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名中醫教你大暑養生 除了防中暑還要養陽養心無怒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7月23日訊(通訊員 粟青梅 全媒體記者 彭放)「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台灣時間7月23日10時50分,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大暑登場,迎來了一年裡最熱的時節。

湖南省名中醫、長沙晚報「三湘名醫智庫」專家、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中醫內科主任醫師蔡進提醒,大暑時節,公眾一定要注意預防中暑。此外,養陽和養心也是大暑養生的關鍵。

預防中暑,高溫作業注意及時補充水分

時下已進入三伏天的中伏,在高溫悶熱的氣象下,如果防護不當容易中暑,尤其是一些戶外工作者以及老人、孕婦。市民如果在高溫環境下活動一段時間,出現乏力、頭暈、噁心等癥狀,則可能是中暑先兆,應及時處理。

蔡進提醒,在每天11時至16時這段時間,不要在戶外暴曬、行走,盡量待在室內或陰涼通風處。對於孕婦、肥胖人士、年老體弱者以及患有糖尿病、心臟病和高血壓等慢性病者,盡量穿著透氣性、吸濕性好的純棉織品,房間保持通風,使用電風扇、空調散熱,但空調溫度不宜太低,防止受涼。在高溫環境中作業的人員,應注意及時補充水分,隨身攜帶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備用。出現不適,應立即離開高溫環境,飲用涼茶、綠豆汁等飲品解暑降溫,必要時就醫。

大暑養陽,注意靜養減少汗水流失

氣象炎熱,人很容易出汗,在中醫看來,汗水帶走的不僅是人體的水分,還有人體的陽氣,在大暑這個一年中最熱的時節,可以曬曬清晨的陽光來補充陽氣。同時,要注意靜養,減少汗水的流失。

夏季的飲食應偏清淡,少食辛辣、熱性燥烈之品,以免助熱;不宜食肥甘厚味,避免暴飲暴食,以免化熱生風誘發疔瘡之疾;勿過食生冷之品,瓜果要洗凈,以免引起腸胃疾病。注意補水,尤其是運動後出汗較多時,易造成水、電解質平衡紊亂,更要及時補充足量水分,可適當飲用淡鹽水。科學的喝水應是少量、多次、慢飲,切忌在外長時間不喝水,回家後狂飲。

夏日養心,注意勞逸結合保持樂觀平和

夏季高溫會使人體生理功能減退,心臟供血輕度不足,危及健康。尤其是老年人適應能力較差,更易引發病變,受高溫、濕度、氣壓、日光、虛邪等影響,容易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等發生。

對於夏日養心古人早有告誡,不因厭惡長日而心情煩躁、濫發脾氣,宜精神飽滿,成就夏季應有的秀美,並充分宣洩。

蔡進表示,夏季養心的關鍵是使人「無怒」,雖氣旺,但不能「亂」。情志外露而不需內藏,可充分地、正常地宣洩,才是適應夏天的氣候,保護長養之氣的方法。日常生活中出現不良情緒,要注重自我調節、緩解壓力;工作注意勞逸結合,保持樂觀平和心態;休閑時,多想一些美好的事物,多聽一些舒緩的音樂,讓自己保持一份愉悅的心情;多和家人、朋友交流談心,適當參加娛樂活動;生活規律,保證合理的休息和充足的睡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