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360金融2018年淨利同比增長992%大數據破局小微融資難

在監管趨嚴、資金收緊等多重影響下,消費金融行業在過去一年中加速洗牌,市場份額逐步向頭部機構集中。3月20日,360金融(NASDAQ:QFIN)公布2018年業績報顯示, 2018年淨收入為44.5億元,同比增長464%;非美國會計準則(Non-GAAP)下淨利潤為18億元,同比增長992%。作為創業公司,360金融已經邁入業績爆發期。

由於缺少抵押物等,多數小微企業面臨融資難題,但此部分市場規模卻是消費金融市場的三倍。360金融引入企業發票信息、稅務信息、企業第三方支付信息以及企業留存在ERP、B2B平台上的數據等,通過大數據技術將信息整合、加工、模型化,有望解決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此部分市場也將為360帶來新的業績增長點。

業內人士認為,受監管等因素影響,互聯網消費金融行業馬太效應將會加劇,頭部互金公司依托品牌和信譽優勢規模不斷擴大,在監管趨嚴、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在逆勢擴張。360金融依托360公司在網絡安全方面積累下來的品牌和技術,使得其在風險管理和詐騙預防及品牌信用方面具備一定優勢。未來,隨著消費場景延伸以及業務結構多元化,360金融仍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

營收淨利雙增長頭部效應顯現

去杠杆、P2P暴雷、監管部門不斷下發監管條文整治金融亂象,受《關於規範整頓 “現金貸”業務的通知》影響,2018年,消費金融行業面臨監管收緊、資金獲取的窘境,這使得很多網絡小貸公司面臨停業倒閉,而諸如360金融等頭部互金公司依托品牌和信譽優勢規模不斷擴大。

財報顯示,2018年全年,360金融營收2018年全年淨收入為44.5億元,同比增長464%;非美國會計準則(Non-GAAP)下淨利潤為18億元,同比增長992%。對於2016年末才上線第一款產品的360金融而言,營收和淨利潤的大幅增長體現出創業公司的爆發力。

運營效率方面,數據顯示,2018年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的運營利潤率達50.6%,同比提升90%。這意味著每賺一塊錢的收入可以賺回0.5元左右的運營利潤,而在去年同期,360金融每賺一塊錢的收入為0.25元左右。

在360金融CFO吳疆看來,運營效率提升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是規模效應,在過去一年,整體規模在提高,所有的運行成本、費用,在規模化的角度下邊際成本下降;其次是整個團隊致力於改善整個運行流程、提高運行效率,細化工作流程使得運行效率達到相對好的狀況。

此外,在現金流方面,2018年,360金融包含已預付給第三方擔保公司保證金7.96億元,現金及等價物14.46億元,限制資金5.68億元,共計28.1億元,同比2017年增長193.73%。

而用戶數據方面,截至2018年12月31日,360金融累計授信用戶為1254萬人,同比增長280%;2018年全年撮合貸款總額959.8億元,同比增長210%。

360金融聯合創始人、CEO徐軍認為,利潤反應的是過去的規模和用戶基礎,而新增授信用戶數是先行指標,代表未來的發展潛力。如果按照這個指標看,去年新增加了920萬新授信用戶,他們的價值在未來幾年中會持續去釋放,體現在業績當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成本科目方面,360金融銷售和行銷費用為13.22億元,同比增長282.54%。對此,吳疆說道:“今天每獲得一個客戶都會在未來成為我們的合作夥伴,與我們一起創造更多價值,越早將客戶加入360金融越有利於未來發展。所以,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360金融大力投入了市場推廣。”

大數據、AI技術提升風控能力

因覆蓋人群範圍較廣,消費金融公司面臨著借款端違約率上升、部分借款人惡意拖欠、風控能力不足、借款人逾期嚴重等違約亂象。因此,消費金融公司亟需加強反欺詐、資產審核、風險管理等能力以應對進行有效風控。

賽迪顧問高級分析師申燕認為,互聯網金融的風控體系需要考慮更多的控制點。首先,企業征信體系的應用較難滿足風控的要求,因為征信體系指標沒辦法體現每個企業所在行業的特點,非定製化的數據體系;其次,企業貸款資金的用途很難通過線上實時監控;再次,企業的運營情況、業務中存在的風險仍需要線下具體調研;最後,互聯網大數據應用雖然可以作為風控的一個手段,但是數據模型設計和數據來源仍是互聯網金融貸款公司面臨的重要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借力網絡安全技術起家的360集團,360金融在風險管理和詐騙預防方面相對具備一定優勢。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360金融超過90天的逾期率為0.92%。

對此,360金融副總裁鄭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低逾期率主要是依托360金融的數據和不斷進化的AI技術。

