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早期胃癌篩查,方法不只一種

導讀

胃癌(GC)是最常見的消化道腫瘤之一,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命健康。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對於提高胃癌治療療效、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胃癌篩查目標人群的定義為年齡≥40歲,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條者,建議其作為胃癌篩查對象人群:①胃癌高發地區人群;②Hp感染者;③既往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手術後殘胃、肥厚性胃炎、惡性貧血等胃的癌前疾病;④胃癌患者一級親屬;⑤存在胃癌其他風險因素(如攝入高鹽、醃製飲食、吸煙、重度飲酒等)。

胃癌的篩査對於發現早期胃癌具有重要意義,現就目前胃癌的主要篩査方法總結如下。

1. 腫瘤標誌物

腫瘤標誌物是在腫瘤發生和增殖過程中,由腫瘤細胞合成、釋放或宿主細胞對腫瘤反應所產生,存在於細胞、組織或體液中的一類物質。目前常用的有癌胚抗原(CEA)、CA19-9、CA72-4、CA125、CA242等。但上述腫瘤標誌物在進展期胃癌中的陽性率僅為20%~30%,在早期胃癌中的陽性率低於10%,因此對於早期胃癌的篩査價值有限,因此不建議作為胃癌篩查的方法。

此外,血清胃癌相關抗原(monoclonal gastric cancer7 antigen,MG7-Ag)由樊代明院士團隊發現,該團隊還建立了檢測血清MG7-Ag的高靈敏免疫-PCR技術。MG7-Ag作為單一生物標誌物在胃癌診斷的敏感性與特異性均較高,有望得到廣泛應用,但其對早期胃癌的篩査價值有待大規模研究進一步證實。

2. 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檢測

PG是胃蛋白酶的無活性前體。根據生物化學和免疫活性特徵,PG可分為PGⅠ和PGⅡ2種亞型。PGⅠ主要由胃體和胃底腺的主細胞和頸黏液細胞分泌,而PGⅡ除了由胃底腺分泌外,胃竇幽門腺和近端十二指腸Brunner腺也可以分泌。

PG是反映胃體胃竇黏膜外分泌功能的良好指標,可被稱為"血清學活檢"。當胃黏膜發生萎縮時,血清PGⅠ和(或)PGR(PGⅠ與PGⅡ比值)水準降低。有研究認為,將「PGⅠ≤70 μg/L且PGR≤3」(不同檢測產品的參考值範圍不同)作為針對無癥狀健康人群的胃癌篩查界限值,具有較好的篩查效果。

3. 血清胃泌素17(gastrin-17,G-17)檢測

G-17是由胃竇G細胞合成和分泌的醯胺化胃泌素,主要生理功能為刺激胃酸分泌、促進胃黏膜細胞增殖與分化,它在人體中的含量佔有生物活性胃泌素總量的90%以上。G-17是反映胃竇內分泌功能的敏感指標之一,可以提示胃竇黏膜萎縮狀況或是否存在異常增殖,血清G-17水準取決於胃內酸度及胃竇G細胞數量,G-17本身在胃癌的發生、發展過程中也有促進作用。有研究表明,當血清G-17水準升高,可以提示存在胃癌發生風險。有研究認為,血清G-17聯合PG檢測可以提高對胃癌的診斷價值。

4. Hp感染檢測

Hp已於1994年被WHO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CR)列為人類胃癌第Ⅰ類致癌原。Hp感染使胃黏膜經歷炎症、萎縮、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進而演變為癌。目前認為Hp感染是腸型胃癌(佔胃癌絕大多數)發生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唯一條件。胃癌的發生是Hp感染、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環境因素在胃癌發生中的作用次於Hp感染。因此,在胃癌的篩查流程中,Hp感染的檢測成為必要的篩查方法之一。目前常用的幽門螺桿菌檢測方法有血清Hp抗體檢測和尿素呼吸試驗(UBT)。

血清學檢測Hp可與PG、G-17檢測同時進行,避免了留取糞便(Hp糞便抗原檢測)、胃黏膜活檢等Hp檢測方法帶來的依從性下降,因而更適用於胃癌篩查。對於部分Hp抗體陽性者又不能確定是否有Hp現症感染時,UBT是有效的補充檢測方法,適用於有條件的地區開展。

