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明代紫禁城:一部火災史

歷史上的紫禁城曾經多次大火,比較著名的火災有光緒十四年(1888年)皇帝大婚之前發生的大火,這場火災導致皇后只能從臨時搭起的彩棚中走入皇宮。

還有1923年發生的建福宮一帶大火,被懷疑是太監們為了掩蓋監守自盜的罪證而故意放的。

建福宮一帶大火之後的景象

這兩起著名的火災發生時,正值中華民族內憂外患不斷,給人一種“國力衰弱,老天爺也變得無情”的錯覺。

但實際上,紫禁城從明永樂年間建成起,一直到明末崇禎年間,宮中大大小小各種火災,不下三十餘次。明代紫禁城火災的規模與頻率,與清代、民國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可以說是非常符合明朝立國的火德了。

永樂十八年(1420年,一說永樂十九年),紫禁城基本建成。僅僅三個月之後,三大殿就因受到雷擊而起火,大火勢不可擋,一直蔓延到奉天殿。

這奉天殿就是永樂年間皇帝接受朝賀的地方,就功能來看,相當於清朝的太和殿。

這麽重要的地方發生了火災,永樂皇帝朱棣十分害怕,認為這是老天對自己得位不正的懲罰,於是迅速做出反應,下了罪己詔,並前去太廟和社稷壇祭祀。

老天爺一看,認為此人心還算誠懇,那就——

繼續讓紫禁城失火吧!

接下來的十幾年,宮內幾乎年年失火,大火沒有,但是小火不斷。可憐的故宮,一邊修修補補,一邊又被烈火燃燒,接著修修補補又被燒。直到正統六年(1441年),永樂朝被燒的三大殿才終於重建修補完畢,歷時大約有二十年。

可以想象這二十年,明朝皇帝每天面對著斷壁殘垣處理國家大事,這心理陰影得多大啊……

但是你以為這就結束了嗎?不不不,老天爺還沒玩夠呢!

正統八年(1443年)五月,奉天殿有大火;

正統十年(1445年)十一月,因為花匠不慎,燒毀禦花園兩座;

弘治十一年(1498年)——這一年老天爺玩的最開心——十月、十一月、十二月連續點了三把火,還是一燒燒一片的那種;

正德九年(1514年)元宵節,一場鞭炮引起的大火燒毀了宮殿六座;

嘉靖十年(1531年)正月,皇宮東偏房大火,燒毀房屋14間;

……

不久又是一次大燒,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發生的火災,火勢極大,“三殿兩樓十五門俱災”。三大殿被迫重建。

這次重建是明代三大殿重建工程中最重要的一次,導致三大殿的格局與明初相比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三殿的面闊、進深、柱子的直徑等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縮減,華蓋殿(清稱中和殿)的屋頂還改成了四角攢尖頂。

故宮三大殿鳥瞰圖,可以看到中和殿的四角攢尖頂

柱子和房梁在製作的時候,用杉木代替了原先的楠木,還採用了拚接、包鑲等做法,形製碩大的柱、梁,有很多都是用小塊木料拚成的。

這麽做的原因很簡單:上哪兒去找那麽粗壯的整根木頭啊!紫禁城總著火總著火,無論是木料還是銀錢,都不夠用了啊!

嘉靖帝親自對內閣的大臣們說:“我思舊製固不可違,因變稍減,亦不害事。”雖說祖宗命令不可違抗,但現在畢竟是特殊情況嘛!同時,重建後的三大殿被改名為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皇帝似乎想用改名的方法來減少紫禁城內的火災。

明《皇極侍班圖》

然而這並沒有什麽用。

隆慶二年(1568年)三月二十五,乾清宮、坤寧宮又災。

過了半個月,宮記憶體放寶物的承運庫又災,珍寶古玩燒得皇帝心都疼;

隆慶六年(1572年)宮內廚房起火一次,所幸撲救及時,沒有蔓延;

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三殿又災,三十年後才重建;

這之後萬歷皇帝任期內,宮內失火又有20來次;

天啟年間,皇宮又失火三次……

天啟以後就是明思宗崇禎皇帝。明朝就要滅亡了,似乎紫禁城的苦難也快到頭了?別著急,哪怕在明朝滅亡的時候,老天爺還是讓紫禁城“火”了一把。

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在皇宮裡燒了一把火,宣泄對明朝的怨恨。不過此次火勢並不大,以至於幾乎對紫禁城沒什麽大的影響。

無論大小,紫禁城內的每一次火災,都是大明王朝一場全國性的災難。

為什麽呢?永樂十八年火災,二十年後才修好,萬歷二十五年火災,三十年後才重建完畢,這可不是簡簡單單的二十年和三十年呐!期間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可不是我們能夠想象的!

明《北京宮城圖》,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明英宗實錄》記載,永樂年間被大火燒毀的三大殿,在正統年間是這麽修的——“正統五年三月建奉天,華蓋,謹身三殿….發現役工匠,操練官軍七萬人興宮,六年九月三殿兩宮成。”

修了多久呢?一年

可是修宮殿,不需要準備材料嗎?所以到底用了多久呢?《見聞錄》記載,光清理火場、準備重建要用的建築材料,就用了不下二十年(真的不是明代皇帝工作效率低)。

嘉靖年間,隻清理火場就用了三萬名軍工,嘉靖在位四十五年,對紫禁城的大修小補一天沒停過,以至於當時的工部員外郎劉魁實在看不下去,上書說“一役之費動至億萬……國內已耗民力已竭….”

據《春明夢余錄》記載,“(天啟)七年八月初二日三殿工成,共用銀五百九十五萬七千五百十九兩余”。《明史》記載“三殿工興,采楠、杉諸木於湖廣、四川、貴州,費銀九百三十餘萬兩,征諸民間”。單算木材,這民脂民膏就已經不能想象了。

大明國祚276年,紫禁城自落成開始,就一直在“浴火重生”中輪回。大火吞噬的,不僅是珍寶,是巨集偉的宮殿,更是明王朝的民力、財力和國力……

參考文獻:

孟凡人《明代宮廷建築史》

《明史》《春明夢余錄》《明英宗實錄》《見聞錄》等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往期珍賞 · 珍品目錄

還記得西遊記裡唐僧掃塔的故事嗎?

一個不喜歡瓷器的書法家不是好皇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