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拚多多股價一瀉千里 一步步跌落深淵

  文丨獵雲網(ilieyun)房麗強  

  有人犯了更大的錯,那我犯小錯就不是錯。——這是拚多多的商業邏輯

  十年前就是這樣,現在依然可以這樣做,別人沒有被罰就不能罰我。——這是拚多多的商業底氣

  7月26日,拚多多在納斯達克上市;

  7月27日,媒體上大量曝光拚多多銷售山寨、假冒產品;

  7月28日,創維針對拚多多上銷售創維假冒產品發表聲明;

  7月31日上午,拚多多新聞發言人對外界表態,公司已向國家互聯網中心發起舉報,黃崢發表內部信;

  8月1日上午,上海工商局已經開始對拚多多介入調查;

  8月1日下午,拚多多召開媒體發布會;

  8月2日,美國律師對拚多多發起集體訴訟;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發改委發表聲明嚴厲查處包括“傍名牌”在內的製售假冒偽劣商品、其他商標侵權、相關虛假宣傳和違法廣告等違法行為。發現的涉嫌重大違法線索,要對生產、銷售等相關環節進行全鏈條調查處理。

  據財新網報導,拚多多遭多家機構做空股票。

  一切都太快了,正如拚多多成立2年多就在納斯達克閃電上市。

  如今的拚多多,正一步步跌落深淵,甚至,不排除退市的可能。畢竟不是沒有先例,在更加注重知識產權,對售假懲罰更加嚴厲的美國市場,可不比中國的環境。

  在這之前,是2018年初針對拚多多的“消費降級”的大討論,以及6月的商家維權,至今都沒有化解。拚多多的動作實在是太慢了,姍姍來遲的回應並沒有阻止事件進一步發酵,也沒有拿出“有成效”的作為。

  一、股價一瀉千里

  拚多多太急了,匆匆忙忙“帶病”上市。如今輿論從道德層面的討論,已經變成了法律層面的討伐。

  資本市場的反應很強烈。拚多多上市發行價19美元,最高一度達到27.54美元,市值300多億美元。剛過7天,拚多多昨日收盤價19.07美元(最低18.62美元,已經破發),市值蒸發100多億美元,跌了1/3。

  拚多多並非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實際上,從年初爆發的“消費降級”輿論危機開始,到今年6月的商家維權,拚多多一直都知道自己的問題是什麽,隻不過並沒有“實質性行動”的處理,平台上山寨商品依然在品類首頁“琳琅滿目”。

一個有意思的事件是,拚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在回應打假成績時提到,“拚多多創業第一天就開始投身打假,已下架1070萬件問題商品。”,不知道為何,對於下架商品,拚多多用的是“件”,實際上我們從拚多多平台的銷量估算,1070萬件商品,可能就是幾個爆款的銷量。

  在2年前拚多多成立初期,消費者在購買水果類商品收貨後發現已經爛壞的事件早已屢次發生,不過這麽多年來,類似事件一直都被當成公關事件處理,拚多多也似乎從來並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的意思。

  黃崢也表示過,“ 今天的風波客觀上可能是上市帶來的副產品,只是它來的比我想象的要猛烈,自己還沒有準備好,它就來了。”可見,黃崢做了準備,只是危機遠比自己想象的要大的多。

  拚多多包括黃崢在內,至今都沒有意識到問題有多嚴重。輿論早已從對商業道德、商業模式,轉向對其合規性甚至合法性的探討。反觀黃崢對外公開的表態,還是覺得大眾是以段子對其進行嘲諷,可能沒有意識到,段子的背後,其實是對其商業模式的嚴肅批判。

  拚多多讓中國製造業受很受傷。保護製造業,絕不是無差別的保護所有的品牌廠商、假貨廠家、山寨廠商,正確的做法是大品牌就是大品牌,理應享受溢價;小品牌也是品牌,保證品質的前提下,線下線上都可以銷售。

