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柳青率隊揭秘滴滴順風車新戰局和安全攻堅300天

新京報訊(記者 陳維城)7月2日,滴滴在北京總部首次舉辦安全主題媒體開放日。安全管理團隊詳細披露近期安全工作進展。滴滴出行CEO、安委會主任程維委託總裁柳青代表出席,滴滴高級副總裁兼網約車平台公司CEO付強、首席出行安全官侯景雷等高管介紹了目前滴滴安全工作情況。

柳青認為,出行行業最重要的還是服務屬性,它是一個科技和服務的行業。順風車需要共建,集各方智慧。付強表示,安全是為了長期發展,發展還是要靠安全。

柳青:對順風車有執念 大家對順風車信任度低需要共建

“希望能把安全工作做好,這是一個很難很難的工作。”在滴滴工作五周年之際,滴滴總裁柳青回憶自己剛來時,自認為滴滴是一個很牛的科技公司,每天匹配海量訂單,當時與國外的朋友交流時,聊的都是人工智能、大數據等。

“原來理念裡面,我們用科技的力量,找來了國內外最好的工程師、產品經理幫我們解決難題,我們覺得找到了方案。”柳青表示,經歷了去年,認知有一個非常大的顛覆,也給滴滴人非常大的衝擊,遭受了非常多輿論的批評,或者說給了很多的反饋,大家心裡承重。過程中,大家發現原來出行行業可能跟別的行業有點不一樣。

柳青認為,出行行業最重要的還是服務屬性,它是一個科技和服務的行業,一切都是以人為本,一切都是服務人文的。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用原來的大數據和所謂的人工智能的理念去改變,其實改變不了,只能改變一部分。所以滴滴痛下決心,從自己的世界裡面跳出來擁抱公眾。

對此,柳青表示,自己入駐微博,滴滴開始做公眾評議會,邀請大家討論,需要共建,找到最有經驗的大腦,比如邀請各個行業的專家加入滴滴。

關於滴滴順風車的問題,柳青表示,“我跟大家一樣,對這個產品本身是非常有執念的,因為它是一個非常環保的、能解決核心剛需痛點的一個產品,也有很強的技術屬性,因為必須要做線上的大數據算法的匹配才能夠做到。”

柳青也認為,“順風車痛點不言而喻。順風車團隊也是一直在想怎麽樣才能夠推出一款相對更安全,更信賴的產品。順風車需要共建,在網約車裡面做的很多探索還有我們自己的想法,但是順風車是拚車級的產品,大家對於順風車的信任度非常低,希望聽到大家覺得什麽產品是更有安全的歡迎大家來批評和指正。”

付強:不管新玩家或其他玩家怎麽做 安全才能發展好行業

滴滴安全攻堅持續300天。與此同時,出行行業正暗潮洶湧。美團計程車上線“聚合模式”,高德重啟順風車業務,哈囉出行與首汽約車合作網約車服務,與嘀嗒出行接入計程車服務,自身還上線順風車業務。

此外3月22日,長安汽車與蘇寧、一汽集團、東風汽車、 騰訊、世嘉利、阿里巴巴、無錫飛葉、榮巽、南京恆創、南京領行共同投資設立南京領行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總份額為97.6億元,擬投資以新能源汽車為主的共享出行產業。

競爭對手招兵買馬,滴滴何時重啟順風車?如何平衡安全與發展之間的關係?滴滴高級副總裁兼網約車平台公司CEO付強認為,安全和發展之間的關係,安全是為了長期發展,發展還是要靠安全,不是二選一的問題,不是說做安全一定犧牲發展。

付強表示,“不管新玩家,還是其他的玩家怎麽做,但對我們來講,剛好今天是安全攻堅,做好安全的基礎上,才能發展好行業,滴滴的發展才健康,最終實現安全和發展齊頭並進。”

