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氣血不通,艾灸這些穴位可以行氣活血

在中醫看來,氣血不通在是氣虛、血虛、陰虛、陽虛所導致。而陰陽和諧,方能氣血健旺,經絡暢順,百病不生。氣是人體的動力,血是動力的源泉。長時間的氣血不通會明顯的表現為身體抵抗力差、容易生病。氣血不通很容易引起體寒,體寒是很多疾病病因,也是導致臟腑功能減退早衰的病因。而祛除寒氣最好是用艾灸這種純陽之氣來配合正確的穴位來祛除。今天中科艾灸機器人就給大家介紹艾灸哪些穴位可以疏通氣血,驅寒固陽的。

大椎穴:位於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艾灸這個穴位有散寒溫陽,增強體質,強身健體的功效;



關元穴: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下三寸。艾灸這個穴位養生吐納吸氣凝神的穴位,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的功效;



氣海穴:位於體前正中線,臍下1.5寸。是全身聚氣的穴位,艾灸這個穴位有培補元氣、益腎固精、補益回陽、延年益壽的功效;



血海穴:位於股前區,髕底內側端上2寸,股內側肌隆起處。脾經所生之血聚集穴位,艾灸這個穴位有化血為氣、運化皮血的功效;



足三裡:位於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是氣血生化之源的一個保健穴位,艾灸這個穴位有提高免疫力,具有雙向調節的功效;


氣血不通只要使用正確的方法對準穴位進行施灸,堅持下來就會非常好的療效,中醫理療不是一蹴而就的方法,需要慢慢調理,主要以治本為主。改善氣虛體質的關鍵是堅持艾灸調理。同時在生活起居方面也要注意清淡飲食,並且飲食規律,增加營養豐富的食品可對身體調節更好。多進行戶外運動,因為適當的運動可以改善體質,最後要保證充足的睡眠,讓身體有足夠的休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