  消費者可以選擇價格低的小品牌產品,也可以選擇高溢價的大牌產品。但作為平台幫助山寨、假貨銷售是保護製造業的論調,是畸形的。

  二、拚多多更大的麻煩在後面

  據AI財經社報導,拚多多上多款“碰瓷商標”電視均指向廣州番禺大石街道的幾家電視製造企業,而這幾家企業在業內的名聲是:“番禺這個地方,你往外說,貨是番禺的,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垃圾貨’”。

  “早期網購剛興起時,大石番禺這裡就‘瘋得一塌糊塗’”,“當時有很多三無產品,沒有正規工廠,很多人自己拿回來做,網上發發貨,不需要營業執照,3A認證這種。冒風險去掙錢,說難聽點就是走在犯法邊緣去做。”

  在創維發布聲明聲討拚多多後,售賣相關產品的商家,拚多多也並沒有公布處理方式。那麽不禁就要產生疑問:山寨創維下架了,有沒有像處理維權商家那樣,凍結所屬所有店鋪,有沒有假一罰十?大石街這邊的這些類似廠商,拚多多是如何處理的?

  多家山寨企業如此集中,一家企業名下多個“碰瓷商標”電視,不知道拚多多是不知情,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是給予了某種程度上的扶持?

  創維的發聲,是否會變成大規模“聲討”的開始,如果其他更多的商家開始采取行動禁止拚多多平台上售賣山寨商品,那麽,拚多多“肉眼可見”的大批山寨商品,是不是全部要下架?

  在創維發布聲明後,拚多多公開對外表示已經下架創維相關山寨產品,但是截至到發稿時,拚多多的平台上依然有大量的小米e家、shrap(夏普正品logo是sharp)、王牌天下等商品,拚多多如果認為山寨創維是不對的,那麽小米e家,sharp,三星等商品為何沒有下架?是在等聲明嗎?

(評論區消費者認為“確實是正品”)(評論區消費者認為“確實是正品”)

  每一件假冒偽劣商品的售出,都只是對消費者和品牌方傷害的開始。

  山寨的產品品質出現問題,同樣會對品牌廠商造成傷害。用戶購買行為是基於對原品牌廠商的信賴,如果出了問題,消費者同樣會將責任歸咎於品牌廠商。

  康佳內部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這類“山寨”產品實際上對企業的影響很大。

“有人說四五六線市場不看重品牌和品質,其實才不是。

他們之所以買長得像康佳的,很多時候也是因為信任康佳品牌,希望買個靠譜大品牌,但是他們可能很難分辨一個產品是否是正品。

要是東西出了問題,肯定會影響到我們品牌的美譽度。”

  黃崢對山寨和假貨的看法,是利用了詞義上的微妙差別。但對於消費者,應該如何判定假貨:

我認為這是小米,買到的卻是“小米新品”,而且有90%的購買者,都被其誤以為買的是小米。當絕大多數消費者錯把山寨品認成正品,這就是假貨。

  對於農村消費者(大批家電在宣傳上印著明顯的鄉鎮可達,可見拚多多上是商家對其用戶人群定位很清晰),我們能看到大批購買山寨商品後的評論是:是正品,品牌機就是好。

  不知道針對缺乏正品鑒別能力的人群,大規模銷售此類商品,是不是算欺騙?

  今天有人賣給你“超熊”,明天你買Prada可能買成“Prada.”。你覺得是騙局,還是自己的問題?法律下應該是平等的,不能因為價錢不一樣就區別對待。國外奢侈品有知識產權,國產品牌就沒有尊嚴了?

  如果說電子設備不符合品質要求,對消費者可能造成的傷害是慢性的話,拚多多上售賣的母嬰用品,這類對健康要求極其敏感的商品,如果出現品質問題,就不僅僅是討論山寨和假貨的區別了,嚴重可能造成嚴重的安全事故。何況還有一些商家的授權書是PS偽造的。

  就像小時候吃過的三無食品,就像自己最愛的火鍋品牌被曝光循環使用底料油,當時你不知道它的危害,但是等被曝光後,回想過往,不知道你是否選擇原諒?

