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什麼是「便秘」?正常多長時間應該排便一次?會造成哪些危害?

臨床工作中醫生經常會詢問病人的大小便情況,評估健康程度。今天喵醫生和大家聊聊,「排便」這個話題。

一、什麼是正常排便?

人體每天攝入各種食物,經過消化道的消化吸收作用,食物的有益成分被人體吸收,無益成分變成糞便,糞便隨著腸道蠕動,到達結腸,刺激腸壁,引起「排便感」,同時排便受大腦支配。可以人為控制。正常在清晨或者早餐後,由於腸道運動增加,排便感會明顯增強,所以常常每日清晨排便。

二、什麼是「便秘」?

便秘是指排便次數減少,7天內排便次數少於2至3次,糞便量少並且乾硬,伴有排便困難。

三、便秘有哪些危害?

1、誘發焦慮、抑鬱影響生活品質。

2、加重心血管疾病。排便費力,腹壓升高,造成血壓升高、心肌耗氧增多,誘發心梗。

3、誘發及加重痔瘡。

4、增加結腸癌風險。

四、造成便秘的原因有哪些?

1、飲食。食物過於精細,纖維素含量少,對腸壁刺激小,造成便秘。

2、運動量少。運動量少導致腸道蠕動慢,腸腔內水分過度吸收,造成糞便乾結,誘發便秘。

3、誘發便秘的藥物。常見鈣片,抗抑鬱葯、止痛藥。

4、腸道疾病。結腸腫瘤、痔瘡、肛裂。

5、中樞神經疾病。腦卒中、帕金森病。

6、內分泌疾病。甲減、糖尿病、低鉀血症。

7、心臟疾病。心衰

五、遇到便秘時,應該怎麼處理?

1、改變生活方式

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糧,增加食物中纖維素;參加體育鍛煉,刺激腸道運動;養成每天固定時間排便。

2、選擇瀉藥

開塞露塞肛門,乳果糖口服(孕婦也可以使用),麻仁潤腸丸中藥,灌腸袋灌腸。

歡迎關注「心內科喵醫生」,每日分享健康知識,如有感興趣問題,請評論區留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