此前,相關部門要求網約車加強合規化進程,是否對壓力產生影響?付強認為,不同城市對網約車的管理要求也不同,滴滴跟所有城市的主管部門密切溝通。

付強提到,今年滴滴在配合主管部門在做一些“清理”或者說一些“限制”,過程中大家感受到了一些計程車的困難。滴滴希望一方面把標準跟主管部門溝通做得更加靈活,另一方面也積極拉動願意加入行業新的符合標準的司機進來。畢竟網約車在中國才幾年時間,工作需要不斷地加強。

侯景雷: 2019年滴滴預計網約車安全投入將超20億元

今年3月15日,滴滴宣布將進一步升級安全管理組織架構,任命原地方事務部負責人龐基敏為集團安全與政府事務部高級副總裁,同時任命侯景雷為集團首席出行安全官,負責網約車安全與集團安全體系建設。

滴滴首席出行安全官侯景雷首次公開了網約車安全管理體系全景圖,2019年滴滴預計網約車安全投入將超過20億元,安全工作團隊已擴充至2548人。

2018年9月8日,滴滴在全國上線司機端行程錄音功能,目前已覆蓋所有訂單。與此同時,錄像功能也在不斷推進。車載錄音覆蓋了20%的訂單,年底預計覆蓋50%以上。

所有音、視頻數據全流程加密。行程中若無差評或投訴,錄音7天內自動刪除。根據存儲情況,視頻一般會在3-7天后刪除。若涉及安全類投訴,則會被永久保存。

滴滴出行技術副總裁賴春波介紹,這些數據為解決滴滴司乘糾紛問題提供了重要依據,但是依然面臨很多問題。有時受設備質量、網絡傳輸等因素影響,有15%的錄音錄像不能正常聽取,造成信息缺失。

此外,黑產也是行業的威脅。資料顯示,2018年滴滴“打擊黑產專項組”配合全國警方雷霆打擊違規代叫車、虛假注冊、刷單等違法犯罪行為,共破獲25起違法犯罪案件,令500餘名嫌疑人落網。

“去年以來,按照監管部門要求,很多不合格司機被我們管控在平台外,這也催生了一個龐大的黑產市場,保守估計該市場規模已超十億。”滴滴準入安全負責人北海介紹。

北海表示,“在平台反作弊能力不斷提升的背景下,目前我們情報團隊最新信息顯示,黑產聲稱能繞過人臉的方案報價已超2000元。”

劉西帝:日均處理30萬進線中0.4%與安全相關

滴滴客服負責人劉西帝首次披露了滴滴客服在安全類事件上的處理機制和最新進展。滴滴客服團隊有近9000名客服,7×24小時提供服務,處理超過2600個不同場景的問題。整個團隊分為服務體系和安全體系。

去年下半年滴滴客服升級安全體系,將線上安全響應中心單獨設立出來,與線下處置團隊配合,專門處理安全類事件。同時增設司乘安全專線,為遇緊急情況的司乘提供綠色電話通道。

劉西帝披露,司乘安全專線來電中有80%與安全無關。在客服服務團隊日均處理的30萬進線中有1.7%疑似與安全相關,會流轉至線上安全響應中心,但只有0.4%,也就是1200例真的與安全相關。

數據顯示,今年1-5月,流轉至滴滴線上安全響應中心的安全風險事件,95%在30分鐘內響應,4.5%在30-60分鐘內響應,所有事件均能在130分鐘內響應。

“傳統調證手續複雜,講求線下、書面,影響辦案效率。滴滴在去年和警方的配合中受到公眾質疑。”滴滴安全應急處置負責人楊嘉成介紹了滴滴在警方調證方面的反思與改進。

楊嘉成表示,“每個月有5000多個電話聲稱自己是警察,其中僅有1300多個會表明自己的警號、工作部門等信息,佔總數的27%;最終上傳警官證照片等信息的,我們都配合完成了調證,不過這部分更少,在1050個左右。”

新京報記者 陳維城 編輯 程波 校對 吳興發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