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對抑鬱症的無知,才是對抑鬱者最大的殘忍!


「站在痛苦之外規勸受苦的人,是一件容易的事。」 身處痛苦的人,想要挽救自己,則很難。

有一位患抑鬱症的網友留言,講述了自己不被父母理解的遭遇:

這樣的看法並不少見。

每當看到抑鬱自殺的新聞,身邊有些長輩就會感嘆:現在的年輕人就是嬌氣,抗壓能力太差了。

在他們眼裡,人生「沒有吃不了的苦,沒有過不去的坎」。

他們認為,所謂的抑鬱不過是矯情呻吟,只要勸一勸,想開了,抑鬱症就可以自愈。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據世衛組織最新估計,目前全球有3億多人罹患抑鬱症,約佔全球人口的4.3%。

抑鬱症是一種疾病,這才是最真實的情況。

為了對抗這一疾病各國研究者前赴後繼的探索抑鬱症背後的神經生物學機制,幾十年來已經建立了多種發病機制的理論模型。

其中一些理論能夠解釋抑鬱症的若乾表現,也已經得到臨床研究和系統綜述結果的支持。

單胺缺乏假說

在中樞神經系統裡,神經元之間通過一種叫突觸的結構傳導信號。其中,化學信號的傳播依靠一類叫神經遞質的分子來實現。

「單胺缺乏假說」認為,單胺類神經遞質(比如5-羥色胺、多巴胺或去甲腎上腺素)在突觸間隙內濃度不足會導致抑鬱症。

目前,大多數抗抑鬱葯都是根據這一假說研發的。

比如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製劑(SSRIs)、5-羥色胺及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製劑(SNRIs)用於抑製神經元對相應神經遞質的再攝取,單胺氧化酶抑製劑(MAOIs)則用於減緩這些神經遞質的分解,從而增加這些神經遞質在突觸間隙的濃度。

鑒於有此作用的藥物大多都有臨床抗抑鬱效果,單胺缺乏假說也成為了最經典的抑鬱症機制理論。

然而,這一機制卻無法很好地解釋為什麼上述抗抑鬱葯只要幾個小時就能對目標神經元產生影響,卻往往需要幾周才能形成抗抑鬱效應。

神經內分泌假說

另一種重要的抑鬱症機制假說主張應激激素的失調是導致抑鬱的原因之一。

在人體的神經內分泌系統裡,有一套被稱為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HPA軸)的複雜結構。它涉及多種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參與控制身體面對壓力時的反應。

在抑鬱症患者中,研究者發現HPA軸常常過度活躍,比如一種叫皮質醇的應激激素水準往往高於健康人。在老年抑鬱症患者中,HPA軸的這種活性變化尤為明顯。

環境壓力影響著下丘腦、垂體、腎上腺 | research gate

不過,直接針對HPA軸的藥物抗抑鬱效應還不太一致,研究者們還需要進一步確定這樣的療法對具體對怎樣的病人更有效。

神經可塑性假說

神經可塑性是指神經系統在刺激下發生適應性變化的能力,涉及神經發生、突觸形成等多個過程。

有假說認為,神經可塑性的減弱可能影響大腦對壓力的適應,從而引起抑鬱症等精神障礙。

一系列研究表明,抑鬱症患者大腦海馬區和前額葉皮質神經可塑性確實會有所下降,促進神經元存活的神經營養因子濃度也會降低。

而藥物和非藥物性的抗抑鬱療法都能夠恢復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的水準,並提高這些區域的神經可塑性。

反過來,較弱的神經可塑性則能在壓力存在時引起類似抑鬱症的癥狀。這些發現都提示神經可塑性變化在抑鬱症中起著關鍵作用。

播放GIF

神經元裡的樹突(黃色)和軸突(紅色)在傳遞信息 | depaolalab

「真兇」未知,不等於沒有辦法

除了上述幾種假說,抑鬱症研究者還從遺傳學、表觀遺傳學、轉錄組學方面入手,建立了不同的抑鬱症理論,證據強度也各有優劣。

不過迄今為止,所有這些理論都只能解釋抑鬱症的若乾方面,根據這些理論建立的治療方法,也並不對每一位抑鬱症患者都同樣有效。

這也是為什麼有時醫生開給某個抑鬱症患者的葯有效果,開同樣的人給另一位患者卻可能不太好使。

儘管想要逮住一個「幕後兇手」、想要找到一種「抗抑鬱萬靈藥」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從現代醫學的發展趨勢看,這種期待畢竟並不現實。

按目前科學界掌握的證據推斷,抑鬱症在臨床上很可能是存在多種不同病因的精神障礙集合。

當下看來,主張所有抑鬱症都由單一病因引起、能面面俱到地闡明抑鬱症各項機制的「大一統假說」是很難存在的。

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拿抑鬱症毫無辦法。大量的臨床試驗和薈萃分析證據都一致表明一系列心理療法(比如認知行為療法)和藥物療法都對減輕抑鬱癥狀有明確的效果。

而對這些療法都沒有反應的治療抵抗性抑鬱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患者來說,電休克療法則是目前證據相對最充分的治療手段。

此時此刻,一線的研究者們依舊在小心翼翼地收集證據、修正原有的理論;醫護人員則在根據現有的證據,為抑鬱患者提供目前最可靠的治療方法。

而作為抑鬱症患者的照顧者、親人或者朋友,我們也有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可做——選擇尊重證據,鼓勵我們在乎的人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並且不存偏見地陪伴在他們身邊。

與我而言,你很重要

陪伴,是最好的關愛;讓我們一起,用陪伴、關愛以及正規的治療,幫助抑鬱症患者走出消極的情緒,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