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肩周炎討人嫌,輕輕一灸治療解煩憂

這是 達醫曉護 的第 1868 篇文章

弔帶背心既涼快又性感,是女土夏天的最愛,卻也埋下了肩周炎的隱患。不少喜歡穿弔帶背心的人常有肩膀酸痛的感覺,尤其是對著涼風吹或在低溫的空調房裡待久了,肩痛就會特別明顯。熱敷、按摩或者躺下來休息,痛感往往會有所緩解。可長久下去呢?肩膀反覆受涼會導致肌肉水腫、損傷和粘連,若不注意保護和鍛煉,年紀越大粘連越厲害,為肩周炎所累便是遲早的事。

一、什麼是肩周炎?

肩周炎,又稱肩關節周圍炎,初期主要表現為肩關節疼痛,中醫學稱為「漏肩風」;若遷延日久,肌肉萎縮、粘連、關節活動受限,則稱為「肩凝症」。好發年齡在50歲左右,女性發病率略高於男性,多見於體力勞動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療,有可能嚴重影響肩關節的功能活動。肩關節可有廣泛壓痛,並向頸部及肘部放射,還可出現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縮。

二、肩周炎病因病機

⒈氣血不足:年老體虛或因勞累過度而導致肝腎精虧,氣血不足,筋失所養,血虛生痛,久之,則筋脈拘急而不用。

⒉外感風寒濕邪:久居濕地,風雨露宿,以致風寒濕邪客於血脈筋肉。在脈則血凝而不流,脈絡拘急而疼痛。寒濕之邪淫溢於筋肉則屈而不伸,痿而不用。

⒊外傷筋骨:跌撲閃挫,筋脈受損,瘀血內阻,脈絡不通,不通則痛。久之,筋脈失養,拘急不用。

三、肩周炎的針灸治療

治療原則:疏筋通絡、行氣活血

取穴:肩髃穴、肩前穴、肩貞穴、天宗穴、陽陵泉穴

操作方法:①溫和灸法:點燃艾條,在穴位上方2~3cm處施灸,局部感覺溫熱,每穴20~30分鐘,灸至皮膚紅暈為度;②推拿:採用拇指點揉法,拇指指端按壓穴位作旋轉揉動,力度以感覺酸脹為度,每穴持續3~5分鐘。

(1)肩髃穴

定位:在三角肌區,肩峰外側緣前端與肱骨大結節兩骨間凹陷中。(屈臂外展,肩峰外側緣呈現前後兩個凹陷,前下方的凹陷即是本穴。)

(2)肩前穴

定位:在肩前區,腋前皺襞頂端與肩髃連線的中點。

(3)肩貞穴

定位:在肩胛區,肩關節後下方,腋後紋頭直上1寸。

(4)天宗穴:

定位:在肩胛區,肩胛岡中點與肩胛骨下角連線上1/3與下2/3交點凹陷中。

(5)陽陵泉穴:

定位:在小腿外側,腓骨頭前下方凹陷中。

四、肩周炎鍛煉方法

(1)背牆外旋

背部靠牆站立,或者抬頭躺在床上,上臂貼身、屈肘,以肘點作為支點,進行外旋活動。

(2)面壁爬牆

面壁站立,患側手指沿著牆壁緩緩向上爬動,抬高上肢到最大限度,再慢慢向下回原處,重複幾次增加高度。

(3)越頭摸耳

彎曲肘部,手指從患側耳朵向上,越過頭頂去摸健側耳朵,或者從前額經頭頂摸腦後部,反覆進行。

(4)彎腰轉肩

站立時肢體自然下垂,伸直手肘,患臂由前面後面劃圈,幅度從小到大,重複幾次。

(5)擱手壓肩

將手擱在與肩膀等高的物體上,用健側手按壓肩部,一按一松,反覆進行。

注意:癥狀無緩解時,請及時到正規醫院查明病因,明確診斷,及時對症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湖南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

常小榮教授團隊

撰稿:張彬彬 碩士

指導老師:常小榮 教授

延伸閱讀

寒涼傷胃,夏日來襲莫貪涼!

艾灸調理「攝護腺炎」,解除你的「男」言之隱

「坐立難安」?針灸助您緩解坐骨神經痛

部分圖片摘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予以刪除。

播放GIF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