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悠悠千載,有多少遺存能夠留住,又有多少文明可以重來?

當地時間4月15日晚,巴黎聖母院發生大火,這座美麗的建築被滾滾濃煙籠罩,整個巴黎陷入了悲傷。

持續14小時的大火終於被熄滅,二戰都不捨得碰的建築卻在和平年代毀了。根據法國《世界報》的消息,包括荊棘冠冕在內的多項文物得以保存,北側的玫瑰玻璃窗仍存在幸免的可能。不過,其木質屋頂已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巴黎聖母院的發言人稱:“一切都在燃燒,木製框架上什麽也留不下。”作為超過800年歷史的古建築,巴黎聖母院標誌性的哥特式尖頂坍塌的那一刻,全球都為這一世界文化遺產的損壞感到痛惜。

文化遺產是歷史的見證者。人類文明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產生文物無數,然而能夠經歷時代更迭而幸存下來,讓後人得以一見的不及萬分之一,我們的故宮保存完整實屬不易。你知道嗎,歷史上的故宮也多次經歷火災,我們來看一看嘉靖擴建時期的故宮大火......

嘉靖朝是盛明時期,嘉靖皇帝在位達四十五年之久。這一時期商業資本主義有所發展。在北京前三門外已形成繁盛的商業區,京都人口越來越稠密。由於治安上的需要,嘉靖二十三年(1544)加築外羅城,由於工程浩大隻築成“包京城南面,轉抱東、西角樓”。周圍二十八裡,共七門:永定門、左安門、右安門、廣渠門、廣寧門(清代改廣安門)以及東便門、西便門。並在景山西建一座大高玄殿。

這一時期的重點工程仍然是三大殿。這一時期的火災次數最多,最大的一次是嘉靖三十六年(1557)的三殿火災,大火一直延燒到午門和左、右廊,“三殿十五門俱災”,整個前朝化為瓦礫灰燼。從此陸續重建,到1562年才重新建成。

第二次大火災是西宮萬壽宮,即永樂時期最早建成的西宮。起火原因是嘉靖皇帝喝醉了酒,與他寵幸的宮姬在寢宮的貂帳裡放焰火,結果把西宮燒光。當時他的大臣建議他回到大內乾清宮居住,但嘉靖皇帝執意不肯,臨時遷到玉熙宮(今國家圖書館分館),卻催促火急重建萬壽宮,要在幾個月內搶在三殿之前完工。三殿工程只好停下來。西宮重建之後更加豪華、壯麗,成了一座自成一體的宮殿建築群。正殿是萬壽宮,後寢為壽源宮,東邊四宮是萬春、萬和、萬華、萬寧,西邊四宮為仙禧、仙樂、仙安、仙明。依然是三路縱列,地點大致在現在中海西側一帶。

嘉靖朝所建造的壇廟最多,這位皇帝極為迷信道教。嘉靖的父親興獻王,封地在湖北鍾祥,信道教,著有《含春堂稿》,其中講太極陰陽五行。北京的道教廟宇大都是在嘉靖朝所建或重建。但其中最大的道廟如大高玄殿、大光明殿、太素殿都遭受過火災。這真是絕妙的諷刺!三清天尊之流原來也是自身難保!嘉靖皇帝一味迷信道士,為了供養一個陶道士,刻期修廟,大興土木。

明人陳繼儒《寶顏堂秘笈》記述明嘉靖重建三殿時說:“今日三殿二樓十五門俱災,其木石磚瓦皆二十年搬運進皇城之物……當時起造宮殿……十萬幾千人,佐工者何止百萬。”看來每一次工程勞動力都要百萬以上,其中包括值班軍在內,按規定是軍三民七之例。技術工匠有輪班匠,由各省抽調,三年一役,一役三月。常住北京的工人叫住坐匠,一個月服役一旬(《明史·職官志》),住坐匠每月發銀六錢(《明史·食貨志》),還有民夫由全國分派,按田地出夫(《明太祖實錄》)。洪武二十六年(1393)開鑿一次河道,調民夫六十萬。(《國朝列卿紀·嚴震直傳》)此外還有違犯封建法律制度的囚犯供役之法。據《明會典》,囚犯死了還要囚犯家人補役。據《嚴震直傳》,當震直改造各宮,工程指揮李熙由於役徒死了四萬,要原戶出人補足。明英宗正統二年(1437)有放遣休息的三千七百餘人,令刻期使自來赴工,結果有三千人不赴工以示反抗。

明中葉嘉靖時期大興土木,又由於班軍避役不按時到班,要輸銀一兩二錢,雇人代替稱為包工,因而官書裡又有輸班之名,明代雇工之例自此始。(《明世宗實錄》)這是明代末年到清代初年出現包工官木廠之先聲,也是資本主義商業在建築領域裡的濫觴。

嘉靖皇帝大約有二十餘年不住紫禁城大內,而執意住在西宮,並大肆修造禦苑,這是有政治背景的。嘉靖二十一年(1542)紫禁城發生了一次重要的宮廷事件,當時宮女們不堪忍受嘉靖皇帝的昏庸暴虐,楊金英等十六位宮婢乘嘉靖在乾清宮酒醉昏睡的時候,決心將他勒死。由於宮女氣力薄弱,系的絲帶不是死扣,嘉靖竟沒有死,被趕來的皇后救活了。嘉靖大為震怒,在宮內開始了狂虐的屠殺,含冤致死者一百多人。據《萬歷野獲編》載,嘉靖整日擔驚受怕,不敢住大內,只好住在西宮,並乞靈於道教“齋醮無虛日”。

《從紫禁城到故宮—營建、藝術、史事》

作者:單士元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