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資管暗戰:保險資管冀望上位 銀行組合拳捍衛地位

資管暗戰 銀行組合拳捍衛“老大”地位資管暗戰 銀行組合拳捍衛“老大”地位

  ⊙記者 金嘉捷 魏倩 ○編輯 黃蕾

  “萬能朋友圈!有負責或了解推進銀行資管子公司的同學嗎?求助!”一家城商行總裁辦人士在微信朋友圈緊急“求救”。

  他的焦慮源自於去年11月發布的《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下稱資管新規征求意見稿)。新規雖未正式落地,然作為資管行業的“老大”,坐擁30兆理財規模的銀行業已開始循著監管步伐,提前轉型。

  另一邊,競爭對手正虎視眈眈。在未來“對資管產品實行淨值化管理、打破剛性兌付”的趨勢下,一直以來搶抱銀行大腿的保險資管,看到的則是解綁銀行、甚至取代銀行坐上資管業頭把交椅的機遇。

  一度波瀾不驚的資管江湖,正暗流湧動。以保險為急先鋒的各路非銀系資管人馬,如何借銀行變軌之際趁勢超車?而一直以來便是“眾星拱月”般受人追捧的銀行,能否捍衛住資管“老大”之位?

  在整個資管業即將統一“遊戲規則”的監管補位下,不同主體之間的角力將從若隱若現走向表面化。市場變局撲面而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急尋新“水源”:

  銀行理財的規模焦慮

  佔據銀行理財“大頭”的同業理財,可能是率先感知到資管新規冷暖的。

  曾以逾50%的年複合增長率迅速膨脹的銀行理財市場,2017年卻遭遇增速斷崖式的下跌。一組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銀行理財產品存續餘額29.54兆元,同比增長1.69%,增速較2016年同期下降21.94個百分點。

  這組數據的背後,其實反映的是同業理財規模的大幅縮水。在資管新規征求意見稿頒布前的一年裡,與之基調相一致的監管重拳早已落下,一系列針對同業鏈條、資金空轉現象的政策出爐,同業理財規模隨之逐步縮水。截至2017年末,金融同業類理財存續規模3.25兆元,較2016年末減少51.13%。

  回歸“代客理財”,被視為資管新規下銀行轉型的一大方向。循此思路,整個銀行同業理財市場規模還會被進一步壓縮,而一時間同業理財的水源又很難馬上用個人理財資金續上。一家農商行債券交易中心負責人所憂慮的是:在新“水源”尚未找到之前,整個銀行理財規模增長不只是難以維系,甚至還可能出現負增長。

  規模增長受限,同時還可能帶來流動性之憂。“一旦負債端來源續接不上,銀行理財就需要拋售流動性好的債券以解決兌付。這樣一來,以往重點配置的中低評級信用債,將難有很大的買方需求。”一家股份行金融市場部債券交易中心負責人如是分析。

  同時受影響的還有投資端。銀行更不願意面對的一個事實是:非標準化債權資產投資將受限。

  過去,非標資產的高利率為銀行理財帶來了高收益率。來自中信建投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銀行理財的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配置比例為16.22%,規模在4.79兆左右,僅次於債權42.19%的配置比例。

  但在資管新規征求意見稿中,嚴查期限錯配和資金池問題被明確提出。這意味著,期限普遍在1年以內的銀行理財,很難再配置周期在3至5年的非標資產。業內人士預計,未來銀行理財投資非標資產的規模也會大幅下降,這將對收益率形成一定的壓製。

  對手虎視眈眈:

  保險資管冀望上位

  資管新規對銀行理財規模的衝擊,甚至還波及到了銀行鏈之外的“小夥伴”。“一旦銀行理財規模受新規影響而下降,相應地將導致保險資管(來自銀行方面)的委外規模呈現下降趨勢。”一家大型中資保險資管公司高管直言不諱。

  過去數年裡,與銀行的“聯姻”,保險資管扮演的多是受託人甚至是通道的角色。由於投資團隊力量不足、投資策略單一、很少涉足資本市場及非標資產投資領域等原因,不少銀行會將受託管理的部分資金,委託給包括保險資管在內的外部機構管理機構。

  在這過程中,銀行賺大頭,保險資管卻只見蠅頭小利。一家大型保險資管公司投資經理舉例說,銀行向企業發售承諾收益率5%的保本理財產品,轉手交給保險資管公司進行資產配置,如完成5.5%的投資收益率業績,保險資管公司一般能從銀行那裡拿到萬分之幾的管理費。而銀行至少可以拿到0.5%甚至更高的利差收益。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在資管新規下,雖然保險資管公司可能會流失部分來自銀行的委外業務,但卻迎來直接面對企業客戶的翻身機會。

  “如果銀行不能發售保本理財產品,這意味著企業客戶會被動地開始嘗試接受非保本保險資管產品,我們的比較優勢會提升。這樣一來,我們可以跳過銀行、直接賺取利差收益,甚至未來還可能取代銀行,成為資管行業的‘領頭羊’。”滬上一家保險資管公司第三方業務的負責人談及此事便難掩興奮。

  “我們蓄勢待發、嗷嗷待哺。”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現在已經儲備了很多類型的保險資管產品,有貨幣型的、債券型的。“未來資管行業將更加注重資管機構的主動投資管理能力,保險資管機構較強的主動管理能力,有望吸引更多直接來自企業的委託資金、而非通道業務,保險資管的第三方業務未來將有更大的發展太空。”

  老大之位難撼:

  銀行打出轉型組合拳

  面對競爭對手的來勢洶洶,銀行並非坐以待斃,轉型“組合拳”已經亮出。

  產品賽道的切換正在進行時。記者注意到,自年初以來,淨值型理財產品蜂擁而出,被視為保本型理財產品的“接棒者”。以興業銀行新近推出的“萬利寶”系列產品為例,其喊出 “新時代淨值型理財產品”的口號,“客戶能參與超額業績報酬分成”的設計,更是吊足了投資者的胃口。

  從保本理財到浮動收益理財的產品切換,是銀行留住原有個人及企業客戶的轉型第一拳。資產端的轉型也在同步進行中。

  一位銀行資管部人士說,其實投資大為受限的非標債權資產,可以標準化的方式重新回歸至銀行的配置中。“未來一個比較明確的趨勢是基礎資產標準化。偏股型的基礎資產走資本市場,而偏債型的基礎資產走銀行間及交易所債券市場,也可借助ABS、REITs等模式,從而增加債券市場供給。”

  基於銀行上述“組合拳”,再加上銀行常年積累下來的“信用、品牌”背書,且絕大部分投資者已習慣於通過銀行管道購買各類理財產品,業內人士認為,至少在三五年內,銀行資管業“老大”之位恐難被撼動。

  多組數據也在一定程度上佐證了上述觀點。零售理財產品規模的“上位”速度不可小覷。截至2017年末,在銀行理財產品餘額中,零售理財(包括個人類產品、高資產淨值類產品、私人銀行類產品)餘額已達19.79兆,較2016年末增加4.25兆,佔全部銀行理財產品餘額的比例高達66.99%,較2016年末提高了13.50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另一類銀行理財產品也在悄然崛起。央行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末,全國性中小型銀行和大型銀行個人結構性存款均約為1.9兆元,同比增幅分別約為76%和58%。“作為保本理財的替代性產品,個人結構性存款可以起到鞏固銀企關係的作用。”某大行計財辦負責人表示。

責任編輯:張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