進來。多方共同奴隸,重新編制起新的國際奴隸貿易。

1266年,作為重要殖民城市的卡法建立。熱那亞探險家與金帳的蒙古大汗簽訂協議,將這裡作為自己在黑海地區的最大據點。同時也成為意大利城邦、拜佔庭希臘、東歐平原之間的貿易樞紐。

熱那亞人留在克裡米亞半島的意大利城堡

除了皮毛、礦石、木材、糧食等自然資源,意大利冒險家也會從草原地帶綁架走蒙古、突厥和羅斯人口。期間,金帳大汗深感兵源流失和屬民不滿的威脅,在1307年找借口驅逐了所有熱那亞人。但到1312年,經濟壓力又迫使新任大汗請意大利人回卡法繼續經營。

一些來到東方的西班牙和英格蘭旅行家,也曾特別記錄卡法奴隸市場的情況,並將買到的女奴帶回西歐。作為傳統的奴隸進口大戶,馬穆魯克埃及會專門從高加索地區挑選適合戰鬥的青年,作為奴隸士兵的候補人選。1291年,馬穆魯克進攻最後的十字軍城市--阿卡。軍中就有很多來自高加索籍士兵,全由熱那亞人轉賣到埃及。

擊敗十字軍的馬穆魯克 主要兵源從意大利商人手裡購買

克裡米亞汗國的發展模式

意大利人的奴隸貿易 離不開克裡米亞韃靼的幫助

除了意大利人,後來出現的克裡米亞汗國和諾蓋汗國,也對南俄羅斯草原定期劫掠。他們努力成果,是白奴市場的最重要貨源。

這個克裡米亞的韃靼國度,最早是由金帳汗國的爭權者組織而成。起初是一個部族聯盟,由哈納特貴族主持事務,沿用成吉思汗法典。隨著奧斯曼帝國在15世紀的強勢介入,大汗的半島處於君士坦丁堡的直接控制之下。汗國的其他部分也被奧斯曼人影響,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土耳其之鞭。

交易對象由熱那亞換成奧斯曼 對韃靼人並無影響

由於古蘭經主張穆斯林不能互相奴役,所以只能使用那些在敵人壓迫下改宗的前穆斯林。這為克裡米亞汗國的搶劫,提供了極好的理論支持。作為主要買主的奧斯曼帝國,在安納托利亞、塞浦路斯等地需要各種農奴和勞動力。否則就沒法從事經濟生產和手工業製造。在蘇丹的授意下,克裡米亞汗國的擄人行動成了基本政策和重要經濟源,遠勝該地區的普通工商農業產出。

一旦奧斯曼帝國有重大政策頒布,奴隸市場的供求關係都會受到影響。比如1453年,帝國征服君士坦丁堡後,急需大量的糧食供養城市人口。因此要求安納托利亞和埃迪爾內附近的經濟農莊有更大產出。隨後,奧斯曼通過控制克裡米亞汗國在東歐劫掠人口,充實兩個地區的勞動力缺口。尤其是在安納托利亞地區,奧斯曼非正規軍人掀起的一系列耶萊裡起義,導致人口流失和盜賊橫行。這裡的封建主們就更需要來自黑海北岸的農業奴隸。

奴隸貿易幾乎就是克裡米亞汗國的支柱性產業

於是,在整個15-18世紀,東歐的波蘭-立陶宛、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地區,先後因劫掠損失了200-300萬人口。從1649年開始,並不富裕的早期沙皇俄國,都得門用一筆資金贖買被擄掠到克裡米亞的本國奴隸。波蘭國內的猶太商人,出於維系猶太社群和王室的關係,也會定期贖買波蘭-立陶宛的奴隸和俘虜。烏克蘭地區的民間傳說《康狄卡近鄉話夜》,也有很多關於和韃靼人作戰、救回被韃靼被俘哥薩克的故事。但總體來看,流失人口遠遠大於回流數目。一直到20世紀,烏克蘭地區還流傳著關於韃靼入侵的謠曲:

河邊烈火在焚燒,韃靼人在趕俘虜。

田園被毀財散盡,老嫗慘死馬刀下。

這些流失的白奴人口,被克裡米亞人稱為“草原民族的收成”,並以訛傳訛為“白金”。17世紀的君士坦丁堡,奴隸佔到了城市總人口的20%。比例之高,在當時的世界各地都屬罕見。

大量的東歐人口在幾百年內成為奴隸

各有千秋的去向

奴隸從首次販售開始 就要遭到層層篩選

雖然今人會將奴隸視為命途多舛的受害者,但不同出路對於當事人的影響也各有千秋。

那些由海盜劫掠的歐洲戰俘而言,往往被扣押在北非的監獄、工地和劃槳船槳位上。著名的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在從勒班陀戰場回國的路上被俘,命運就此發生改變。指揮了馬耳他保衛戰的醫院騎士團團長拉-瓦萊特,也被奧斯曼帝國的阿爾及爾總督圖爾古特俘虜,並當了一年的劃槳奴隸。作為報復,奧斯安帝國也有一些貝伊或者帕夏,成為騎士團的俘虜並被罰為劃槳奴隸。從此就需要忍受臭氣熏天的環境,過著忍饑挨餓的悲慘生活。

劃槳奴是人們最不願意接受的結果

但是對出身貧苦的東歐農奴來說,被賣到君士坦丁堡也是開眼界的榮耀之事。除了農奴、家仆,還可能成為近衛軍士兵。哪怕淪為貴族的性奴隸和太監,都有飛黃騰達的可能。因此在高加索的索卡西亞等地,搖籃曲甚至這樣唱道:嫁給蘇丹為妻,鑽石數不清,風光日子過不完。

