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精選問答 | 寶寶出生後眼屎多是什麼原因呢?

01

Q

鮑奶奶你好,我家寶寶現在23天了,最近幾天嗯嗯的特別頻繁,憋的小臉通紅。放完屁或者是拉了才好些,這兩天拉的也很少,只有放屁的時候帶出來些。而且放屁時看著他也很痛苦,感覺很使勁,有時候直哭,睡覺也不是很安穩,這是怎麼回事?是便秘還是腸脹氣呢?

A

如果寶寶生後頭幾個月出現陣發性哭鬧,並伴有腹脹,首先要觀察有無頻繁嘔吐、發熱、便血、眼瞼腫脹、皮疹等異常表現,如果有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如果沒有以上危險徵象,就不用過分擔心。因為小嬰兒哭鬧可能是發育過程中一過性的現象,大多在4個月後會逐漸好轉。如果寶寶哭鬧厲害,可以用大方巾緊緊包住他,給予類似子宮的束縛,讓寶寶獲得安全感,並以溫熱毛巾敷蓋腹部緩解腹脹;也可用溫熱手以肚臍為中心做順時針方向的按摩撫觸:可以試著改變嬰兒姿勢,比如讓寶寶趴在媽媽的腹部;還可以豎著抱寶寶,使得家長肩頭按壓嬰兒腹部,改善腹部脹氣癥狀。


02

Q

鮑奶奶好!女寶今天滿9個月了,身高70體重19斤。一直吃半水解配方奶粉,添加輔食後就不喜歡喝了,口味偏苦,能加點萄糖糖粉嗎?另外,什麼時候可以吃普通奶粉呢?魚蝦和整個蒸水蛋能吃嗎?

A

水解奶粉吃6個月左右在醫生指導下逐漸轉為普通奶粉。這個階段的寶寶要開始鍛煉咀嚼能力,要吃一些粗糙一點兒的輔食,如肉末、稠粥、菜末、饅頭或者磨牙餅乾等需要咀嚼的食物。吞咽、咀嚼、消化、吸收等胃腸生理功能均需通過「吃」來培養和提高。咀嚼訓練可以鍛煉寶寶控制舌頭的能力和口腔肌肉運動的能力,為日後語言發育打下良好的基礎。從進入換乳期起家長要不斷注意食物性狀的變化,以適應其生理功能的不斷成熟和促進寶寶早期發展。餵奶的次數可以減少1~2次,但奶量每天最好保證700~800毫升。奶是很好的蛋白質和鈣的食物來源,不要因為增加其他食物的餐次而減少奶的攝入量。讓寶寶養成定時進餐的習慣,每天進餐5~6次,包括4~5次奶和1~2次輔食。餵奶的量和進食的量有個體差異,可根據寶寶的生長髮育狀況調節餵養量和餵養次數。身長、體重增加不佳的寶寶,應適當增加食物的能量密度,如吃稠粥或麵條,每天30克~50克。寶寶每天吃碎菜25克~50克,水果20克~30克,開始添加肉泥、肝泥、動物血等動物性食物。體重超重的寶寶,可適當減少食物攝入量,避免過度餵養,提倡細嚼慢咽。應允許寶寶有暫時性食慾不佳,若寶寶某一餐或某一天進食量少,可在下一餐或第2天增加餵養量。寶寶可坐在嬰兒餐椅上與成人共同進餐,開始學慣用手自我餵食,可讓寶寶手拿條狀或指狀食物學習咀嚼。


03

Q

鮑奶奶,您好!我家寶寶目前四個月18天,眼屎從生下來都一直很多,這個需要去看醫生嗎?還希望鮑奶奶您給支支招,謝謝您。

A

有的嬰兒一側或雙側鼻淚管堵塞,眼角會出現一些黃綠色或白色分泌物,睫毛被這些分泌物糊住,這種黏性分泌物並不代表感染,只需要用一根棉棍棍蘸取乾淨的蒸餾水,從眼部的鼻側向耳部的方向擦拭,然後換一根新的棉棒反覆擦洗即可。這種分泌物可以在孩子出生後1個月內多次複發,但不會對眼部造成危害,不需要過分治療就會自愈。如果孩子的眼睛充血或變紅,可能患了結膜炎,需要及時治療。注意環境的適宜,不要讓寶寶太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