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拜騰為什麽不行了?我們採訪了幾位員工,說出了原因

拜騰失敗的根源,在於一個「慢」字。

6 月 30 日,2020 年上半年的最後一天,拜騰為自己的造車故事畫上了句號。他們宣布,從 7 月 1 日(也就是今天)開始,拜騰中國區停工停產,以推進戰略重組,預計時間為 6 個月。

對於此前鬧得沸沸揚揚的員工欠款事件,拜騰表示將會積極賠付。

此前很長一段時間裡,拜騰都被認為是造車新勢力第二梯隊中,最有希望跑出來的一家。

所以,他們何以至此?

談及原因,大家提到最多的字眼就是「錢」。眾所周知,作為造車新勢力,初期階段依然要靠外部輸血,但是今年的經濟環境注定了融資的艱難。蔚來董事長李斌曾說的「200 億造車」成為衡量各造車新勢力的一道檻。前幾天的央視點名視頻顯示,拜騰已經燒了 84 億人民幣,但最終車還是沒有造出來。

但是,真的只是因為缺錢嗎?

關於公司:

外企作風,適合養老,人員素質良莠不齊

帶著這個疑問,我們採訪了來自拜騰的三位員工張默、高哲和徐然(均為化名),試圖揭開隱藏在背後的真相。

在徐然看來,戴雷是想好好造車的,一直在外邊忙著找融資,但是他對於整車研發這一塊沒有什麽經驗,找的 CTO 也不是很專業,對於整車開發技術路線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高哲所在崗位與三電相關,對於這一點有更深的體會。在他看來,拜騰電動車項目把控有點問題,缺少一個能 hold 住的牛人。

此前,一位員工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曾這樣形容戴雷:「戴雷不適合做重大決策,他不具備這個能力。而且他也不懂怎麽造車,他沒有做過企業,沒有汽車製造經驗。」「他優柔寡斷的性格也讓拜騰錯失了很多機遇。」

對於這個觀點,張默表示認同。他告訴我,公司的問題是長期存在的,並且戴雷也知道。「根據我之前的工作經驗,公司在電子電氣架構方面存在不合理之處。像換擋模塊,與動力相關或者和底盤相關,應該放在這兩個地方,但是實際上卻放在了熱管理系統上。」

雖然拜騰對外宣傳研發總部在南京,但實際上決策權都在美國聖克拉拉。「我們這邊根本沒有話語權,可能只是一個執行,或者說是一個提建議的。」

「我對美國同事的工作能力非常質疑。」張默給我舉了一個例子,他們的大燈調試工作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方案還不是很完美,「這個東西怎麽說,在一個傳統的主機廠來說,我覺得這個是無法想象的。」

同時拜騰人員結構冗余,比如電子電氣方面。張默告訴我,本來可能幾個科室一個部長就夠了,但是拜騰是每個科室配一個部長。「在看到人員架構之後,我感覺美國的員工至少可以裁一半我當時的意思就是說,很多工作國內的工程師都可以做,並且做得更好。」

徐然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招人方面,美國那邊也包括中國這邊有一小部分人的能力與崗位不匹配。」。

而最新消息是,拜騰將裁掉一部分在美國的員工,僅保留研發相關的知識產權和運營崗位員工

高哲給我舉了一組數據:中國生產和研發大概在 1000 人左右,北美大概是中國的 1/3(峰值的時候),每個月發放工資需要 6000 萬人民幣,但是國內在人數更多的情況下,人員支出 3000 萬人民幣。

高哲表示,外國人水準並不高,但是級別很高,很多人都是「在其位不謀其政,每天在這裡打打醬油」,「拜騰內部存在的一個現象就是,當一個高管來了,他做 director 或者高級經理,那麽他會把他之前的人攢過來一起乾,但是你沒法保證這一波人質量怎麽樣。」

即便有相應的績效考核,但從他個人感知來看,績效在工作中的作用沒有體現出來。「公司氛圍還可以,但是管理比較松散,考勤什麽的沒有人管」,「有些人好像也經常不來上班,之前差旅什麽的也會管的比較松,比較粗放」,至於現在的狀態,高哲用了一個詞來形容:「放羊」。

張默告訴我,其也向上級反映過相關問題,但還是剛剛說的,拜騰團隊比較複雜,其直屬領導是中國人,往上是韓國人,再往上是美國人……最後不了了之。 顯然,這個曾經國際化的標簽,現在反而拖了拜騰的後腿。

「我和其他同事都給戴雷博士寫過相關郵件,但是反饋也沒有什麽用,後來直接就是他們說什麽,我們做什麽」,「待的時間長了,包括融資不到位,大家對於公司的信任,或者說對未來的希望逐漸磨滅了。」

關於產品:

經驗欠缺、前期挖坑,後期填不了

關於拜騰來說,除了資金,最關鍵的還是產品。

對於現階段的新勢力們來說,大家心裡都很清楚,如果到現在都沒能做到量產階段,那麽能夠繼續在這場絕地求生的遊戲中活下去的概率就很小了

拜騰目前有兩款產品:純電 SUV BYTON M-Byte 和純電轎車概念車 BYTON K-Byte Concept,二者均定位高端豪華。

很明顯,拜騰的主要精力是放在了 M-Byte 身上。2018 年 8 月,拜騰首台可駕駛工程樣車開跑;2019 年 4 月,工程樣車在內蒙古牙克石進行了首次冬季高寒測試;同年 10 月下線了首輛「工裝件試製車」,並預計於 2020 年中量產(注:此前預計時間是 2019 年年底);2020 年 5 月,拜騰正式拿到了生產資質,也意味著所有準備工作均已就緒。