5. 蔗糖滲透性測定

基於蔗糖在無病變的胃黏膜不發生滲透,之後在小腸被迅速分解,而在病變胃黏膜處發生滲透,被吸收入血的原理,可以通過測定血中蔗糖濃度了解胃黏膜滲透性。該方法簡單,可實現自動化分析,適於胃癌大規模篩查,但目前相關研究不多見,對於早期胃癌篩查價值尚待大規模臨床研究證實。

6. 電子胃鏡

胃鏡不僅可以直接觀察胃黏膜病變,還可以獲取病變組織做病理學檢查,是目前胃癌診斷的主要方法。胃鏡篩查胃癌的敏感性為60%~84%,與X線-氣鋇雙重造影相比,胃鏡具有更高的胃癌檢出率和發現早癌的能力。

儘管胃鏡及其活檢是目前診斷胃癌的金標準,但是胃鏡檢查依賴設備和內鏡醫師資源,且檢查費用相對較高、具有一定痛苦,患者接受度較差,即便對於日本等發達國家而言,尚未能實現用內鏡進行大規模胃癌篩查。

普通內鏡適用於發現進展期胃癌,對早期胃癌的檢出率較低,早期胃癌的發現更依賴於檢查者的內鏡操作經驗、電子或化學染色和放大內鏡設備。因此,首先採用非侵入性診斷方法篩選出胃癌高風險人群,繼而進行有目的的內鏡下精查是更為可行的篩查策略。上消化道鋇餐篩查因其陽性率低,且X射線具有放射性而不推薦用於胃癌篩查。

7. 磁控膠囊胃鏡篩查

由於胃腔較大,常規的被動式小腸膠囊內鏡不適合胃部疾病的診斷,目前應用成熟的技術是磁控膠囊胃鏡(MCE),是將膠囊內鏡(CE)技術和磁控技術成功結合的新一代主動式膠囊內鏡,具有全程無痛苦、便捷、診斷準確度高的優點。

8. 高清內鏡精查

早期胃癌的內鏡下精查應以普通白光內鏡檢查為基礎,全面清晰地觀察整個胃黏膜,熟悉早期胃癌的黏膜特徵,發現局部黏膜顏色、表面結構改變等可疑病灶,可根據各醫院設備狀況和醫師經驗,靈活運用色素內鏡、電子染色內鏡、放大內鏡、共聚焦雷射顯微內鏡等特殊內鏡檢查技術,以強化早期胃癌的內鏡下表現,不但可提高早期胃癌的檢出率,而且還能提供病變深度、範圍、組織病理學等資訊。同時,充分的檢查前準備(包括口服黏液祛除劑如鏈霉蛋白酶等、祛泡劑如西甲矽油等、局麻或鎮靜)也是提高早期胃癌檢出率的基礎。

9. 胃液固有熒光光譜檢測

胃液各種成分的改變可直接反映胃部病變所致胃內環境的變化,正常組織和惡性腫瘤組織的胃液固有熒光光譜存在很大差異。該方法敏感性、特異性均較高,但對於早期胃癌的敏感性及特異性未見報導,此外需找到簡單、經濟、無痛苦的方法獲取胃液,方可推廣應用。

10. 影像學檢查

X線-氣鋇雙重造影是一種傳統的檢查方法,通過雙對比像、黏膜像、充盈像和壓迫像等清晰地顯示胃黏膜的細微結構。但由於未受到重視,並且受操作者經驗影響較大,其早期胃癌診斷率低,已逐漸被胃鏡所代替。

參考文獻:

[1]國家消化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等. 中國早期胃癌篩查流程專家共識意見(草案)(2017年,,上海)[J]. 中華健康管理學雜誌,2018,12( 1 ): 8-14.

[2]廖專,孫濤,吳浩,等. 中國早期胃癌篩查及內鏡診治共識意見(2014年4月·長沙)[J]. 中華消化雜誌,2014,34(7):433-448.

[3]梁玉萍,劉維花,楊落落,等. 早期胃癌的篩查[J]. 中華內科雜誌,2014,53(4):325-326.

[4]李守英,徐同磊,徐紅. 早期胃癌篩查方法應用的新進展[J]. 中國實驗診斷學,2013,17(1):187-189.

[5]黃潔蓉,黃志剛. 早期胃癌篩查研究進展[J]. 實用腫瘤雜誌,2012,27(1):1-4.

[6]Tanaka M,Matsuda K. Comparison of the accuracies of conventional and new X-ray methods for gastric cancer screening,using the regional cancer registry[J]. Gastric Cancer,2013,51.

[7]Genta R M. Screening for gastric cancer: does it make sense?[J]. 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2004, 20(Supplement s2):42–47.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