  對了,電視機和食品、母嬰用品,不知道拚多多上的這些廠家是否通過相關的安全認證?

  三、清洗“山寨”商家對拚多多是致命的

  2018年的315,央視曝光了大量在鄉鎮地區銷售的諸如六個核桃的山寨品。如今,同類商品大量出現在拚多多平台上。如果之前打假還存在製假售假點多,隱匿難查,那麽感謝拚多多,真是個一網打盡的好平台。

  在輿論聲討中,拚多多的動作顯得十分的緩慢。拚多多的回應沒有正視自己的“假貨”問題,而是委屈的認為自己只是一個3歲的孩子。

  奇怪了,誰規定企業有3年的售假保護期了?

  拚多多認為,山寨商品不是假貨,言外之意是不予以清理。但是實際上,我們相信,創維不會是第一家,兩部委的介入不會任由拚多多繼續銷售。如果拚多多被要求下架所有山寨商品,那麽對拚多多是致命的。

  拚多多之所以能從天貓淘寶京東的夾縫中生長到如今的規模,除了拚多多所宣揚的社交電商外,其根基是低價。只要低價,不怕你不來,相反,如果只是社交,你用社交的方式賣京東的產品,和在京東上賣,真的還有競爭力嗎?

  而拚多多維持平台上低價產品供應的核心,就是能源源不斷提供低價商品的這些商家。清除這些商家,是對拚多多商業模式底層根基的動搖。

(拚多多家電Top100 SKU分布,圖片來自天風研究所零售團隊)(拚多多家電Top100 SKU分布,圖片來自天風研究所零售團隊)

  從這張圖中可以看到,山寨商品在家電品類是銷售主力。當然問題不止存在於家電類,不過家電類確實是拚多多SKU裡高客單價的了。

  有人會認為,拚多多現在體量很大,有3億多用戶,是不是可以迅速轉型?清退所有假貨、山寨貨商家,做一個正品良心平台?

  如果拚多多這樣做,面臨的困難依然嚴峻。首當其衝的就是短時間內拚多多的SKU會急劇下降。

  拚多多有三個選擇:

  1. 品牌清倉模式:和正牌廠家合作,幫助出售一些去庫存的商品,但是供應量是否充足未知;

  2. 隻出售正品商品;

  3. 原先的山寨廠商,放棄“碰瓷”大牌,全部改為自有獨立品牌。(前提是商品是符合品質標準的,而原先的消費者是否依然認可這些獨立品牌還是個問號。)

  是的,大家可能看出來了,拚多多的這三種整改方式,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拚多多就變成了:1、唯品會;2、天貓;3、嚴選。

  拚多多是從巨頭夾縫中生長出來的,獲得機會的同時,模式擴展就會受到嚴重的擠壓:巨頭在側,豈容你野蠻生長。

  山寨商品,給拚多多帶來巨大的生長太空的同時,也留下了無盡的隱患。當年智能手機時代,很多山寨品牌迅速佔領中國市場,但是同樣也隨後被市場淘汰,可謂是成也山寨,敗也山寨。不知拚多多,時間還來不來得及。

  除了山寨商品外,拚多多還面臨著品牌侵權,以及被曝光工作人員慫恿店家刷單等問題,6月的維權事件至今還未妥善解決。看來,問題要比黃崢想象的嚴重的多,不知道黃崢有沒有做好心理準備。

  拚多多從一個創業神話,到遭受輿論風暴;黃崢從一夜之間躋身中國富豪榜前列,80後首富,到現在為“拚多多”喊委屈。一切都太快了,如今看來,拚多多正加速跌落深淵。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並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楊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