似乎,按照這個節奏,拜騰的造車夢可以實現,但是事實並非如此

雖然造電動車相比造燃油車的門檻要低得多,但並不意味著沒有門檻。這仍然是一個需要技術積累的事業,如果不具備這種能力,或許能把車造出來,但一定會存在很多問題。

「公司一些高層決策的問題,大部分高管都是外國人,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沒有責任心,不具有決策能力,技術上又不怎麽懂,導致項目滯後,一些錯誤決策挖了很大坑,後邊沒辦法填

在三電方面,拜騰採用的是博世的方案。一般來說,主機廠都會有二供甚至三供,即便一供出了問題,後續還有備選方案,但是拜騰當時並沒有選擇二供,這也為後續拜騰的研發埋下了禍根。

主要表現為,由於工作習慣的不同(外國人節奏相對較慢),導致研發進度比較慢。同時,因為是初次研發,導致電池相關的研發工作存在一定問題;此外,開發費用高,到了後期,拜騰資金逐漸捉襟見肘,與博世在電機上的合作被擱置。

換句話說,拜騰的電機其實並沒有達到量產的狀態。等到拜騰後來意識到這個問題,想要開二供的時候,「結果就是下面人提,但是高層就是拖拖拉拉,一直沒有一個明確的態度到底做不做。」

這導致了時間被大量浪費。等到再去找二供的時候,其他供應商表示時間已經來不及了,而且開發費動輒幾百萬上千萬,拜騰也已是有心無力了。

張默告訴我,今年 4 月,智能網聯車機開發方面的核心員工就已經離職了,至於自動駕駛,去年 7 月的時候已經把 L3、L4 項目組裁掉了。而在整車架構上,原先一汽打算共用拜騰的電動平台造車,但是後來可能發現沒有想象中那麽好,想要撇清這層關係。

「一汽在拜騰是設有辦公室的,關於拜騰的情況也比較清楚」,「之前量產車的車標都已經做出來了,準備寫成一汽拜騰,但是後來都沒有往上貼。」

這裡再補充一個細節:此前在宣布的 5 億美元左右 C 輪融資中,一汽的投資金額大概在 1.5 億美金,早在 2019 年 9 月已經完成簽署了投資協議,按理來說,這筆錢應該很早就應該到账了,但是並沒有,在今年 6 月 23 日的員工討薪大會上,戴雷表示「今年 3 月原定要到账的 1.5 億美元因為疫情的原因沒有到账,這才造成現在一個非常困難的局面。」

對於拜騰來說,最開始產品亮相的時候,車上主打的很多概念和亮點都比較新穎,比如燈語表情、超大尺寸共享全面屏。但是隨著市場的發展,很多新的東西都被其他車廠借鑒走了,如今還沒有實現量產的拜騰,競爭力已所剩無幾了。

今年 4 月,補貼新政落地,更是對新能源補貼畫了一條紅線:30 萬。30 萬以上的車子無法享受補貼,而 M-Byte 剛好卡在這條紅線上。

這就像是,你本來就在泥潭裡,又往下給你按了一把」,徐然這樣說道。「即便現在資金特別充裕,要把這些有問題的全部去給替換掉,然後讓車達到能真正能上市能量產,我覺得也還要將近一年」。

M-Byte,胎死腹中。

造車新勢力的競爭節奏

當然,上面說了那麽多拜騰失敗的原因,但歸根結底,拜騰其實是「跑得太慢」。按照他們的規劃,首款車型 2019 年量產上市,就算不延期,這個節奏也要比蔚來、小鵬們的首款產品慢上不少。而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時間」才是決定生死存亡的關鍵。

在我們的採訪中,幾位拜騰員工反覆提到管理層的項目進度管控問題,這一點引人深思:拜騰的核心戴雷、畢福康(此前已離職)都具有深厚的傳統車企巨頭工作經驗,但在「拚速度」這件事上,卻最終敗給了蔚來、小鵬這樣有深厚互聯網基因的團隊。過去,傳統汽車人往往對互聯網基因造車不屑一顧,在他們看來,用更長的時間「潛心打磨產品」才是最重要的,而發生在拜騰身上的故事,卻被證明,「慢工出細活」在造車新勢力比拚的初期並不是一道鐵律。

有意思的是,在 2018 年 CES 消費電子展上,我們曾採訪前拜騰 CEO 畢福康。他是曾經寶馬 i8 項目的負責人,於是我們問他,如何看待從 i8 之後這段時間中電動車行業的變化趨勢,拜騰又會在工程層面上做哪些工作,來確保這款車型可以如期量產?

當時他說,i8 項目從概念到量產只花了 36 個月,而現在在拜騰,「我們的工作節奏更快」,他確信拜騰首款量產車的研發周期一定會比 36 個月更短。

德國人心裡主觀上的「快節奏」,依然沒讓拜騰贏得這場新造車之戰。

而在德系車企巨頭裡,畢福康和戴雷這樣的高管或許比比皆是。中國人在電動車研發和迭代上的效率,從某種意義上已經領先了德國。

拜騰,能重生嗎?

拜騰的首款產品在互動、車機等層面確實讓人眼前一亮,但在三電層面,卻並不領先。在這種映襯下,前者頗有「空中樓閣」的味道。

如今拜騰宣布停止運營,行業內不少人都為他們感到惋惜,因為確實在 M-Byte 上看到了很多設計和智能化的產品亮點。

而拜騰謀求重組,能否讓這款產品重生?

或許並不樂觀。還是那句話,這台車的「根基」放在 2020 年來看並不先進,又能有多少接盤者會為這樣的產品買單呢?

故事的開頭總是這樣,適逢其會,猝不及防。故事的結局總是這樣,花開兩朵,天各一方。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