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暑養生 | 小暑通關攻略,助你輕鬆過苦夏~

播放GIF

從小暑開始就進入伏天了,

由於氣象炎熱,

人們的食慾減退,

飲食選擇要以清淡芳香為主,

因為清淡易於消化,

芳香刺激食慾,

進補要能使體內陽氣向外宣洩,

這與情志調節一樣,

才能與「夏長」之氣相適當。

「熱在三伏」,

此時正是進入伏天的開始。

「伏」即伏藏的意思,

所以人們應當少外出以避暑氣。

民間有「小暑大暑,

上蒸下煮」的說法,

民間度過伏天的辦法,

就是吃清涼消暑的食品。

小暑「食趣」

吃炒麵

舊時有「六月六,吃炒麵」的習俗。這是古時六月伏日吃麵的演變。所謂炒麵是用鍋將麵粉炒乾炒熟,然後用水加糖拌著吃。這種吃法漢代已有,唐宋時更為普遍,不過那時是先炒熟麥粒,然後再磨麵食之。炒麵可解煩熱,止泄。


吃消夏湯、消夏粥

廣東尤其在珠三角一帶的民間,在小暑大暑的那日用荷葉、土茯苓、扁豆、苡米、澤瀉、木棉花、燈芯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湯或粥,或甜或鹹,以應節解暑。


吃藕

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豐富的鈣、磷、鐵等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Vc、鉀和膳食纖維比較多,具有清熱、養血、除煩等功效,適合夏天食用。鮮藕以小火煨爛,切片後加適量蜂蜜,可隨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虛失眠。


吃黃鱔

「小暑黃鱔賽人蔘」,黃鱔生於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後一個月的夏鱔魚最為滋補味美。 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的緩解期,而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強筋骨等作用。


吃餃子

民諺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之說。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裡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這種吃法便是為了使身體多出汗,排出體內的各種毒素。


食新

據說「吃新」乃「吃辛」,是小暑節後第一個辛日。舊時,民間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說。即在小暑過後嘗新米,農民將新割的稻穀碾成米後,做好飯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然後人人嘗新酒等。

說了這麼多,

那麼現在和貝小煮一起,

來做一道小暑養生餐吧~

小暑前後一個月的夏鱔魚最為滋補味美。

黃鱔的做法多樣,

柔嫩微彈的肉質特別適口,

配以獨特的調味,每一塊鱔魚肉都浸足美味。

小暑已至,食鱔養身,

做好的鱔魚噴香撲鼻,

足夠誘惑夏季漸退的食慾。

響油鱔糊

食材

— —

鱔絲 300g / 香蔥 20g / 薑 10g

蒜 5瓣 / 白鬍椒粉 10g / 鹽 2g

蠔油 5ml / 料酒 15ml / 老抽 15ml

白砂糖 30g / 油 50ml / 香油 10ml / 生粉 10g

步驟

— —

01

香蔥、老薑、蒜分別切成末備用。鱔絲改刀,切成10cm左右的長絲。炒鍋中放入1湯匙油,大火加熱至4成,放入蔥薑蒜末煸炒片刻,馬上放入鱔絲煸炒至散發香味。鍋中烹入紹興黃酒、老抽、蠔油攪拌均勻,加入白砂糖、1/2分量的白鬍椒粉、鹽翻炒均勻。

02

生粉放入碗中,加入1湯匙冷水攪拌均勻,淋入鍋中攪拌均勻,使所有鱔絲都均勻地裹上一層醬汁。將鱔絲淋上少許芝麻香油後盛入盤中,在中間用杓壓出一個小窩,將剩餘部分的香蔥末、蒜末放入窩中,並將剩餘的白鬍椒粉撒在表面。

03

另起炒鍋,加熱剩餘部分的油,加入芝麻香油,大火燒至9成熱,將油一部分淋在裝有蔥末和蒜末的小窩中,一部分淋在其餘鱔絲上。

鱔魚蛋白質含量較高,

鐵的含量比鯉魚、黃魚高一倍以上,

並含有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

鱔魚還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

防治動脈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

對食積不消引起的腹瀉也有較好的作用。

馬上就要入伏啦

讓我們一起來養生吧~

難易程度:適中

分享人數:因個人情況而定

120大卡 / 100g

每個人每天消耗的熱量不同

如果不想運動,還是建議少吃哦~

和貝小煮聊一聊

「 你的夏季養生妙招?」

版權 | 貝太廚房

/ / / / / / / / / /

/ / / / / / / /

貝太廚房粉絲QQ群:471995752

播放GIF

戳原文,訂閱貝太廚房雜誌,原創菜單一鍵直購~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