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兒腸套疊要花多少錢 要怎麼治療

一、做個腸套疊手術需要多錢

進行腸套疊的手術費用,根據醫院級別、醫療收費標準各不相同。

1、非手術療法

凡是病程在48小時內的原發性腸套疊,患兒全身 情況良好,無明顯脫水,無明顯腹脹者均可以灌腸療法治療。一般採用空氣或鋇劑灌腸。空氣灌腸氣體壓力可為8.0~12 .OkPa,(60~90mmHg),注入空氣時,可輕柔按摩腹部或者改變體位以利於套疊複位。複位時可見套疊頂端逐漸向結腸近端退縮。直至看到空氣突然進入迴腸末端,即表示已複位,此時拔出肛管即見患兒排出大量臭氣,腹部腫塊消失,患兒一般情況好轉。複位後口服0.5~1.0g碳末,6~8小時後可由糞便排出碳末,即表示複位完全成功。凡複位標誌不清,腫物雖消而小腸內充氣不顯著者,須輔以鋇劑灌腸觀察,鋇劑灌腸水壓複位法一般可將裝有20%鋇劑水溶液的吊瓶提高到離病兒水準體位70~80cm的高度注入鋇劑。在X線透視下確定診斷後,再將吊瓶提至80~100cm處,使套疊慢慢複位。為了提高灌腸複位的療效,有時可事先給阿托品或*鈉、水合氯醛等鎮靜劑,使患兒安睡。已有脫水者應先點滴改善一般情況後,再行灌腸。

 2、手術療法

晚期病情比較嚴重,不適合作灌腸複位的病例,或已經灌腸未能複位的病例,疑有小腸套疊者;以及複位達3次以上者均須手術治療。術前應作好準備包括糾正脫水及電解質紊亂、抗生素退熱及輸血等。手術時根據患兒當時情況及病理變化行套疊複位,腸切除吻合,腸造瘺等,套疊很緊的病例,不能強力複位,以免引起漿膜撕破,鞘部有白色斑塊疑有腸壞死的病例應行腸切除吻合術,避免術後發生破裂穿孔。

二、腸套疊的分類

1.可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腸套疊發生於無病理變化的腸管,多發生於小兒。小兒腸蠕動活躍,在添加輔食的年齡,可因腸蠕動紊亂而發生腸套疊。小兒的上呼吸道或胃腸道感染,常合併腸系膜淋巴結的腫大,也可能影響腸管的正常蠕動而致腸套疊。成人的腸套疊多發生在有病變的腸管,如良性或惡性腫瘤、息肉、結核、粘連以及梅克爾憩室,可影響腸管的正常蠕動,成為腸套疊的誘發因素。有時腸蛔蟲症、痙攣性腸梗阻也是發病因素。腺病毒感染與發病有關,在感染時迴腸遠端呈較顯著的肥大和腫脹而作為套疊的起點。少數小兒的腸套疊有明顯的機械因素,如梅克爾憩室、息肉、腫瘤、腸壁血腫(如過敏性紫癜)等作為誘因而成為套疊起點。

2.胃腸道的任何部位均可發生腸套疊,根據套疊的部分可以分為空腸套空腸、空腸套迴腸、迴腸套迴腸、迴腸套盲腸、迴腸套結腸、結腸套結腸(偶見乙狀結腸套入直腸)等,其中以迴腸套盲腸,即回盲型最常見;小腸套小腸即小腸型較少見;結腸套結腸或稱結腸型很少見。空腸上端逆行套入胃內,更為罕見。被套入的腸段進入鞘部後,其頂點可繼續沿腸管推進,腸系膜也被牽入,腸系膜血管受壓迫,造成局部循環障礙,逐漸發生腸管水腫,腸腔阻塞,套入的腸段被絞窄而壞死,鞘部則擴張呈缺血性壞死,甚至穿孔而導致腹膜炎。

三、腸套疊如何鑒別診斷

空氣或鋇劑灌腸X線檢查可見空氣或鋇劑在套疊處受阻,阻端鋇劑呈「杯口狀」,甚至呈「彈簧」狀陰影。

 1.急性出血性腸炎

急性出血性腸炎發病急驟,開始以腹痛為主,多在臍周或遍及全腹,為陣發*痛或持續性疼痛伴陣發性加重。往往有寒戰、發熱。多伴腹瀉,80%的病人有血便,呈血水樣或果醬樣,有時為紫黑色血便。60%的病人有噁心、嘔吐。約1/4的病人病情較嚴重,可伴有中毒性休克。體檢有不同程度的腹脹,腹肌緊張及壓痛,腸鳴音一般減弱。有時可觸及伴壓痛的包塊。X線腹部平片檢查可見小腸擴張、充氣並有液平,腸間隙增寬顯示腹腔內有積液。

2.其他原因所致的慢性腹痛

成人腸套疊往往表現為慢性反覆發作,較少發生血便。多呈不完全性腸梗阻,癥狀較輕,表現為陣發性腹痛發作。需與其他原因所致的慢性腹痛如慢性闌尾炎等相鑒別。

四、小兒腸套疊是怎麼引起的

1.急性腸套疊

(1)飲食改變 出生後4~10個月,為添加輔食及增加乳量的時期,也是腸套疊發病高峰期。由於嬰兒腸道不能立即適應所改變食物的刺激,導致腸道功能紊亂,引起腸套疊。

(2)回盲部解剖因素 嬰兒期回盲部遊動性大,回盲瓣過度肥厚,小腸系膜相對較長,嬰兒90%迴腸瓣呈唇樣凸入盲腸,長達1厘米以上,加上該區淋巴組織豐富,受炎症或食物刺激後易引起充血、水腫、肥厚,腸蠕動易將回盲瓣向前推移,並牽拉腸管形成套疊。

(3)病毒感染 系列研究報導急性腸套疊與腸道內腺病毒、輪狀病毒感染有關。

(4)腸痙攣及自主神經失調 由於各種食物、炎症、腹瀉、細菌毒素等刺激腸道產生痙攣,使腸蠕動功能節律紊亂或逆蠕動而引起腸套疊。

 2.慢性複發性腸套疊

多見於年長兒及成人,其發生原因常與腸道存在氣質型病變而引起的繼發性套疊,腸管器質病變常見有腸息肉、憩室、重複畸形、紫癜血腫、腫瘤及結核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