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抑鬱症或始於腸道

傳統的觀念認為抑鬱症是由於神經遞質比如5-羥色胺的缺乏引起的。這種「5-五羥色胺缺乏假說」使得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製劑(SSRIs)被廣泛用於治療抑鬱症,比如左洛復(Zoloft)和百憂解(Prozac)。如果你被診斷患有抑鬱症,有的醫生可能會告訴你是「遺傳的」;如果你的家庭有抑鬱症患者,你可能也會擔心自己患上抑鬱症。


然而,科學一直在進步,我們的命運並不全是由我們的基因決定的。很多情況下,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製劑並不能發揮作用並且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也不斷推翻了抑鬱症的「5-羥色胺缺乏假說」。相反,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抑鬱症通常是一種慢性炎癥狀態。

我們的現代生活方式,包括超加工的食品、環境汙染惡化、巨大的生活壓力、抗生素抗菌劑的濫用等等,導致我們自身的基因組和我們的生存環境不相容,也使得我們長期處於慢性炎症的風險之中。

科學證明,慢性炎症幾乎是所有疾病的根源。炎症幾乎與所有的疾病息息相關,從代謝性疾病比如肥胖和糖尿病,到神經退行性疾病和癌症。大多數被診斷出患有抑鬱症的患者身體都存在著慢性炎症,治療抑鬱應該從改善炎症著手。


抑鬱相關的炎症標記物

我們通常通過疼痛來識別炎症,疼痛可以告訴哪裡有炎症,哪裡出現了問題。我們能夠很快學會避免接觸燙手的物體,是因為它們會帶來劇烈的疼痛。但是,因為大腦內沒有疼痛感受器,所以我們很難知道我們的大腦什麼時候發炎了。

研究人員通過定量測定炎性蛋白的水準來識別大腦炎症,比如C-反應蛋白。一些研究表明抑鬱症患者的一些炎症標誌物水準顯著升高。2014年的一項研究發現,抑鬱症患者的炎症性細胞因子IL-1Ra、IL-6、IL-7、IL-8、IL-10、G-CSF、IFNγ等的水準升高;當抑鬱癥狀得到緩解時,這些炎症因子也降低到正常水準。在另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追蹤測量了1000多名女性的C反應蛋白水準數年;他們發現C反應蛋白水準的增加會引發抑鬱症的發作,當炎症發生時,抑鬱症也就發生了。


此外,當健康人群發生炎症時,他們也會出現抑鬱的癥狀。另一方面,抗炎治療可以有效地緩解抑鬱。也就是說,真正的「抗抑鬱治療」」可能不是恢復5-羥色胺水準,而是降低炎症。

這些研究表明身體炎症可能導致大腦癥狀,也支持了「心理神經免疫學」(psychoneuroimmunology)這一激動人心的概念。心理神經免疫學認為身體所有的器官和系統都是相互聯繫的,這也對抑鬱症等精神疾病的發生有了新的闡釋。心理神經免疫學也告訴我們,當談到疾病時,沒有人會「與生俱來的」或「遺傳的」,我們有能力治癒自己。

腸道是通向大腦最強大的途徑

腸道是我們身體內部與外部世界相接觸的界面。腸道是來自外部的東西(比如食物)被吸收到我們身體內部的地方,腸壁與各種類型的外源物質發生相互作用。由於腸道的這些功能,腸道也成為我們身體最大的免疫器官,我們體內的大部分免疫細胞都位於腸道。此外,腸道是微生物的家園,我們的胃腸道中生活著數以兆計的微生物。當腸道感受到潛在的威脅時,也會產生炎症;這種炎症可以直接從腸道傳到大腦,特別是通過迷走神經。

迷走神經是源自腦部的最長的神經,它連接到消化道的各個部分,包括胃和腸,也連接到其它重要的消化器官,比如胰腺。

迷走神經是一條連接我們的腸道和大腦之間2-6億個神經細胞的雙向資訊交流通道。我們大多數人可能都感受到過腸道與大腦之間的這種聯繫,比如我們生氣時會氣得吃不下飯,我們緊張的時候也容易感到肚子疼……這種被感知到的壓力、焦慮和緊張不僅僅存在於我們的腦子裡,它也會導致我們的腸道和其它部位出現炎症。雖然最好是通過控制應激源來緩解壓力相關癥狀,但是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平復迷走神經最直接,最快捷的方式之一是通過改變飲食。正如情緒會將資訊傳遞到我們的腸道一樣,食物也會將資訊傳遞給我們的大腦。

食物如何誘發炎症?

許多導致腸道炎症的驅動因素都會導致抑鬱癥狀。現在我們的生活著充斥著各種各樣的高度加工的食品,它們對於我們的身體來說是陌生的。當我們攝入高度加工的食物時,腸道細胞會發出炎症警報。此外,我們很多人在不知不覺中都會攝入像麩質這樣的炎性食物,導致過敏反應的發生,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些反應過於溫和,以至於都不會注意到。糖、人工甜味劑、乳化劑、乳製品中的酪蛋白等等都可能激活炎症。

大量攝入加工食品也可能導致營養不足。除了食物之外,許多人身體出現一些小毛病就會大量服藥,而不考慮這些藥物對身體產生的副作用。大多數藥物在其說明書的不良反應一欄中都會明確標明存在胃腸道反應,而大多數人似乎都認為這「無關緊要」。通常情況下,大多數患者在服用看似「無害」的藥物,比如他汀類藥物、抗生素、酸阻滯劑和避孕藥後,都可能出現某些精神問題。

攝入營養缺乏的加工食品或藥物養貧乏的食物和藥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變腸道菌群的組成。腸道菌群組成的改變,也就是腸道菌群失調,可導致腸道通透性或腸漏;腸漏會加重炎症和抑鬱。


一些研究表明,健康的腸道微生物對於健康的大腦是至關重要的。一些研究胃腸病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某些類型的腸道微生物生態系統與焦慮、抑鬱和大腦功能受損有關。一些研究發現,給小鼠補充益生菌可以減少它們的焦慮或抑鬱樣行為;少數人類實驗中也發現類似的結果。有趣的是,研究人員通過誘導炎症也成功構建了小鼠的抑鬱模型,進一步說明炎症可導致抑鬱症。

如何緩解炎症和抑鬱?

對於很多人來說,停止攝入誘發炎症的食物,改變飲食習慣就是有效地治療抑鬱症的開始。而對於另外一些人來說,在改變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的基礎上,通過補充益生菌和益生元來調節腸道菌群或許是一種更加行之有效的策略。許多動物研究表明,益生菌的抗抑鬱作用甚至優於目前常用的抗抑鬱葯西酞普蘭。

總而言之,改善飲食習慣還是最重要的。從現在開始,謹慎選擇我們所吃的東西,你也可以恢復健康與活力。

圖片均來自網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