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9個紫禁城冷知識:皇帝在哪裡造小人?

萌歷史

為你尋找歷史的萌動之處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是清明二代皇帝居住的地方。

故宮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公元1406年,由明朝皇帝朱棣建造,直到1924年,廢帝溥儀出宮,共有24位皇帝在這裡居住過。

故宮這個名字並不是生來就有的,也不是解放後才叫的。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將溥儀逐出宮禁,同時成立“清室善後委員會”,接管了故宮。

於1925年10月10日宣布故宮博物院正式成立,對外開放。1925年以後紫禁城才被稱為“故宮”。

01

為什麽叫午門?

午門(Meridian Gate)是紫禁城的正門。古人用羅盤定子午線方向,以“子”為北,以“午”為南。

南方是午向,故而叫午門。但羅盤受地磁影響,方向與正南有2度多的偏角,所以午門並不是正南方。

02

故宮的大門有多少顆門釘?

“九”作為陽數之極,故有“九九歸一”之說,尤其受到古代楚人的崇敬。故宮宮門幾乎都使用九橫九縱 81顆門釘。而門釘的數量與地位有著直接關係,像地位略低的親王府是縱九橫七,世子府則是縱七橫五。

有傳言說東華門之所以採用縱九橫八72顆門釘,也是因為太子常由此門出入。

對於東華門比故宮其他門少了一橫門釘,也有說是明末李自成起義攻陷北京,崇禎皇帝從東華門倉皇逃出,跑到神武門後的景山自縊,死後被人送到東華門外停放了好久,也無人收屍。清軍入關後覺得東華門不吉利,於是就拿掉了一橫門釘。

03

故宮的建築並非全是中式風格?

武英殿西北建有一阿拉伯風格的建築“浴德堂”,據說是元代遺存的土耳其浴室,明代用作皇帝齋祓處,清代皇帝將武英殿設為禦書處,這裡便改為蒸紙處,供印刷書籍蒸熏紙張用。此地現已禁止遊客進入。

04

據說故宮有9999間半房子?

很長時間以來,京城裡就流傳著紫禁城有房屋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的說法,其實這是一個不準確的說法。(古人按2根柱子算一間房,文淵閣左側的那間房少了根柱子,所以隻算半間。)

故宮佔地72萬平方米(長961米,寬753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用100萬民工,共建了14年。據1973年專家現場測量故宮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計8707間。

05

太和殿(金鑾殿)不是皇帝上朝聽政的地方

明清兩代的皇帝經常在太和門、乾清門或者在皇帝的寢宮養心殿裡進行禦門聽政,而太和殿最大的用處是舉辦各大典禮,比如每年的元旦、萬壽節(皇帝的生日)、以及迎接外國朝奉等。

06

皇帝接受朝拜前的候場休息室在哪?

遇到大典,皇帝會在中和殿候場,等官員們在太和殿準備好了,再從中和殿出發,穿過太和殿後門,從皇帝寶座後面進入大殿。

07

雲龍石階為什麽在保和殿後面?

雲龍石雕是故宮裡最大的一塊石雕,由一整塊石頭雕刻而成。高16.57米,寬3.07米,厚1.7米,重達200多噸。在石雕中有九條遊龍,五座浮山,寓意:九五之尊。代表皇帝的權利至高無上,無可撼動。

在明代冊立皇后、太子時,皇帝會在保和殿受賀。在清朝,保和殿是舉行盛大宴會的地方,科舉考試最高層次的殿試,就是在這裡舉行。所以雲龍石雕放在這裡,也無可厚非。

08

鎏金銅缸的刮痕是怎麽來的?

故宮裡的鎏金銅缸是清朝乾隆時期鑄造的,主要的功能是用來裝水滅火。

現尚存18口,每口重2噸,鎏金(鎦金)100兩。

傳言在八國聯軍進北京的時候,用軍刀把鎏金銅缸上面的金子都刮走了,所以我們現在看到大缸上刮痕都是刺刀留下的。

08

隆宗門匾額上有一個箭頭。

隆宗門在乾清門西側、軍機處南邊,據說是清末嘉慶帝東巡不在家,天理教趁機打入皇宮,直至隆宗門時留下的。這場叛亂雖然被二皇子綿寧(後來的道光帝)解決了,但這讓嘉慶非常震驚。故而留下這個箭頭以作警示。

