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艾灸這麼好,可以隨便做嗎?中醫提醒:5類人要格外小心

艾灸是一種中醫的理療方法,可以補陽益氣、調理陰陽、溫經散寒、行氣通絡、除淤散結、美容養身。那既然艾灸的好處這麼多,它還有缺點嗎?確實是有的。如果艾灸方式不當,可能會導致一些不良反應;操作不當,容易引發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就讓我們來簡單地看一下,艾灸的注意事項吧。

1. 腹瀉的人

有的人灸完便出現腹瀉,且腹瀉後無其他不適,反而會有全身輕鬆的感覺。這種便是正常的現象,是由於體內寒濕太重,艾灸後正氣被調動,驅使邪氣排出體外所致,故不必擔心。

但如果腹瀉次數過多,並出現乏力、頭暈等癥狀,建議及時就醫,避免大量腹瀉導致脫水。

2. 上火的人

艾灸會"上火",因為此療法是通過艾條燃燒產熱起到治療作用,所以過長時間、或者過熱、亦或艾灸方式不對都可能導致大便乾結、小便赤黃、口舌生瘡等"上火"癥狀。

故而建議不可一次灸量太大,施灸的穴位過多,否則體內陽氣升發太過。切記注意施灸方式的正確性。

3. 失眠的人

艾灸有調動人體陽氣的作用,所以對於睡眠差者,施灸時要注意配合能引火歸原的穴位(如湧泉穴),且不建議晚上艾灸,一般在太陽下山前灸之較好。

而且正確的艾灸是可以治癒失眠的,所以已經被失眠困擾的顧客,應當在顧問醫生後再施灸。

4. 灸後感冒的人

我們經常強調艾灸後要注意保暖,避風寒,不吃生冷冰凍食物。因為艾灸後人體經絡都處於開放狀態,此時如不注意就會很容易受寒感冒。

所以顧客艾灸後需謹遵醫囑,多加註意,避免艾灸後受寒。灸療師亦當注意防寒保暖。

5. 急性蕁麻疹的人

臨床上,艾灸導致的過敏反應譬如出現手臂及胸背紅疹,伴瘙癢,停止艾灸後兩到三天消失等的情況雖不多見,但仍需多加註意。若有此類情況,最好施灸前先顧問專業人士,需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辯證施灸便可。

平時艾灸出現類似反應立刻停止艾灸,仔細觀察身體反應,病情繼續蔓延應立即就醫。

總之,每個人艾灸時,都應在醫生指導下根據自身情況"辯證施灸",不可盲目艾灸,儘可能減少或者避免"不良事件"的發生。艾灸時,務必集中注意力,專心謹慎,熟記醫療無小事。艾灸需要防火,防上火,防受寒……


備孕、濕氣重、腎虛、減肥、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肝病、皮膚病等等,怎麼調理最有效?

想了解更多,請點擊 文章最上方的 紅色「關注」按鈕 關注我們!

康愛多每天為您推送各種專業、趣味的健康知識,幫您識破健康謠言,走出用藥誤區!

更多健康資訊,也可點擊下方「了解更多」進行查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