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盡可能讓丁寶楨“留”在濟南

丁寶楨是中國近代歷史上一位頗有影響的人物,正是他主政山東期間,開啟了山東近代化的進程。6月11日,濟南歷城區一處建築工地發現疑似丁寶楨墓葬。

疑似丁寶楨墓被發現後,墓地如何處置成了輿論關注的焦點。遺憾的是,因工人保護文物意識不強,“墓地被翻騰得一片狼藉,屍骨七零八落”。而根據周邊居民回憶,這已經是該墓葬第二次遭到破壞。上次,丁寶楨的墓地不僅被“夷為平地”,他的棺材也被挖了出來,木頭給人用了,丁寶楨夫婦的遺骸則被人遺棄在荒野。

看到先祖的“遭遇”,丁氏後人“心裡很不是滋味”,動了讓丁寶楨回歸故裡的念頭。如果丁寶楨遺骸就此回到了貴州,對於濟南來說,無疑是個損失。為此,文保部門應迅速行動起來,叫停施工,並派遣考古人員盡快進入現場進行清理挖掘,細致、妥善地解決此事。

需要看到,人們對於丁寶楨墓如何處理的熱議,更多反映的是對名人墓葬等文化遺產的關注。除了丁寶楨,還有許多歷史名人,比如扁鵲、閔子騫、張養浩等都長眠在濟南這座“名士多”的古城。按理說,擁有如此“厚實”的家底,濟南應該在名人古跡的保護方面走在前列才對。可惜的是,現實似乎並不是這樣。

再說回丁寶楨,估計很多人也僅僅知道一道“宮保雞丁”,至於他的生平事跡,又有幾個人知曉?人們擔心,丁寶楨墓即便得到了完善的保護,如果不重視其人文和歷史價值的話,相關文化也會“做了土”。從這個角度來說,能保留住丁寶楨墓最好,如果實在不能保留的話,有關部門不妨在丁寶楨墓附近,為丁寶楨“留個地方”,或立塑像作為紀念,或以適當方式進行宣傳,讓社會大眾了解丁寶楨,讓丁寶楨能在濟南“活”過來。

此外,也給文保部門提了個醒。對於古墓等文物遺跡,不能“沒有接到群眾舉報”就不行動,也不能因“文保部門中沒有丁寶楨墓”就放任不管。鑒於還有不少類似的“未知”古墓尚未得到有效保護,文保部門要更主動地進行排查,並參與到城鄉規劃和開發中,防止工程建設無意中破壞文物古跡。

作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濟南更應重視對稀缺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在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盡可能充分地做好文化傳承,激活文化史遺產,讓傳統元素為現代化的濟南加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評論員 朱文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