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麼香港、上海、日本的人都長壽?原來他們有七大秘訣

公眾科普 科學傳播!點擊上方藍字一鍵關注

一提到長壽,很多人都知道香港、上海、日本這些地區的人比較長壽。

那麼這些地區的人,他們為什麼能長壽?有沒有什麼相似點,或者共同的長壽秘訣?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5發布的《世界衛生統計》報告顯示:日本為最長壽國家,平均壽命為83.7歲,居世界之首。但是如果算上地區的話,日本就只能屈居第二了,中國香港平均預期壽命83.74歲,比日本還長壽!另外,很多人不知道,2015年上海人均壽命達82.75歲,在中國大陸是第一長壽城市!

這是為什麼呢?

秘訣一:都愛煲湯、喝湯

去過香港和上海的人都深有體會,進餐時一般都是先湯後飯,酒樓宴請親朋、款待來賓,都要先點個「靚湯」;連飯店服務生介紹菜品時都是首推主打靚湯;日本人也是出了名的愛喝湯,甚至日本人在吃拉麵的時候是一定要先喝杓湯的。

「飯前先喝湯。勝過良藥方」,這話是有科學道理的。這是因為,從口腔、咽喉、食道到胃,猶如一條通道,是食物必經之路,吃飯前,先喝幾口湯(或進一點水),等於給這段消化道加點「潤滑劑」。飯前喝湯可以增強飽腹感,可以起到保持身材、減肥作用。

秘訣二:都愛吃魚、海鮮

日本是世界上國民吃魚最多的國家之一,日本人均每年吃魚 100多公斤,是世界平均值的5-6倍、日本人每年人均魚類消耗量甚至超過大米;香港人同樣愛吃海鮮,尤其是海魚和海蝦。有調查顯示,近70%的香港人每周至少吃3次以上海鮮;同樣,上海人也普遍愛吃魚蝦。

魚類富含人體生長髮育所需要的蛋白質,其所含蛋白質又優於禽畜產品,肉味又較鮮美。相比之下,魚肉在人的胃中2~3個小時方能被消化。魚肉中的蛋白83%~90%可為人體吸收,而肉製品僅為75%。

秘訣三:少油少鹽、味道清淡

日本料理即「和食」。和食以清淡著稱,烹調時盡量保持材料本身的原味;而香港主流菜系是廣東菜,多通過清蒸等烹飪手法,較少煎炒、油炸等,因此比較清淡少油。

上海人在飲食方面講究營養、滋補、口感。上海菜相對於我國其他地區的人來說,食用鹽的量也是偏少的。

秘訣四:吃得都很少

多數人在吃日本料理時普遍感受就是吃不飽,這就是日本長壽秘訣的重要之處——食物量小而精;同樣,香港人同樣也注重飲食的少量精緻。

多數去過上海的人都發現,他們的餐具比較小,小碗、小碟...小一點的碗只有酒杯大小。用小一點的餐具,更有利於控制攝入,避免吃得過多過飽。

秘訣五:壓力大,但有張有弛

日本人、香港人、上海人都崇尚敬業,工作壓力都非常大。但另一方面,工作使人能與社會廣泛接觸,得到友誼、溫暖和真誠,有益於身心健康。工作有張有弛,就可以排除孤獨和憂鬱感,忙忙碌碌的人往往是最快活的人。

三地人都很懂得勞逸結合,工作時認真努力,休息時盡情放鬆,在酷愛旅遊的人群中,日本人,香港人、上海人佔有很大的比重。同樣,他們都重視體育鍛煉,跑步、高爾夫、游泳、羽毛球等成了他們健體和緩解壓力的主要方式。

秘訣六:退休遲,或退休生活豐富

在香港沒有嚴格的退休年齡,很多人到了七八十歲還在工作,街上70多歲的計程車司機比比皆是;日本內閣府曾經調查顯示,日本人有89%的人選擇65歲退休,37%選擇70歲退休。

研究顯示,老年人在退休後繼續參與社會活動,保持了足夠的運動量是其壽命延長的原因之一。

而上海人退休之後最喜歡的是旅遊。《2016年上海老年人出遊現狀與需求調查》顯示,60-70歲市民每年外出遊玩的比例高達77.8%,他們旅遊的目的就是「玩得開心」。總之就是不讓自己閑著,保持開心。

秘訣七:重視健康、醫療

這三地人重視健康的程度是非常高的。

香港人非常重視體檢,在香港定期做身體檢查,彷彿成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香港私人體檢服務的項目更是琳琅滿目,除全面健康體檢外,還會根據年齡、性別、癥狀、傳染病、慢性病和嚴重疾病等細分為不同的針對性檢查。

天橋演藝

ID:bjtqyyq


想把你的生活過成詩和遠方?

馬上關注TA? ?

精彩的戲劇人生和誘人的福利等著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