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沉睡八年的錦程消費金融,增資後是突飛猛進還是原地踏步?

伴隨著居民消費需求的日與俱增、國家政策的支持以及金融科技的驅動,中國消費金融行業近幾年可以說是一路高歌猛進。根據相關數據統計,互聯網消費金融從2013年到2017年交易規模一度從60億元增長到4367億元。另外,央行統計的2017年數據顯示,我國消費金融市場規模在8-9兆之間。消費金融發展勢頭可見一斑。

消金行業可觀的發展前景,吸引了大量資本入局。其中除了已完成增資的馬上消費金融、中郵消費金融、錦程消費金融等機構外,還有擬增資的中銀消費金融和五八消費金融等。無論是已增資的或是打算增資的企業,無非就是想抓著消費金融的風口繼續前行,但這些消金平台的發展之路恐怕沒有那麽順利。

消費金融行業三大攔路石:成本、風控、產品

消費金融的快速發展拉動了國內消費經濟蓬勃發展,並成為金融行業重要的一個分支領域。但隨著監管部門的介入,行業發展越來越趨於規範化,消金行業存有的弊端也相繼被暴露出來。就目前情況而言,消金行業的發展主要面臨以下困境。

一方面,行業監管趨嚴,資金成本壓力大。自2017年下半年以來,相關部門就開始加強對消費金融行業的監管,隨著金融去杠杆深度開展,金融市場流動性趨於緊張,倒逼企業經營成本上升,為消金企業帶來一定資金壓力。

以資金充足率為例,據《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規定,消費金融公司資本充足率不低於銀監會有關監管要求,即資金充足率的最低要求為10%-12%,而消費金融公司的杠杆率一般在8%-10%。可見,消費金融公司不僅需要更多的資金滿足監管要求,還需要儲備更多的成本,以化解資金壓力。

另一方面,客群資質下沉,風控成隱憂。從本質上看來,消費金融機構的貸款門檻、額度等都比傳統金融機構低,不過,兩者主要操作的都是資金借貸業務,風控依舊是其發展核心,但這對於消費金融機構來說也是一大挑戰。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僅35%的人群有征信報告,而大多數的消費類貸款業務都是無征信的白戶。而客戶群體貸款整體品質下沉以及征信資訊的大範圍缺失,使得消費金融機構在風控管理上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雖然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的出現,為消金行業的行為征信、技術等做了不少補充,但因各平台間數據不透明,數據通暢度低、資金流動性差等原因,這些新科技未能高效解決風控問題。企業在發展業務時,依舊面臨著由風控不足帶來較高的壞账風險,這無疑為企業的後續發展埋下了不少隱患。

此外,創新上較保守,產品同質化嚴重。市場上獲得消費金融牌照的公司已達26家,營業的有22家,但從這些產品的貸款利率、還款期限、貸款額度、面向群體等方面來看,與國內信用卡、小額貸款等極為相似。消金行業產品的同質化,使其在面對優質借款人時,優勢不明顯,難以吸引優質客戶。而面對非優質客戶時,即使有競爭優勢,但相比優質客戶而言,平台所承擔風險卻又有所偏高。因此,打破產品常規化已成為吸引優質客戶和提高市場地位的重要因素。

除了成本、風控和產品三大攔路石之外,消費場景的重疊度高、風險偏好等,也會限制行業發展進程。由此看來,無論是來自於消費金融行業的挑戰,還是消費者的不定向選擇等,對於消金企業而言,都是一種挑戰。那麽,作為消金行業中的老成員,錦程消費金融在充滿挑戰的消金市場上表現如何?

錦程消費金融含著“金湯匙”的背後,亦有難解之痛

錦程消費金融由成都銀行和馬來西亞豐隆銀行聯合成立於2010年3月,其也是第一批獲批籌建的4家消費金融公司之一。有了兩大銀行在資金上的支持以及國內先入者的角色,無疑為錦程添加了天然的吸引力。

在此期待下,錦程消費金融自成立以來的業績卻顯得略微平淡。據成都銀行的相關數據顯示,2013–2017年,錦程消費金融的淨利潤分別為0.24億元、0.49億元、0.67億元、0.75億元以及0.61億元。即使在去年多數掛牌消費金融機構實現噴井式增長的利好情況下,其淨利潤不增反而降了18.72%。可見,儘管錦程消費金融具有資金、牌照等先天優勢,但因各種原因,導致企業的發展步伐很緩慢。

原因一,受“固守本地”策略所限,錯失發展先機。相關負責人曾表示:“錦程消費金融是要深耕本土市場,做小而精的專業消費金融公司”,而這樣的立場無疑局限了企業的活動範圍,也局限了企業的發展規模。公開資料顯示,除去西安和重慶兩地外,錦程消費金融的活動範圍基本都是在四川之內。可見,即使錦程消費金融是國內少有且較早持牌的消費金融機構,佔據了絕對的發展優勢,但卻因發展策略的緣故,錯失了在全國發展的先機。