鄭彥進一步表示,數據方面,360金融採用複雜關係網絡,目前,複雜關係網絡中有十億多節點,以及百億多條的關係邊,不僅可以識別個人,還能夠識別個群體,更全面的解一個客戶。在技術方面,360金融研發出了全自動建模平台,可以在線上100多個模型自動部署,極大提高模型敏感度和更新效率,降低操作風險。此外,360金融基於原來的分析理論結合算法發明了GBST算法,這可以算出未來每一個時間節點的生存概率。

據了解,目前,360金融已積累了千萬級別的黑灰名單和數億的白名單庫。360金融在工具層面,引入了複雜關係網絡分析;在算法層面,引入了無監督機器學習;在系統層面,實現了全自動化建模。通過三重風控科技手段,在新用戶源源不斷湧入的同時,360金融實現了更好的用戶風險區分,從而更為高效地管理風險、預防欺詐。

在申燕看來,360金融是在360集團發展到一定規模後設立的公司,具有互聯網科技背景。360金融自身定位為“連接金融合作夥伴和借款用戶的科技科技平台”,該平台一方面具備客戶量的優勢,另一方面借助其科技背景擁有領先的風險控制能力和大數據分析處理能力,通過客戶流量資源和技術優勢能夠快速在行業內建立口碑。同時依托集團公司的業務背景能夠取得大型資金機構的合作,使360金融能夠得到可靠的、低成本的資金來源,在資金端、技術風控端、客戶端均具備業務優勢。

聚焦小微企業貸款市場前景可期

由於缺少抵押物、擔保或者反擔保措施,同時,多數小微企業處於發展起步期,財務指標不穩定、盈利能力有限、投資金額和資產規模較小,導致部分小微企業很難符合銀行對貸款企業的審核要求。

公開報導顯示,目前中國 5600 萬家小微企業中,只有 11.9%的中小企業能獲得銀行貸款。小微企業獲得的貸款利率大多在 13-15%,小微企業總的融資缺口達 22 兆。當小微企業資金周轉困難時,求助社會資金,成本往往高達年化 36%。

徐軍表示,運營成本高、缺乏可靠數據導致風險難控制是小微企業貸款難的症結所在。對此,360金融正在嘗試通過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來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就像五年以前中國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解決消費信貸的問題一樣。

2018年2月,為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360金融響應國家監管合規與鼓勵普惠金融的號召,戰略布局面向小微企業的線上信貸業務線,將360小微貸定義為“繼消費貸之後的一個新資產類別”,將作為支撐公司未來發展的第二支柱。

同年4月,小微電商貸正式上線試運營,為淘寶、京東賣家提供線上小微企業融資服務;試運營期間,根據客戶狀況多次調整風控模型、策略,在最大程度保證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盡力為客戶提供更流暢的貸款體驗。此後,經過半年時間的產品打磨和數據積累,電商貸產品結束試運營,全面正式上線,360借條APP向全體用戶開放“360小微貸-電商貸”產品入口。

與此同時,360金融正在探索其他小微貸產品的可實施性,2018年11月29日,360借條APP上線“360小微貸-企業貸”產品,依托公司經營數據,為個體工商戶、企業董監高等用戶提供經營性貸款。

據悉,360金融目前擁有6000萬注冊用戶,其中約有1500萬-2000萬是小微客戶。

在傳統模式下,傳統金融機構獲客主要依靠客戶經理線下行銷,普遍存在人力成本高、道德風險大的難題。而利用360集團十億大數據和數十家合作夥伴的征信大數據,以及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技術驅動,可以實現高效率風控,以解決決融資難、流程長、效率低等問題。

在風控方面,360小微貸在信用審核過程中,針對小微企業的授信,結合從小微企業自身風險和小微企業的實際控制人信用風險兩方面考量。

以電商貸為例,360金融使用了淘寶賣家的電商經營數據(商品數量、商品銷量、成交金額、好評率、店鋪類別、保證金、地域等)作為參考,並將經營數據與其他個人反欺詐數據結合起來,通過大數據進行全自動的模型審批,針對小微客戶的真實經營情況進行較為準確的風險評估。

在申燕看來,從中國目前的經濟情況看,國家頒布多項政策鼓勵創業創新,通過稅收、補貼等多種方式給予小微企業發展扶持,小微企業數量和規模增加,資金需求也隨之上升,小微企業貸款市場空間巨大。互聯網金融作為近年來發展迅速的一種創新模式,具有融資方式靈活、放貸速度快等特點,這些都是傳統銀行無法替代的特點,因此互聯網金融企業布局小微企業貸款市場將有很大的盈利空間,但風控管理非常重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