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西蒙尼克:大暑養生,冬病夏治好時機!

大暑小暑,上蒸下煮。

7月23日,大暑,夏季最後一個節氣。大暑節氣正值中伏的開始,是我國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也是雨水最豐沛、雷暴最常見、雷陣雨最多的季節。

全國大部分地區乾旱少雨,許多地區的氣溫達35度以上,俗稱的「三大火爐」也最旺。」大暑正值中伏前後,在我國很多地區,經常會出現高溫氣象。

大暑三侯

一侯丨腐草為螢

陸生的螢火蟲產卵於枯草上,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

二侯丨土潤溽暑

氣象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濕。

三侯丨大雨時行

時常有大的雷雨出現,使暑濕減弱,氣象開始向立秋過渡。

大暑養生

針對大暑酷熱與濕重的特點,此時節養生的重點在於化氣生津以消暑熱、化濕除煩緩解憋悶感。

飲食調養

多酸多甘,補氣去火

古代學者認為「夏季暑濕,適宜清補」。暑濕對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瀉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飲食中以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為宜。

大暑時節,適當吃點苦瓜、苦菜等苦味食物,不僅可以開胃,還可醒腦,使人產生輕鬆的感覺,從而起到祛濕除煩的作用。

多進稀食有利補養

明代醫家李時珍提出「粥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意思是說喝粥能健脾益氣、生髮胃津以補虛損。

大暑適宜喝荷葉綠豆粥、薏米百合粥、菊花粥,不僅益氣生津還可清熱消暑。

老人、兒童、脾胃功能虛弱的人,熬粥時還可以放些淮山藥、茯苓等,健脾胃的效果會更好。

冰箱內取出食品別急吃

專家指出,食用剛從冰箱中取出來的水果、飲料,容易引起痙攣性腹痛。

人的胃腸溫度一般在36℃左右,而剛從冰箱裡拿出來的食物只有2℃-8℃,腸胃受到強烈的低溫刺激後,導致生理功能失調。

預防的簡單方法是,從冰箱裡取出來的食物不要急著吃,放一會兒再吃,且一次不要吃得太多,特別是老年人、兒童及有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的人更應注意。

晚睡早起加午休

西蒙尼克認為,午睡時間要因人而異,一般以半小時到1小時為宜,時間過長讓人感覺沒有精神。

睡覺時不要貪涼,避免在風口處睡覺,以防著涼受風而生病。

起居調養

大暑節氣,氣象炎熱,此時要注意防暑,避免長時間在烈日下勞作,老人及體質虛弱者避免在正午烈日下出門,汗出後及時更換衣物,避免出汗後受涼感冒。

同時,室內要注意通風,冷氣機房間溫度與室外溫度相差不要超過10攝氏度,避免出汗後直對風扇或冷氣機吹風,以免感冒。

此外,大暑時氣溫高,比較炎熱,人比較容易感到疲倦,所以,這時候要注意睡好午覺,適當的睡午覺可以保持精力充沛。

運動調養

大暑正處於「三伏天」,氣象炎熱,此時宜少運動或選擇低強度的運動項目,如散步、快步走、八段錦、太極拳等。

宜在清晨或傍晚在清涼的公園、河邊、林蔭道旁進行,注意避免運動後大汗淋漓,運動過後要補充水分,但應避免進食冷飲,否則容易出現腹痛、腹瀉等癥狀。

精神調養

大暑時節,氣象酷熱,人們容易心煩意亂、無精打采,有人稱之為「精神中暑」。因此,要做好精神調養,謹守「靜心養生」的原則。

所謂「心靜自然涼」,避免遇事急躁,避免生氣惱怒,可多想輕鬆愉快的人或事,也可多參加釣魚、繪畫、書法等活動,可以達到安定神志、調養心氣的作用。

大暑天,一定要注意防曬防暑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