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兒子走路經常摔跤,原來是因為小時候沒有光著腳走路

播放GIF

眼瞅著氣象一天天熱了起來,人們漸漸脫去了長衣長褲,換上了短袖涼鞋,大街上又多了很多露出大長腿的大哥哥小姐姐。

可是,相較於大人們的「隨心所欲」,小寶寶們就不能自由安排自己的小腳丫了。

「寒從腳底生!」

「一定要穿襪子,不然容易著涼生病!」

這樣的言論天天充斥在寶爸寶媽的周圍,搞得家長們每天都變著法地哄寶寶穿鞋穿襪子(奶叔之前介紹過寶寶穿襪子的學問,不記得的奶粉可以戳此回顧)。

可是,寶寶的小腳丫真的就只能天天「住」在襪子和鞋裡嗎?光腳走路真的容易讓寶寶受涼生病嗎?

奶叔今天就給大家講講寶寶光腳的二三事,奶粉們注意,聽之前請先扶好自己的下巴。

雖然咱們國內的家長都愛把寶寶的小腳丫捂得嚴嚴實實,但與咱們隔海相望的日本,就對孩子「光腳」這件事兒大開綠燈。

日本著名的愛知大學附屬幼兒園,就曾不惜耗資700多萬日元,將院內的水泥地撬開搬走,換成了沙土,以便讓小朋友們可以盡情玩耍。

因為他們發現,讓寶寶在合適的條件下光腳走路,不僅不會著涼生病,還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好處。

1.光腳刺激觸覺感官發育

寶寶的小腳丫上遍布著無數的神經末梢,讓寶寶光腳走路,就是讓寶寶感受外部的刺激。

而這些刺激所帶來的感覺會通過神經末梢傳輸到大腦,這樣寶寶就能將外部刺激和大腦建立起關係,從而更好地幫助寶寶進行觸覺神經訓練。

所以,寶爸寶媽們不單應該讓寶寶光腳走路,最好還要讓寶寶體驗不同質地、不同溫度、不同軟硬程度的地面。比如沙子、草地、地毯、木板、石磚等等。

寶寶通過接觸這些不同的地面,不斷刺激腳部的觸覺神經,促進感官和大腦的發育,從而增強自身的記憶力,提高身體的協調性。

2.光腳有利於學走路

光腳可以說是寶寶學走路的神奇助攻。不管寶寶是走路走不穩,還是走路不抬頭,光腳訓練都有利於幫助寶寶改善這些狀況。

因為在寶寶光腳的時候,腳趾可以更好地抓住地面。這樣一來,寶寶就可以減少滑倒摔跤的次數,從而更好地掌握平衡。

而且,與穿鞋相比較,光腳可以很直接地就讓寶寶感受到來自地面的壓力,感受地面是不是高低不平,是不是光滑。

對於剛開始學走路的寶寶來說,當他們的腳丫兒不再受鞋子的干擾,他們也自然就能減少低頭看地面的次數,就不會養成低頭的習慣了。

3.光腳可以預防扁平足、腳內翻、腳外翻

對於寶寶來說,長期「住」在鞋子裡的小腳丫很容易受到鞋子的束縛,往往不如光腳的時候更自在。

所以,當寶寶脫去鞋子之後,更便於寶寶腳型的自然生長。

而且,光腳還能讓寶寶的足底肌肉、韌帶以及神經末梢在跟地面的沙土、草地、不平整的卵石面接觸後,摩擦、刺激足部的活性點。

這樣就能夠增強寶寶足底肌肉和韌帶的力量,提高踝關節的柔韌性,促進寶寶弓足的長成,緩衝寶寶在走跳時引起的震蕩,從而預防寶寶出現扁平足、腳內翻、腳外翻的情況。

4.光腳有利於增強體質

光腳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好處,就是可以增強寶寶的體質。

只要氣象不是很冷,寶爸寶媽讓寶寶光腳,還有利於寶寶足部汗液的分泌和蒸發,增強肢體的末梢循環,進而促進小寶寶腳部以及全身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

同時它還能增強寶寶的內分泌調節功能,提高身體的耐寒能力和抗病能力,幫助寶寶很好地預防感冒以及腹瀉等疾病。

雖然寶寶光腳有很多好處,但奶叔在開頭也提到了,得讓寶寶在合適的條件下光腳走路才行。那啥是比較合適的條件呢?

1.寶寶光腳鍛煉的地點要安全,比如可以是平坦的路面、家裡的木地板上、乾淨的沙灘和公園裡的草坪。

路面上千萬不能有碎玻璃、螺釘等銳利的物品,以免將寶寶的腳底劃破。

2.選擇適宜的溫度。盡量避免在寒冷的冬天或者氣溫高達三四十度的夏天讓寶寶光腳在室外鍛煉,以防止寶寶的小腳丫被凍傷或灼傷。

寶爸寶媽們可以選擇在早上,或者傍晚陽光不強烈的時候帶寶寶鍛煉。

3.寶寶每次光腳走完路之後,一定要及時清洗乾淨小腳丫。

當寶寶腳部有明顯創傷時,就不要光腳走路了,以免引發感染。

說了這麼多,寶爸寶媽們現在都清楚了吧,寶寶光腳並不是什麼壞事情,只要他們光得合理、光得安全、光得健康。

那就讓他們在這個夏天,盡情放飛自己的小腳丫吧~

奶粉們,你們小時候喜歡光腳玩耍嗎?當時有沒有被家長罵?

快把你們的童年趣事留言分享給奶叔聽吧~

END

關注荷蘭奶叔

育兒知識、牛奶營養、荷蘭趣聞打包送給你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