當時高加索白奴的出路,主要是成為奧斯曼人的“耕犁和鐮刀”。他們需要為安納托利亞、希臘和塞浦路斯的地主耕地。有一技之長者,才可以在城裡當工匠或者畫家。此外,面部清秀的男奴隸會被送入貴族家庭或者后宮,成為家仆或孌童。數次落選後的可憐人,就只能去劃槳船上報導了。

奧斯曼社會動蕩 隨時需要奴隸補充兵源與勞動力

近衛軍的升級之路

成為近衛軍 是很多奴隸的最佳選擇

基督徒白奴的另一個重要出路,是成為奧斯曼帝國的近衛軍成員。甚至有可能獲得晉升拔擢的機會,當上蘇丹之下的頂級貴胄。奧斯曼宮廷也需要不斷補充近衛軍兵源,並因此推出了非常制度化的“血稅”政策。

候補成員主要由軍官帶著征兵令,由本地基督教神父配合徵收。這些來自黑海北岸、希臘、塞浦路斯和巴爾乾地區的基督教孩童,會帶著圓錐形帽子、穿上紅衣,並從原生家庭自備衣糧。隨後以100-200人為一組,來到君士坦丁堡的城門下。除了身體健壯、面色紅潤、四肢協調之外,加分指標是身體有疤痕。因為疤痕是男子好鬥的標誌之一。

蘇丹親自挑選新來的近衛軍兵源

在通過體檢、登記、行割禮後,仔細鑒別才正式開始。師傅們會根據土耳其相面學、占星術以及現場觀察,區分待入伍的成員。資質平庸者被分配到安納托利亞地區,與普通土耳其家庭一道從事耕作。這些家庭負責給孩子伊斯蘭世俗與宗教教育,並以勞動強健其體魄。通過同化政策,讓他們學習土耳其語、基礎性軍事技能和宗教,為正規的軍事訓練做準備。初學者受到嚴明的軍紀約束。在訓練結束時,參加近衛軍舉行的盛大結業會操。團長會給他們每人分發近衛軍氈帽和證書。

比較優秀的男孩,則送到土耳其名門望族家中栽培。按照流程,他們首先學習伊斯蘭教教義和土耳其、波斯、阿拉伯語。其後再學習各種通識性知識,再根據特長進行因材施教。學習科目包括宗教、管理或兵法。作為潛在的管理者,他們還必須掌握文學、騎術、標槍、射擊和舉重。為了專心操練,所有人被禁止與外界聯繫。經過若乾輪選拔,最優秀的人會去蘇丹金庫或禦廚房工作。其余的會擔任卡皮庫魯部隊的軍官,或者帝國的行政管理人員。

近衛軍中的佼佼者 可以升認帝國的高級官吏

由於血稅主要以基督徒為徵收對象,讓很多其他信仰群體非常苦惱。普通土耳其人、波斯人和猶太人的貧苦家庭,會把孩子送到高加索山區或者基督教堂受洗。這樣就可以獲得一個貌似基督徒的身份,然後走流程混入近衛軍隊伍。

總體來看,多數基督教白奴出身的戰士,主要是成為待遇優厚的親兵和軍官。極少數人可以躋身帝國的核心高層,成為首相或地方省長級別的帕夏。在早期西方觀察者的眼中,這些人訓練有素、紀律絕佳且行動整齊劃一。但到18-19世紀,就被視為放蕩不羈、滿口髒話,行為令人作嘔。

不少近衛軍可能在戰場上遭遇自己原生家庭的成員

籠中的金絲雀

女性白奴容易進入奧斯曼人的后宮

女性白奴的出路主要是后宮、妓院等場所。許多蘇丹都偏愛來自高加索的索卡西亞和烏克蘭女俘,讓部分人瞬間完成了階層跨越。這個群體中最傳奇的人物,就是蘇萊曼大帝的寵姬、出身利沃夫的許蕾姆。她的土耳其語名字的意為“快樂”。

很多白奴女子也會被太監們授予玫瑰、風信子、水仙等土耳其語名字,取代她們的本名。入宮之後,就會在收入和地位上有短期飆升。但終究只是籠中的金絲雀。

奧斯曼貴族對於女性白奴也有特殊偏好

根據奧斯曼帝國早期的血腥繼承制度,如果王子奪權失敗,那麽他的家眷和支持者有很大的概率被新蘇丹清洗。其他王子和前蘇丹的小妾,也會被近衛軍用弓弦或者手帕勒死。這個統延一直續到1648年後,才基本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對王子與妃嬪的終身囚禁。由於長期處於與世隔絕的環境,這些人和他們的孩子都身體虛弱。到了帝國晚期,宮廷中經常周期性爆發肺結核。繼承人、女眷乃至蘇丹自己,都經常出現肺結核症狀。

同時,隨著俄羅斯帝國對黑海北岸與高加索山區的征服,白奴貿易才終於出現式微。作為全球最大奴隸進口方的奧斯曼,不僅在技術發展上日漸落伍,在維系日常生產模式方面也被釜底抽薪。

俄羅斯帝國的擴張 打斷了黑海沿岸的白奴貿易

對於需要依賴奴隸來保持戰鬥力的國度,能有幾百年的盛世已算得上幸運。但既然他們的社會慣於將勇士馴化為奴隸,那麽就勢必在盛產勇士對手面前一潰千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