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進入三伏天,要多拍拍這5個地方,為什麼?

因為三伏天是高溫病多發的季節,而拍打下面的5個地方就能預防「夏季高溫病」,這5個地方分別是:

1、腋窩

腋窩處的頂點上有個穴位叫極泉穴,經常按摩可以寬胸寧神、調和氣血。從現代醫學上講,腋窩處的淋巴組織非常豐富,經常按摩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

按摩方法:雙臂交叉於胸前,雙手按對側腋窩,用手指適度地按摩捏拿,每次按捏約3分鐘;然後,左手上舉,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再上舉右手,用左手手掌拍打右腋下,每次拍打30~50次,反覆操作5遍。

2、膕窩

膕窩是膝後區的菱形凹槽,裡面的血管和神經非常豐富,經常拍打有行氣活血、緩解痙攣的功效。膕窩處一個很重要的穴位叫委中穴,經常按摩,對常見的坐骨神經痛、小腿疲勞、脖子酸痛、臀部疼痛等疼痛性疾病有良好作用。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俯臥位,自己或請家人用兩手虛掌著力,連續拍打兩側膕窩。

3、肚臍

肚臍是人體中唯一可以用手觸摸,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穴位,名為神闕。它內聯十二經脈,因而歷來被醫家視為治病要穴。經常拍打肚臍可起到安神寧心、舒肝利膽、調和氣血、通利三焦的作用。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仰臥位,用左右手虛掌著力,以前臂發力,連續不斷地輕微拍打肚臍100次。或用熱敷、按揉等方法刺激肚臍。

4、肘窩

肘窩是肘關節前方的一個三角形的凹陷,它是經絡非常密集的地方,經常按揉可起到行氣活血、散淤祛毒的作用。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仰臥位,一側上肢伸直,肘窩向上,用另外一隻手虛掌著力,兩側交替拍打各100次。如果是家人幫助拍打,可兩側同時進行。

在中醫上,古人認為心肺之邪留於兩肘。肘窩部位,剛好是心經、心包經、肺經三條陰經通過的地方,如果這三條經的氣血一旦運行受阻,無形中就會傷害到心臟與肺,引發這兩個臟器的疾病所謂肺主皮毛,所以皮膚髮癢,身上臉上長痘,在我們看來,是「火氣、熱氣」,但實際上,就是肺經不通,肺受到傷害。

肘窩部分還藏著兩個重要的穴位,一個是肺經的尺澤穴,一個是心包經的曲澤穴。尺澤穴清宣肺氣、瀉火降逆,曲澤穴降逆鎮驚、泄熱、寧心,所以拍打肘窩使淤邪散開,正氣自復,肺經心經一通,自然就沒有皮癢,長痘之類的毛病了。

5、腰骶窩

腰骶窩,俗稱「腰眼」,是人體腰骶部的一個凹陷。腰骶部承受著整個上身的重量,因此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容易會因腰骶部的勞損而出現腰疼等癥狀。

按摩方法:腰骶窩有疏鬆筋骨、消除疲勞的效果。坐位上身略前俯,用左右手虛掌著力,連續拍打腰骶部5~10次。或者站位,雙手虛握成拳,以手背敲打腰眼穴。需要注意的是,患有嚴重心血管疾病或骨質疏鬆的老人,不建議使用拍打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