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糖尿病飲食治療的原則有哪些?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是一種營養過剩的疾病,飲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療的最基本手段,也是一切治療的基礎!無論糖尿病屬於何種類型,病情輕重緩急如何,有無糖尿病併發症,是否用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物治療,都必須嚴格執行和長期堅持飲食調養。控制糖尿病要從控制飲食開始!


今天中藥養生劉藥師就和糖友們說說飲食控制的原則!


1、控制總熱量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應該根據病情和全天熱能消耗情況來確定每日攝入的食物總熱量。肥胖患者應先減輕體重,減少熱能的攝入。消瘦患者應提高熱能的攝入,增加體重,使之接近標準體重。孕婦、乳母、兒童要增加熱能的攝入,維持其特殊的生理需要和正常的生長髮育。



2、注意碳水化合物


原則上應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但不能過低。一天中按照碳水化合物佔總能量的50%~60%,脂肪佔總能量的25%~35%,蛋白質佔總能量10%~20%的比例進行分配。飲食中碳水化合物太少,不易被病人耐受,同時,機體因缺少糖而利用脂肪代謝供給熱能,更容易發生酮症中毒。同時,在適宜糖尿病患者的食物中,力求食物多樣,這樣能避免某些營養素的缺乏。



3、減少脂肪攝入


脂肪的攝入應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而定。高脂肪飲食可妨礙糖的利用,其代謝本身會產生酮體,容易誘發和加重酸中毒。肥胖病人應嚴格限制脂肪的攝入,每日不宜超過40克。消瘦病人由於碳水化合物限量,熱能來源不足,可相應提高脂肪攝入量。



4、保持蛋白質供應


糖尿病飲食中的蛋白質供應要充足,攝入量要與正常人相當或稍高。 有合併症時,應按醫生的指導決定蛋白質的攝入量。



5、進餐時間固定


臨床上為了減輕胰島的負擔,使之合理分泌胰島素,糖尿病人一日至少應進食三餐,而且要結合臨床用藥情況定時定量。對於注射胰島素的或易出現低血糖以及病情控制不好的病人還應在三次正餐之間增添2~3次加餐,但時間必須相對固定,否則會造成血糖的紊亂。



以上就是糖尿病人飲食治療的幾個基本原則,「吃飯」這個每天都要做的事,看似簡單,實際上對於糖尿病人來說,裡面的學問卻很多,希望廣大糖友不斷總結,嚴格執行,控制好糖尿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