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純電動車需要怎樣的車載娛樂系統?

眼下,電動車在我們身邊的存在感越來越強,雖然我們還不滿足於它的充電速度,續航裡程(低溫環境下)等體驗短板,但作為一個理念更加先進、前景不可估量的產品,我們其實也認可了它在特定場景下使用的合理性。

那麽,作為在從燃油車時代就一直陪伴我們的“整車信息娛樂系統”,要如何在電動車上“落地生根”並“發揚光大”呢?

首先,我們要看到傳統燃油車和電動車本質差異,給整車信息娛樂系統帶來的使用環境差異。對傳統燃油車來說,大多數電器系統所需的能量,來源於那塊不大不小的蓄電池。

這塊蓄電池,電量非常小,對大多數車載蓄電池來說,其電量一般只有0.85kWh至1.35kWh之間。事實上,只有那些配置了大功率音響等“耗電大戶”的豪華車,才有機會使用電量超過1kWh的蓄電池——而這也是為了避免發電機頻繁啟動導致壽命縮短而設計的。

相比之下,電動車由於本身使用電池作為能量來源,因此其動輒50kWh起步(以Model3標準版為例)的電量儲備,使電氣系統的供電條件更加富裕,這也意味著“整車信息娛樂系統”可以實現更多的功能:諸如車輛互聯,搭載更多螢幕,做更強大的實時運算,整合更多的傳感器信息等

但是,考慮到眼下的電池還沒有達到理想的能量密度,尤其是最近一些電動車自燃的案例頻發,很有可能會讓行業對一味提高電池能量密度的做法持更加謹慎的態度。所以電池中的電量到底應當給用電設備分配多少,留下多少給續航裡程,將會是工程師考慮的重點,而這也就意味著另一個問題:

如何提高“整車信息娛樂系統”的能耗水準?

在25號閉幕的上海車展上,車雲菌特地就這個問題溝通了哈曼展台的產品工程師以及時尚與車載音響事業部總裁Mauser先生,得到的策略和建議如下:

為了降低能耗,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把座艙功能整合一體化,把以前很多功能做“多合一處理”。為此,你需要一個非常強大的SOC,賦予你非常強大的運算力,這樣你才可以把大家熟悉的信息娛樂系統、導航系統、人機界面、車聯網系統以及部分地區市場需要的實時天氣信息等特色服務,整合在一起,梳理龐大的信息並集中運算,這樣才能提高整體效率。

這樣處理的好處不僅僅是提高能耗,同時還能基於高度整合的結構,降低成本,減少系統硬體佔用的空間和重量,提高性能,讓用戶在不同內容界面切換的時候,比過往輕鬆流暢很多。

其次,考慮到眼下的電動車還是個“能量敏感型”的產品,所以電動車整車還需要一個智能的能源管理系統。

這個管理系統不單單需要能監控整車的剩餘能源情況,就像寶馬i3中的“裡程蜘蛛”功能一樣,可以提示你車輛還可以繼續走多遠,包括告訴駕駛員剩餘電量和充電樁信息等。

最重要的是,它必須具備智能調節不同系統用電分配的能力,比如把系統周邊功能、設施在必要的時候按照重要級別進行能耗管理並進行合理的電量分配,並在必要的時候關閉一些非必須功能。這就像手機在電量低的時候會變得不好用一樣——很多不重要的耗電功能在後台被關閉了。

再次,電動車開起來和燃油車一個很重要的不同,就是幾乎沒有一點聲音,所以圍繞電動車的聲音管理,便也成了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這個聲音管理,包括車內和車外的聲音管理兩個方面。

車內的聲音管理,這個大家其實都很熟悉了,就以哈曼為例,其旗下擁有包括Revel、AKG、Harman/kardon、Infinity、JBL、Lexicon和Mark Levinson等諸多的音響品牌,通過這些音響系統提供信息娛樂系統的發聲,是我們在車內時時都離不開的功能。

同時,車內的聲音管理,還需要包括路面噪音消除系統和聲音合成部分。比如說,我們很多人都喜歡開快車,當我們在開電動車或者混動車的時候,我們對速度的感知不僅僅是通過視覺信息,還需要用耳朵聽。

