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心跳與壽命的關係很緊密!

心跳與壽命的關係很緊密。除開高血壓、高膽固醇、吸煙、糖尿病引起的心血管病外,健康人平躺5分鐘心跳60次/分鐘左右為正常,超過70次/分鐘就屬於偏快,心跳每多跳一次,平均壽命可減少四個月左右。心跳超過100次/分鐘平均減壽13年。

心率慢,機體能量消耗少,這一規律在哺乳動物中可以發現。番茄醫生舉個例子,鯨魚心跳約為15—20次/分鐘,可活到80歲以上;烏龜壽命可以達到近百年,它的每分鐘心跳僅為6次,一生心髒跳動約為5.6億次。

根據許多醫學科研成果,大部分哺乳動物,除人類以外,一生心跳次數基本相當,約為7.3億次左右。人類與哺乳動物不同,健康人靜息心率範圍51-94次/分,平均67次/分。

人類心跳次數與體液、自主神經影響有管,當人激動時,心率加快,安靜時心率減慢。排出疾病影響,成年人靜息心率在70次/分,壽命約為80歲左右。

當人的靜息心率在60次附近,壽命可達93歲左右。所以,靜息心率慢壽命將延長,相反靜息心率大於80次壽命相應縮短。根據靜息心率偏快的人,發生心血管病的風險也更高,並增加死亡風險。

可以說,心率慢對老年人是一種好的狀態。因為靜息心率過快,會加速心血管病發作,所以醫生常為冠心病、高血壓患者服用β受體阻滯劑,主要就是為了讓心率降下來,減少並控制心肌缺血,達到保護心髒的目的。

當然也並不是心率越慢越好,心跳小於50次/分鐘就要到醫院檢查,長期如此可能引發心髒泵血不足,引發缺血、缺氧、猝死,或在睡夢中死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