箭頭在”宗門“二字左側,因為扁額太高、箭頭太小,不太容易被拍到。

10

不是所有皇帝都可以在坤寧宮洞房

在明朝,坤寧宮是皇后居住的宮殿。

清朝入關之後,把這裡改造成一個薩滿教祭神的場所。坤寧宮前面的石台,是薩滿教用來祭天的。

而坤寧宮的另一個用途,是皇帝的新房。清朝皇帝大婚時會在這裡住兩天,之後再另住其他宮殿。

如果皇帝在即位之前就已經結婚的話,就不能享受這種待遇了。

清代只有年幼登基的康熙、同治、光緒三個皇帝用過這個洞房。

11

皇帝寵妃都住過承乾宮

“承乾”,意思是順承天意,承乾宮是皇帝寵妃的宮寢。清順治帝孝獻皇后董鄂氏,康熙帝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乾隆帝孝儀純皇后都居住過這裡。

12

“甄嬛”的原型生前居住在壽康宮

按照封建禮儀,皇帝不能與前朝妃嬪同居東西六宮。

為了安置業已歸天的老皇帝的妃嬪,特地建造了慈寧宮、壽康宮、寧壽宮供她們居住。

”甄嬛”的原型、乾隆母親鈕祜祿氏生前就居住在壽康宮。

13

華妃寢宮的影壁上有錯別字

翊坤宮因《后宮·甄嬛傳》中華妃的寢宮而被人們熟知。翊坤宮入口有一面“光明盛昌”影壁,其中“明”和“盛”是錯字。據說是避諱反清複明。暗喻“明不再重來,盛永無止境”。

14

寧壽宮是紫禁城的城中城

康熙皇帝為了讓皇太后頤養天年,於康熙二十二年建造了寧壽宮。

乾隆皇帝為自己退位之後準備的太上皇宮殿,又擴建了寧壽宮。

乾隆改造後的寧壽宮建築群,宛如紫禁城的縮影,也分前朝、後寢兩部分。

寧壽宮皇極門前的銅獅子,耳朵下垂,眉毛遮眼,寓意著后宮不得乾政,不聽不看。

15

故宮中各門匾中的“門”字不帶勾

故宮中各門匾中的“門”字末筆一律直下至底,沒有向上的勾腳,這是為何呢?

這還要從宋朝說起。據說宋時的玉牒殿失火,殿門被燒了個精光。

大臣就說:“匾額中的‘門’字,末筆都有勾腳,帶火筆,容易引火招災,只有把這些匾額都燒掉,才能免災。”

16

九龍壁並不全是琉璃瓦

寧壽宮區前朝區有九龍壁、皇極門、寧壽門、皇極殿、寧壽宮,規製分別仿紫禁城中路的午門、太和門、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而九龍壁的白龍腹部有一塊不是琉璃瓦。

傳說工匠把龍腹弄壞了一塊,但施工期將至無法重新燒製,就用一塊木料,刷上白漆,蒙混過關逃過了檢查。因年深日久,龍腹上的白漆剝落,才露出了本來的面目。

17

暢音閣是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座戲台

寧壽宮的後寢區分為中、東、西三路。東路由南至北依次為暢音閣、慶壽堂、景福宮,梵華樓和佛日樓兩座佛樓。暢音閣為清宮內廷演戲樓,專為重大節慶演戲時所用,全稱故宮寧壽宮暢音閣大戲樓,是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座戲台。

暢音閣與京西頤和園內的德和園大戲樓(為仿暢音閣規製建造)、承德避暑山莊的清音閣大戲樓並稱清代三大戲樓。

18

禦花園的鎏金銅象為什麽跪著?

禦花園是皇宮戲裡出現最多的場景,三年一度一選秀女是在這裡進行的,因而禦花園承光門內跪著的銅象,取“富貴吉祥”(負跪吉象)的諧音。

19

故宮北宮門神武門原先叫“玄武門”

玄武為古代四神獸之一,主北方,所以帝王宮殿的北宮門多取名玄武門。康熙帝名“玄燁”,所以為了避諱改成“神武門”。

今年故宮好像有個活動,叫紫禁城裡過大年。屆時將會把故宮裝扮的跟清代皇帝過年似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