所以對電動車來說,由於它沒有大多數燃油車的發動機噪音(也有人把這個當做是必不可少的公路交響樂),所以我們必須在電動車內通過聲音合成,讓你感知到你的速度有多快,你在加速還是減速,並在需要的時候模擬節氣門變化帶來的聽覺特徵等,這都是基於安全的考量。當然也能帶給我們一些駕駛樂趣;與此同時,路面噪音消除系統,則可以大大提高電動車乘客的乘坐舒適度和安全程度

在車外的聲音管理方面,便涉及到一個聲音個性化設置的問題,比如說消費者希望通過讓電動車對外發出什麽樣的聲音,來表達自己的個性,便成為了一個可以探討的問題

其實,很久以前曾經在市場上流行過一件商品——駕駛員可以通過一個獨立的外接設備,改變自己車輛的喇叭音色和聲響(比如把常規的“滴滴”變成了“汪汪汪”),來改善汽車冰冷的形象,並體現自己的個性,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在電動車越來越普及的當下,汽車對外傳遞的聲音是越來越小了,那麽如何讓你的電動車成為你的個性的一部分,讓它行駛在路上,不但能降低噪音,而且還能成為一個體現你個人標誌的“標簽”,便成為了一個很有潛力可挖的事情。

當然,這方面的業務延伸,一定要注重不同國家和市場在相關政策方面的限制。

最後,當汽車的電氣化時代來臨,意味著曾經被隱藏在後台的“整車信息娛樂系統”,需要走上前台,建立和消費者的直接聯繫。這也意味著,電動車需要的“整車信息娛樂系統”,必須擁有更多消費者需要的功能,同時還具備多平台不同商品之間的整合與互通能力。

從消費者功能來說,就以哈曼的產品為例(不好意思,這個選題其實是我在哈曼的展台想到的,所以多用了一些哈曼的素材),全面本土化,與本地市場服務供應商建立合作關係是非常重要的。

為此,哈曼與百度、阿里和騰訊都建立了合作關係。而哈曼為北汽新能源開發的系統裡面,其實就整合了與本地服務供應商的合作。

而且,根據車雲菌對行業的理解,為了能順利保持與BAT的合作,意味著類似哈曼的角色,必須擁有一個“雲數據庫”,來提供獨立的第三方數據和信息服務;同時,眼下非常熱的自然語音分析系統,也是服務本土化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而在多平台不同商品之間進行整合與互通,其實也是哈曼這樣“整車信息娛樂系統”供應商面對未來潛在競爭需要具備的能力特質。

為此,除了以往在燃油車上使用的業務策略之外,面對未來的電動車發展趨勢,傳統車機系統供應商必須與5G車聯網技術、互聯的時尚家居設備、圍繞產品的線上線下服務,給不同層次的用戶提供一個端對端的解決方案。

與此同時,考慮到哈曼此次在上海車展上與寶馬、長城、北汽新能源和理想這樣差異巨大的公司都建立了合作,所以未來如何把服務前移,打造一個“RTR(Ready to run)”的模塊化產品結構——讓數據和服務在主機廠層面發揮更大的規模效益,並拓展電動汽車的後裝市場,將是“整車信息娛樂系統”供應商要面臨的一個挑戰

事實上,為了適應這種變化,哈曼在背後做的一個重要調整——成立第五部門,寓意深遠:

曾經,哈曼集團下屬的Life Style、Connect Car、Connect Service和Professional四個部門,都有自己的產品設計分部。

但是現在,這四個部門的設計分部被全部單拎出來,組成了一個面向傳統四大部門提供設計需求的Huemen部門——第五部門,以進行所有產品和功能的打通與整合,其面向未來的思考和調整,值得我們深思背後的用意。

車雲小結:

在此次上海車展上,哈曼的負責人也坦言,國內現在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晉競爭對手,很多企業都想在電動車時代來臨的時候,在傳統的車機業務上拓展自己的新業務領域,這意味著傳統的“整車信息娛樂系統”供應商,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競爭。

但是,在車雲菌看來,概念再先進的“整車信息娛樂系統”,依然逃不出商品競爭和服務競爭的圈子,所以無論如何汽車從燃油向電動化轉變,一個越來越數字化、互聯化、智能化、服務化、整合化和平台化的車機系統,將是系統供應商未雨綢繆,在汽車電氣化轉型、消費者需求轉型真正來臨前,必須提前具備的能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