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延安日報健康周刊:三伏養生「冬病夏治」如何治?

延安日報記者 宋偉 劉晶


夏季驕陽似火,暑熱難耐,尤其是最熱的三伏天,更是讓人備受煎熬。然而,夏季正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時期。中醫認為,春夏養陽,夏令三伏,機體各種機能條達、經絡通暢之時,正是扶正培本、滋養陽氣,對各類冬春季容易好發疾病未病先防的有利時機。那麼,我們如何才能真正將那些難纏的病通過夏天治好呢?

為此,我們採訪了延安市的幾位中醫專家,讓他們來講述其中的道理和竅道。

為何選擇「三伏天」,我們的疑問是「冬病夏治」靠譜嗎?


「冬病夏治」是中醫學治疾病的一個富有特色的重要方法,它是根據《黃帝內經》中「春夏養陽」的原則,利用夏季氣溫高,機體陽氣充沛,體表經絡中氣血旺盛的有利時機,通過適當地內服或外用一些方葯來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復。可以說「冬病夏治」配合體現了中醫學中人與自然相協調的整體觀念和對疾病重視預防為主的理念。



入伏第一天起,就意味著一年中氣溫最高、氣象最熱的三伏天正式到來。這時,利用夏季陽氣旺盛,人體陽氣隨之生髮漸旺,體內凝寒之氣易解的狀態,運用補虛助陽葯或溫裡散寒藥物,天人合擊,最容易把冬病的病根祛除。夏季人體氣血流通旺盛,藥物最容易吸收,而三伏期間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此時進行貼敷治療,最易恢復和扶助人體的陽氣,加強防衛功能,提高機體的抵抗力。


因此,此時通過中藥外治穴位貼敷、針推按摩、中藥內服、中藥熏蒸、中藥葯浴、飲食葯膳等療法,可以扶助正氣,增加抗病能力,治療在冬春之際容易反覆發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頑固性疾病。穴位貼敷是我國傳統中醫藥療法,利用三伏氣溫高、陽氣盛的有利時機,在特定的穴位上貼敷中藥,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使冬季或受涼容易反覆發作的疾病,在病情相對緩解的夏季得到治療,以減少疾病的發作次數,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哪些疾病適合「冬病夏治」,哪些不適合?



延安市中醫醫院內三科苗迎春主任介紹,穴位貼敷適合慢性反覆發作性肺系疾病,如反覆感冒、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阻塞性肺氣腫、慢性咳嗽、肺間質疾病、肺功能不全,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竇炎、慢性咽炎、咽部感覺異常等表現陽虛寒甚者;風濕或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腰腿疼痛、四肢麻木、強直性脊柱炎、頸椎病、肩周炎、面癱、腰肌勞損、骨性關節炎、脊柱退行性病變等表現陽虛寒甚者;小兒體虛、經常感冒咳嗽、小兒哮喘、慢性腹瀉、消化不良(疳積)、遺尿、慢性泄瀉等;慢性寒胃病、慢性腹瀉、夜尿頻多等;其他如素體陽虛、喜暖怕涼、遇冬怕冷的人群;秋冬發作或秋冬加重的皮膚病,如凍瘡、寒冷性多形紅斑、慢性蕁麻疹;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等疾病。一般選擇每年初、中、末伏第一天各貼敷治療1次,成人每次貼敷4—6小時,1歲以下嬰幼兒貼半個小時左右,1歲以上兒童貼1—2小時;也可在初伏至末伏期間選擇任意時間貼敷,每次貼敷間隔7—10日,共3次為一個療程。


「冬病夏治」雖然好,但並非人人通用,選擇之前,一定要先分清自己目前是屬於疾病狀態,還是處於非急性發作期。如果是疾病發作期,則最好讓醫生根據病情和體質,辨證施治。「需要注意的是,中醫貼敷只是疾病治療的一種手段,不能完全代替其他治療,像一些慢性病患者,如果還正在服藥的話,在敷藥期間不能盲目減葯或停葯。」苗迎春主任說。

例如,慢性支氣管炎,是中老年人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慢性病,可通過在三伏天陽氣旺盛之時貼敷藥物,藥物吸收後通過經穴的放大效應作用於全身,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但是對於一些有咳濃痰的老慢支患者來說,如果在三伏天貼敷性溫熱的藥材,反而會使體內的熱邪更加旺盛,加重病情。因此,在貼敷藥膏之前,最好能先請專業的醫生進行判斷,在他們的指導下進行,切不可擅自而為之。



三伏養生還需要注意什麼?


想要平安地度過三伏天,苗迎春主任說,有五個養生禁忌,記住以下五句話。

一是「小心得了冷氣機病」。在炎熱的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開冷氣機,因為冷氣機總是開著,有很多人會出現打噴嚏、頭暈、關節疼痛的癥狀,這些都被稱為冷氣機病。長期關閉在房間內的話,會導致空氣流通不暢,再加上室外溫差較大,從冰冷的房間裡走到接近40攝氏度的室外容易受到刺激,就容易感冒發燒。

二是「喝水別多也別少」。由於夏季出的汗比較多,所以我們喝的水自然而然就多了,其實喝水的時候要注意,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另外喝水也不要過急,喝水的量不要低於1500到1700毫升,室外的工作者可以增加到2500毫升,出汗的時候適當喝一些淡鹽水也可以。

三是「最好溫水來洗澡」。三伏天除了熱還是熱,很多人會選擇用涼水洗澡,這個方法雖說會給身體迅速降溫,但會給身體帶來一些健康方面的危害。氣象熱的情況下最好要洗溫水澡,水溫最好在35℃—37℃為最佳。這個溫度比皮膚溫度高,卻比體溫低,很適合消暑散熱。

四是「剩菜剩飯不要吃」。夏季除了高溫出汗以外,高溫還能讓食物的腐敗速度加快,所以夏季也是腸道疾病的高發時期,建議大家每頓飯要適量烹飪,最好不要吃剩下的,就算是在冰箱裡放著時間長了,營養也會流失。

五是「情緒不要太激動」。夏季讓我們的心情容易煩躁易亂,但生氣會使高血壓升高,血管和心臟各個部位受到壓力。中醫講究靜心養性,有好的精神寄託、提高涵養、盡量保持樂觀平和的情緒可以在食物、藥物之外幫助人們提升自己的身體素質。


(好看,請關注延安日報健康周刊《今日聚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