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對付巨塊型肝癌 介入或成「奇兵」

原發性肝癌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全國男性肝癌發病率在惡性腫瘤發病率中佔第5位,女性佔第7位,而由惡性腫瘤引起的死亡分別佔第2位和第6位。

由於肝癌的早期癥狀比較隱蔽,許多患者一查出肝癌,疾病已經到了晚期,腫瘤長得非常大。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晚期肝癌幾乎沒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案,當手術、放化療無效時,只能等死。

原發性肝癌能做手術者僅有10%~15%,對於手術、放化療無效的肝癌患者,介入治療或許能發揮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戰力」。尤其是腫瘤直徑大於10厘米的「巨塊型肝癌」,手術往往難以切除。綜合運用介入治療手段後,相當一部分巨塊型肝癌患者能夠活得更久,活得更好。

肝癌的治療方法可分為三大類

一是局部治療手段,例如外科採取的肝切除術、介入消融治療、放射治療(包括外照射和粒子植入)、高聚焦超聲。

二是針對全肝的治療手段,例如肝臟移植、肝動脈灌注化療和腫瘤的供血動脈栓塞與藥物灌注(TACE)。

三是針對全身的治療方法,例如化療、靶向藥物、免疫生物治療、中醫藥治療等。

其中,TACE、術前栓塞腫瘤血管、腫瘤經皮穿刺活檢、射頻消融、冷凍消融(氬氦刀)、放射性粒子植入等,均屬於介入治療。

「攻擊」巨塊型肝癌 有四套「組合拳」

對於巨塊型肝癌,採取綜合微創治療,可以打出四套「組合拳」:

一是「先做TACE,後消融」:TACE可阻斷大部分供血動脈,有效防止消融穿刺時腫瘤出血;

二是「先大後小」:對於伴有多個子灶的巨塊型肝癌,應先消融較大的腫塊,再對付小一點的子灶;

三是先易後難:應先消融容易的、位於安全部位的腫瘤,再對付靠近重要臟器或者風險較大的腫瘤;

四是先中心後外周:先對中心進行「多針多位點消融」,再針對外周殘留的病灶進行精確定位消融。

廣州日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