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糖丸真的能變成好葯!

安慰劑是指既無臨床藥效,又無毒副作用的中性物質構成的、外形似葯的製劑,多由葡萄糖、澱粉等無藥理作用的惰性物質構成。安慰劑對於那些渴求治療、對醫務人員充分信任或崇拜的病人,能在心理上產生良好的積極反應,從而得到和真葯一樣甚至更好的效果,這種反應就稱為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

1955年,Beecher HK在《美國醫學會雜誌》發表了一篇《The Powerful Placebo》的研究論文(JAMA 1955;159:1602-6),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安慰劑效應。研究發現,大約四分之一服用安慰劑的背痛患者,表示疼痛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更重要的是,這些疼痛的減輕可以利用客觀的方法檢測得到,並且這種現象沒有出現於未接受安慰劑治療的患者身上。文章中,研究者認為安慰劑具有很高的治療效應,能明顯改善各種主觀反應。雖然作用機制還不是非常清楚,但安慰劑確實有效,其有效率可達35.2±2.2%。

醫務人員在對病人進行治療時,可以利用安慰劑(或心理暗示),激發病人的安慰劑效應,特別在患者對某種藥物或治療手段堅信不移時,就可增強該葯的治療效果,提高醫療品質。在某些病人中,安慰劑效應較易出現。這種人的人格特點是:好與人交往、有依賴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很注意自身的各種生理變化和不適感、有疑病傾向和神經質。據統計,大約有35%的生理性疾病患者和40%的精神病患者會出現此種效應。

目前,有關安慰劑效應的臨床證據不斷出現,包括對於抑鬱、疼痛、偏頭痛、慢性疲勞、哮喘、高血壓、腸易激綜合征和帕金森氏病的作用。

有研究發現,安慰劑效應的產生與人腦中抑製疼痛的「μ-阿片受體系統」的激活有關。

人體在遭到痛苦後,大腦會自動分泌一種叫胺多酚的內啡肽物質,這種物質所產生的胺多酚快感會減輕痛苦,而患者在服用預期有效的止痛藥物(其實是安慰劑)後,大腦分泌的胺多酚會增多,從而使患者的痛苦得到了減輕。

然而,和自然界所有事物的規律類似,正反、陰陽、明暗、好壞是相伴相生的,有安慰劑效應的存在,就會有反安慰劑效應(nocebo)的發生。研究顯示,服用便宜的葯,即使是同樣的成分、含量及品質,療效往往低於價格貴的產品。醫生的負面態度及暗示,亦對療效有影響。因此,藥品便宜的價格、醫生猶豫的態度可催生反安慰劑效應。同樣,公共媒體的負面報導及藥品說明書上的不良反應資訊,也可導致病人對不良事件的過度顧慮及關注,產生反安慰劑效應。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他汀類藥物。患者報告的他汀類藥物不耐受,主要是他汀類藥物相關的肌肉癥狀(statin-associated muscle symptoms,SAMS),SAMS臨床表現包括臨床體征、癥狀和實驗室檢查結果,從血清肌酸激酶濃度升高或肌痛,到更嚴重的疼痛性肌炎,以及罕見的致死性橫紋肌溶解。因「隻出現輕度肌痛(一種最頻繁的SAMS)時,也可能會出現問題」的理念被廣泛宣傳,SAMS成為用藥知情同意的必要內容,病人處於高度警覺狀態,對他汀類藥物產生反安慰劑效應、報告「肌肉疼痛」的比例顯著高於藥物註冊研究(雙盲RCT)提示的肌痛發生率。因此,社會及醫療行為,會通過對患者的暗示,產生正、反兩種安慰劑效應。當然,反安慰劑效應是否與抑製「μ-阿片受體系統」的激活有關,還需進一步研究。但是,在真實世界,治療藥物可能遇到反安慰劑效應,從而影響其療效及安全性的現象值得進一步評價。要知道,反安慰劑效應不僅會降低應有的療效,還會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歷史推薦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