據2016年第三季度統計的數據顯示,經過5年多的深耕,錦程消費金融累計發放貸款才超過37億元,累計服務客戶數超過32萬。而市場上大多數持牌機構的發展規模早已遠遠趕超錦程消費金融,如招聯消費金融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累計授信客戶就超過600萬戶,累計放款金額超過500億元。而今,錦程消費金融已經開始向全國推廣業務,但市場帶來錦程的壓力並不少。先不說“先行者”,如蘇寧消費金融、馬上消費金融等後來者都已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錦程要想搶奪更多的市場份額,難度不小。

原因二,重線下,輕線上。據官網顯示,錦程消費金融提供的業務有分期貸款、醫美、車險、助業貸、樂居貸等,儘管其在業務上布局場景不少,但這些業務的獲客管道都是來自線下。而錦程消費金融的線上接口除了微信公眾號外,並沒有其他線上獲客管道。不難得知,除了發展策略之外,單一的獲客管道,也牽製著錦程消費金融的發展速度和規模。

儘管錦程消費金融正試圖推出“錦囊貸”,打開線上銷售管道,加快線上與線下間的融合,但如今信貸市場已成型,其既沒有馬上消費金融有規模和影響力,也不像蘇寧消費金融一樣具有自己的流量平台,錦程消費金融想要打通線上管道,難度系數很大。

原因三,資產端有所惡化。成都銀行招股書明書披露,自2015年以來,錦程消費金融除了發放貸款下降外,資產品質也有所惡化。2015年、2016年、2017年6月末,發放貸款量分別為15.4億元、12.1億元、10.8億元、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97%、2.63%、2.72%。

從數據中不難得知,在企業貸款規模逐年縮小的情況下,錦程消費金融的不良貸款率不降反增,企業的資產端受到這些衝擊後,難免會有所惡化,若無法及時優化資產端,企業的運營效率、資金回流周期等都會受到影響。

由此看來,錦程消費金融背後雖有兩大銀行作為靠山,但因發展戰略的原因,並沒有將這些先天優勢充分發揮好,錯過了最佳發展時期。但天無絕人之路,錦程要想得到更快、更好的發展也不是不可能。

資本逐利之下,錦程消費金融該如何破冰前行?

在嚴監管下,錦程消費金融加入增資的大隊列,不管是因為監管壓力,還是為了搶灘市場份額,想必其已經做好了迎接挑戰的準備。但因多方面原因,其發展之路並不輕鬆。所以,錦程消費金融想要加強戰鬥力,提高勝算,就需得從自身出發,並有所行動才行。

一來,要找準定位,由小到大擴張。錦程消費金融因市場定位問題,導致企業錯失了發展先機。現今,其若是只想通過增資來分割到更多的市場份額,難度不小。據目前市場上的情形來看,消費金融服務公司的種類有很多,銀行系或非銀行系的消費金融機構在客戶基礎、資金成本、資源整合能力都存在較大的差異,活躍在各自的細分領域上,形成一種錯位競爭。

因此,錦程通過深耕某個垂直細分消費金融領域,再奪一杯新羹也是極有可能的。企業可通過與其他消費金融密度高的省份達成相關合作,開展新的金融業務,如旅遊金融、教育金融等。先在某個細分領域上做強、做大,再通過積累的資源以及具體情況,異塵餘生到其他地區,由小到大發展。

二來,利用牌照優勢,引進大流量平台,“聯合放貸”。儘管現在有人開始唱衰消費降級,但國內消費金融行業依舊如火如荼地快速發展著。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預計2018年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信貸交易規模將達到40.8兆元,增長率為19%。而每個想要分割消金這塊大蛋糕的企業,需要持有牌照這張入場券,才能更好地發展。但目前國內持牌經營的消費金融企業僅有26家。可見,伴隨著監管的推行,持牌將是企業的一張“王牌”。

因此,錦程消費金融應充分利用現有的牌照優勢,吸引外來資源,豐富羽翼,盡快搶佔市場,做強做大。其可以通過與持有消費場景的大流量平台合作,引入更多外來流量,為平台添加新客源的同時,彌補線上消費管道的空缺。同時,錦程消費金融還可以建立“同業合作”、“非同業合作”的聯合放貸模式,既可以拓寬企業收入來源,又可較好地規避資金準備率的問題,一舉多得。

綜合來看,錦程消費金融選擇增資不管是為了滿足去杠杆的監管要求,還是為了更好地發展,其都面臨著不少挑戰。好在隨著監管日趨嚴格,錦程消費金融現持有的牌照、資金、名氣等優勢越發明顯,其市場地位進一步提升的可能性依舊很大。不過,在乘機追趕的過程中,錦程不僅要先看清市局,重新部署戰略,還需要將身上的迷霧驅散。只有這樣,錦程才能在消金市場上走得更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