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三缸發動機缺點這麽多,為什麽車企還大力推廣?

說起三缸機,抖動、噪音、動力不足、可靠性等缺點就會立馬浮現出來。但如今越來越多的車企加入到三缸機的研發當中,說明三缸機並不是一無是處,畢竟存在即是合理,以利潤為核心的車企總不可能一起犯傻。到底是因為什麽原因,導致車企不辭余力地發展三缸發動機呢?

三缸機的“抖”“躁”

三缸機的缺陷,想必很多人都已經清楚,那就是“抖”、“震”,還有就是“很抖”、“很震”。確實,四缸發動機由於有4個汽缸,1號在上止點位置時2號必須處於下止點,利用相反的作用力,就可以抵消掉往複運動所帶來的振動。

而三缸發動機,由於一個缸輸出完動力,另一個缸跟不上,有動力輸出的空缺,所以動力輸出會有不平穩的感覺,而這種特性只能盡可能通過技術來減弱,很難完全消除。

除此之外,三缸發動機還有一大缺點就是發動機噪音偏大。由於基礎排量過小,在高速行駛時動力比大排量發動機的表現有所欠缺,“小馬拉大車”,往往會出現轉速偏高,發動機聲嘶力竭的噪音。

三缸發動機動力偏差

目前同時擁有三缸發動機和四缸發動機兩種動力總成的車型,都有同樣一個問題,就是三缸發動機的車型的動力要比四缸發動機要差,而且在功率扭矩上的差距不小。

例如思域1.0T三缸發動機比1.5T四缸發動機少了52馬力;寶馬X1的1.5T三缸發動機比2.0T四缸發動機少了56馬力;標致408的1.2T三缸發動機比1.6T四缸發動機少了31馬力。

此外,根據小熊油耗的動力油耗四象限圖上很容易看出(縱軸代表動力,橫軸代表油耗)。三缸發動機車型基本處在低動力區域,同時在油耗上,有過半數的三缸車型油耗處在高油耗區間,而有很多四缸車型的表現比他們要優秀。

可以看出,三缸發動機車型與四缸發動機車型在動力上的差距,要遠大於它們在油耗的差距。動力不足,也是目前很多三缸發動機的一大缺點。

為什麽三缸發動機這麽多缺點,車企還大力推廣?

1、政策導向

三缸發動機之所以越來越被廣泛應用,也少不了一些優點,其中,生產成本就是一大原因。我國汽車消費稅是和排量相關的,排量越大,稅率越高,而這部分稅額是由廠家繳納。而三缸機通常在1.5L以下,可以享受到很低的稅率政策。

此外,雙積分政策也是目前困擾各大車企的一大難題,根據《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每一家年產量或者進口量高於3萬輛的傳統乘用車企,傳統燃油車的油耗需要達標,達標了就有正積分,不達標則累計負積分。

次年年初結算時,車企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將兩類車的負積分填平歸零。在其負積分抵償歸零前,對其油耗不達標的新產品,不予列入工信部車型公告,也就意味著不能對外銷售。而三缸機的工信部油耗更低,更容易獲得正積分。

2、三缸發動機更適合混動布局

目前車企做三缸機不僅僅是為了目前車型的布局,更是為了未來過渡搭配混動平台,一切都是因為三缸本身在效率,空間以及輕量化上的優勢。

三缸發動機比四缸發動機重量更輕,體積更小,可以使用橫置布局,因此可以給發動機艙帶來更大的閑置空間,以便於給混動車的電機和電池留出更多空間,甚至用上雙叉臂或五連杆這類複雜的懸掛。

3、三缸機研發成本投入產出比大

四缸機經多年的發展,技術瓶頸已經越發明顯。三缸發動機雖然歷史也比較悠久,過往但各個廠家在研發的投入上,並沒有很大,這也導致在現階段,三缸發動機的研發成本投入產出比相當豐厚。

並且四缸機都大部分研發成果可以轉嫁應用在三缸發動機上,這也進一步的降低了三缸發動機的研發成本。

總而言之,三缸機的盛行並不是偶然,而是政策所導向的。而三缸機目前還處於發展期,技術還在不斷更新,車企們也是看重其中的潛力。但對車主而言,車子好不好開才是硬道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