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貨幣化率或已到頂,拚多多大考才開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老鐵

拚多多在2018年真是風光無限,業內對其多冠以“顛覆者”標簽,認為其主打的社交電商對原行業形態的一次重大衝擊,加之在去年末,拚多多市值曾一度逼近京東,多方的示範性使得“跑步進入拚多多”成為電商從業者一大潮流。

隨著2018年Q4和年度財報的披露,加之以往歷史數據,對拚多多的判斷也應該由單一表面的GMV、營收等維度進行更為深刻的剖析,以便對企業有更為清晰的認識。

貨幣化率到頂,對GMV考驗剛剛開始

2018年拚多多總GMV為4716億人民幣,當期貨幣化率為2.8%,Q1貨幣化率為低點的2.1%,在過去的一年時間內,拚多多充分挖掘貨幣化率潛力,提高營收能力,全年總營收達到131.2億。

對於以流量和傭金收入為主要變現方式的平台型電商,對其成長性判斷應主要集中在:其一,貨幣化率增長空間;其二,實際交易量的增長水準。

2018全年拚多多貨幣化率為2.8%,但商家的實際運營負擔則要高出此數據,原因在於:拚多多將所有訂單(包括未支付以及退貨)均統計在GMV中,甚至將用戶充值為代表虛擬交易也統計在內,這在一定程度上對GMV進行了注水(雖然排除了10萬以上大額訂單),貨幣化率分母被放大,調低了實際水準。

參考行業其他企業,唯品會的GMV統計則從實物包裹出庫算起(包括退貨),阿里則不僅強調實物交易GMV,且將未支付和大額訂單進行排除。

若用以上行業統一口徑進行對比,拚多多2018年貨幣化率則會有與現在不同的表現。

那麽,如何大致測算實際交易量呢?

我們建議引用“傭金”這一指標,2018年,拚多多對商家傭金收入為16億元(費率為實際履約交易金額的0.6%),以此推測,全年實際履單交易量為2666億,考慮到Q2和Q3拚多多對商家進行了一定的傭金補貼,Q4傭金增速明顯提升,也說明當期傭金補貼基本停止,不妨將拚多多全年實際履單交易量估算在3000億左右。

那麽,若用此數據修正,拚多多2018全年貨幣化率應在4%左右,這已經是個很高數據。

2018財年,阿里零售共完成48200億GMV,同期核心零售收入為1765億,貨幣化率為3.6%,如此來看,拚多多對貨幣化率的挖掘要強於阿里,但亦可反映,拚多多商家的實際負擔要高於同類企業。

那麽拚多多貨幣化率究竟達到天花板水準了麽?

此問題應該參考兩大因素:

其一,自身因素,拚多多商家相當比例為低單價、低毛利的非知名品牌,其大力扶持的C2M企業也屬於此類,商家在平台之上的品牌溢價訴求較低,其投放基本以效果廣告為主,這相當程度上會限制拚多多廣告單價的增長空間;

其二,電商企業對商家減負已經成為一大趨勢,如阿里曾向商家表態不再增加廣告負擔,貨幣化率也處於下降趨勢,此外,唯品會、京東為代表的騰訊系企業,也都在進行不同的社交化轉型方式,擴大流量池,降低商家成本,從外部環境看,拚多多也無太多貨幣化率增長空間。

既然貨幣化率空間有限,那麽實際GMV的空間又如何呢?

建議引用市場費用這一指標,見下圖:

分季度市場費用情況和佔營收比

2017年拚多多市場費用總量為13.4億,2018全年則飆升至134億,是上年的近10倍,在2018年分季度數據中,有大促618和雙十一的Q2和Q4,市場費用對營收佔比都超過100%水準,拚多多GMV對市場費用依賴並未減少。

此外,2018年GMV增速是上年的234%,遠低於市場費用增速情況。

考慮到拚多多市場費用有大致有50%花費在品牌升級處,但即便如此,效果導向的市場費用增速也遠高於GMV,市場費用對GMV的邊際效應在削減。

於是,對GMV增速的問題可歸納為:拚多多是否會有維持對市場費用高企的投入,若答案肯定,這顯然會拖累損益表的表現。

強虧損將會持續,穩定現金流是關鍵

分季度製作拚多多虧損和營收數據,見下圖:

Q2由於上市帶來以股權獎勵為主的管理費用激增,拖累當季盈利水準,排除此因素,虧損仍有放大之勢,考慮到以其平台模式擁有75%以上的毛利,研發等支出也都在10%以下,因此,市場費用關乎虧損扭轉問題。

在前文討論中,GMV的增長對市場費用投入依賴性提高,短期內,拚多多高虧損的狀況不會有太大改變。

於是,對拚多多而言,就影響將現金流的穩定視為重要工作。

截至2018年末,拚多多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共141億,而Q3末,該數字為149億,現金流為輕度流出態勢。

在運營現金流這一指標,Q4共流入57.3億元,高於上期的2.5億,運營效果相當明顯。

這意味著,在強虧損短期難以扭轉之時,拚多多開始強化現金流運營能力。

通過資產負債表,其處理手段大致為:1.從商家應付款挖掘現金,2018年Q3,這一負債為108億,而在年末,則為172,增加64億,是現金流流入的主要來源;2.加大招商力度,保證金對現金流有很大補充,較之Q3,拚多多保證金共增加16億,達到42億的水準。

以上兩種手段在現階段均取得了理想成效,對緩解虧損態勢中的現金壓力起到了應有的作用,但以上兩大方法由於都是從商家處要現金,這無疑會增加商家的資金成本,與貨幣化率結合,顯然會加大商家負擔。

如何平衡其中矛盾,是拚多多接下來尤其要注意的。

經過以上分析,拚多多雖高成長性這一事實並未有根本性改變改變,但隨著交易總量的增加,其必然會進入調速換檔期,長期動輒三位數的同比增長也是不現實的。那麽對於拚多多而言,就必然要調和商家與平台之間的利益分配問題,這其中有貨幣化率亦有資本成本因素。

而與此同時,企業也要擺脫運營對市場費用的過分崇拜,社交紅利既然理論上具有極大的杠杆效應,那麽,就應該充分釋放此潛能,否則就隻停留在了概念口號上。

2019年,在企業減負成為主話題的社會背景下,這對拚多多將會是一場大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