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泡茶時應該「高沖」還是「低就」?

泡茶有講究,並非是表面上的那一套,茶禮除了好看,雅觀,也有實實在在的作用。

無論是溫杯,還是洗茶,都是為了泡一壺最好的茶湯。就連這注水也是有講究的,一直有懸壺高沖一說,但此方法卻並不常見,相反,飲茶多年的老司機往往是採用「底就」的方式注水泡茶,那個方式好呢?

先來說說這「懸壺高沖」:

向茶杯或者茶壺注水時,有意的提高煮水壺,水柱從高處落下準確落入杯中衝擊茶葉,這便是懸壺高沖,啥,你要說倒歪了怎辦?那估計耳邊都是被燙的嗷嗷叫的聲音。不要為了高而高,沸水很危險的哦。

至於懸壺高沖的意義。一是為了美觀,提高藝術氛圍,這也是最主要的意義,通過倒茶時身形的變化和水柱的變化,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藝術氛圍。這裡轉轉,那裡跳跳,是蠻好看的。

除此之外,二是對泡茶有所幫助,水沖高處落下的過程中可適當的冷卻,降低些溫度。從高處落下的衝擊力也可以使杯中茶葉翻動,茶葉浸泡均勻,充分與水接觸,可以加快浸出茶湯。

看到這裡,這「懸壺高沖」是蠻好的沖泡方法呢。其實不然,眾多的茶大師都說過泡茶不宜採用懸壺高沖。

首先,懸壺高沖講究一定的技術,持壺倒茶之人一定要穩,經驗要足,不然很容易被燙傷,不僅自己危險,旁邊看茶的茶友同樣很危險。而且沒有幾年功底和訓練,懸壺高沖時的動作跟隻猴一樣,十分難看。

其次,沸水從高處下落,衝擊力很強,雖然可以使茶葉翻滾與水充分接觸,加快出湯速度,但會使茶湯湯感粗糙,也會讓茶不耐泡。

簡單來說,懸壺高沖相當於砸茶,舉得越高,砸的越狠,而茶被砸之後,沖泡的味道會有少許變化,如沖泡單叢茶,茶湯的味道會有少許苦澀之味;紅茶會有酸澀之味;綠茶更為細嫩,被砸之後茶湯會顯得渾濁,滋味也會有稍許苦澀。綠茶是要分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的茶葉,可見其講究了。

舉個例子,用懸壺高沖和沿杯壁注水兩種方法沖泡綠茶,沿杯壁注水沖泡出的綠茶茶湯清澈,滋味較為適中。而懸壺高沖泡出的茶,湯較為渾濁,滋味也更濃一些,當然,這需要大家細細品嚐。如下圖:

既然懸壺高沖不適合咱們平常泡茶所用,那麼下面的這四種泡茶方法與大家一同分享。

一、單邊定點法:

字面意思,就是向茶杯內注水泡茶時,水壺的嘴要低,對著茶杯的邊緣的一個點注水,水流不宜過急。單邊定點法比較適合出湯較快的茶,如碎茶等。

二、環繞法:

環繞法就是注水時沿著茶杯杯壁轉圈,邊轉邊倒水,用水流衝擊杯壁,而不是衝擊茶葉本身。同時,要注意出水的速度,出水快就轉快一些,出水慢,就多轉幾圈,大家自己把握。這種方法適合比較嫩的綠茶。

環繞法與單邊定點法本質上相同,均為避開水流對茶葉的直接衝擊,降低壺嘴,沿著杯壁注水。隻不過一個移動注水,一定原地不動注水而已。

三、中間定點法:

中間定點法就是注水時壺嘴壓低,朝著茶杯正中間一個點注水,雖然直接衝擊了茶葉,不過因為低,衝擊力並不強。

四、螺旋法:

螺旋法比較有意思,操作簡單,也非常美觀。注水時,壓低壺嘴,先定點在茶杯中間,開始注水後,開始環繞著茶杯邊緣轉一圈,最後在轉回到,茶杯中間定點的位置。

第一泡沖泡茶葉時,適合使用單邊定點法,茶湯不會太濃,一泡過後,後續會越泡越淡,便改用螺旋法或者中間定點法,更有利於沖泡出茶味。

如果要洗茶,那單邊定點法不太實用,因為乾茶會飄起來,一部分遇不到水,洗不乾凈,這時用環繞法或者螺旋法更為合適。

這次與大家分享的這幾種泡茶方法,沒有那種更好,而是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恰當的沖泡方式,大家活學活用即可。

如果文章對大家有幫助的話,歡迎大家關注我:「承藝茶葉官方帳號」,更多精彩內容請在我的主頁中觀看:

搜「承藝 茶葉」即可,望大家支持。

我國傳承千年的茶文化,在近代的硝煙和貧困中被百般摧殘,真正的茶文化是什麼模樣,大部分人已經說不出個究竟。弘揚傳播中國茶文化,是門嶄新的學問,我們需要用現代的科學方法對茶文化進行梳理。承藝,希望與大家一同學習,將我國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官方微信:「承藝文化」(ID:chengyimc)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