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怕傷、怕累、怕掉肌肉,HIIT到底是否值得做?

省時間、改善心肺、高效減脂(練完躺著也繼續消耗)、提升運動表現,HIIT輕鬆擊中了沒時間但又想減肥的群體。在ACSM每年的《全球健身趨勢調查報告》中,2016、2017年HIIT都排第三,到2018年它已經升到第一位了。

健身房靠它賺了不少減脂營的錢,APP也編出不少關於它的影片,但後來HIIT被指出減脂效果有限、受傷風險高,使大眾對它的誤解越來越多。我們不可能一次說明白HIIT(五次也不能),但求為HIIT訓練者和想要嘗試的人梳理個大概。

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識破一些假HIIT,確保自己做的是真正意義上的HIIT,這一步非常非常重要,搞清概念,後面問題就迎刃而解。不過看完可能有點兒毀三觀,原來那麼多地方都做錯了……

如何辨別真假HIIT?(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蹦蹦跳跳+出很多汗+累到趴下,你以為這就是HIIT嗎?去看看跟著APP開合跳和平板撐的人吧,不誇張,90%以上在做假HIIT。

定義HIIT只需要看下面兩點:

1強 度

每組訓練都要達到一定強度,這個範圍通常是最大運動表現的80-100%(有的訓練體系認為下限是75%)。在這樣的強度下,但凡是普通人類,也就能堅持10秒-60秒,甚至在100%時連10秒都撐不了。當每組訓練時間達到2分鐘時,對不起,你已經不在HIIT要求的強度之內了。

最大強度和最大努力可不是一碼事,就好像你努力賺錢卻不一定能賺到錢。HIIT要求每一組都保持一定的品質,比如舉起固定重量、達到預期的速度,而不是把自己折騰得無比痛苦。很累很痛苦≠高強度,這個一定要會區分,隻以「累趴下」來衡量強度是現在很常見的,這不全面,但也很不準。

強度的評價指標一般用心率,還有另外兩個:一個是最大攝氧量VO2max,但大眾測起來太麻煩,咱們沒那個設備;另一個是自感用力度,就是累不累,剛才說了,這個又太主觀。如果你還不知道自己最大心率是多少,那一直以來做的極有可能是假HIIT哦。

2間 歇

基於能量恢復理論,HIIT的做功時間短,輸出功率高,那麼間歇時間必然不會短。認為間歇越短效果就越好,或者自己就越牛逼,只能說你還不了解HIIT。間歇和訓練時間相關,訓練時間短,恢復時間就長(不是絕對時間長,是相對於訓練時間要長),運動時間長,恢復時間就相對短一點。比如,10s訓練時大約需要40-50s休息,即訓練/休息時間比為1:4-1:5,訓練30s時,訓練/休息的比例就變為1:2-1:3了,即休息60-90s。

如果恢復間歇不夠,身體在連續重複中耗盡能量,在餘下的組數中只能勉強維持,直到無法達到期望的運動表現。但在很多HIIT訓練中,休息時間被設計得非常短,比如訓練30秒,休息15秒,這就有點問題了,你會越來越緩不過來,動作完成品質越來越差,心率也跟著掉下來,其實你已經悄悄偏離HIIT,而滑向有氧運動了。

休息形式也非常重要,應該是保持運動但降低強度的主動休息,而非靜止休息。那些組間累到趴在地上的,也不是嚴格意義的HIIT了。HIIT期初運用於田徑和速滑訓練,直道100米時就衝刺,彎道100米時就減速權當休息,人家可不是躺地上休息,只是減速而已。

至於運動形式,這倒沒什麼明確限定,跑步劃船自行車ok,葯球壺鈴格鬥繩也ok,穿插搭配同樣ok。HIIT就像包餃子,至於裡面什麼餡,你自己安排,只要別做成餡露在外面的Pizza,就不會影響「今晚吃餃子」的設定。因此並沒有一種運動叫HIIT,而是一種安排訓練的方法叫HIIT。

「假HIIT」就一無是處嗎?

這裡還有兩個和HIIT很像的訓練方法,一個叫HVIT(大容量間歇訓練),一個叫VIIT(可變強度間歇訓練),VIIT可以視為HIIT和HVIT的結合。其實現在我們很多人做的HIIT更傾向於HVIT,即儘可能接近最大運動表現,休息時間非常短,目標是燃燒脂肪。做了「假HIIT」也表慌,如果是標準的HVIT,對於想減脂的小夥伴來說,可能還歪打正著呢。

看下面HIIT和HVIT的設計對照就清楚了。

可見,當我們想要通過HIIT來燃燒更多脂肪時,似乎有點跑偏,HIIT的主要作用是提高運動表現,它的誕生本來也是針對專業運動員,而非坐在辦公室裡的亞健康人群。減脂者看重的EPOC也的確是HIIT的一大特點,可它只是順帶的一個好處。

總之,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對HIIT做不到享受,但為了實現目標,或許也能忍受。

HIIT的減脂價值:EPOC可沒你想像中高

為什麼普通人這麼熱衷HIIT呢,因為幾乎所有相關文章都在灌輸「運動後就算躺著也在燃燒脂肪」的神奇效果,這感覺就像放了一筆高利貸,回家坐等吃利息,也太美妙了吧?

HIIT確實在EPOC(過量氧耗)上優於其他運動模式,HIIT在運動過程中的熱量消耗並不高,供能模式也並非有氧,但在運動後的數十個小時內繼續消耗熱量,並且是直接使用脂肪來償還運動時欠下的「氧債」。對於運動時間有限,但希望減掉脂肪尤其是頑固脂肪的人來說,這太具誘惑力了。

但是,我要潑半盆冷水給大家(不是完全駁回,所以半盆就夠),HIIT的EPOC作用雖然比有氧運動高,但實際上多消耗的那部分也不是特別地多,主要消耗還是在於運動本身。而且任何運動都有EPOC效應,有氧和高強度力量的EPOC也不差,甚至可能更高。HIIT有一定的間歇時間,也不會讓「氧債」滾得特別大,你就算用脂肪連本帶利地去還,也有個上限。EPOC效應在理想情況下,可占運動時總消耗的15%,也就是在一次消耗300kcal的訓練後,你會額外消耗45kcal,主要由脂肪氧化供能。網傳的EPOC能達到90%總消耗,還有什麼相當於多跑步1小時,真是嚇得我的雞腿鴨腿全都掉了。

其實HIIT對健康的益處也非常突出,它可以增強耐力,調節胰島素敏感度,同時可顯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也就是說HIIT對血糖和血壓都有良好的調節作用,此外它還對減少內臟脂肪也有積極意義。

HIIT到底適合哪些人?

「沒有基礎的小白不適合HIIT」,這是很多文章的貼心忠告。HIIT確實存在一些風險,但也不是多麼大不了的風險,事實上力量訓練、長時間有氧(如馬拉松)的運動風險和HIIT沒有明顯區別。在國外,有些醫院已經將HIIT納入心血管病康復者的訓練計劃,由專人在旁指導,以循序漸進原則進行。美國運動心臟學會在2012年也有相關醫療研究,在針對5000名心血管病康復者的研究中發現,HIIT的風險和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並沒有顯著差別。

對於心臟病康復者都可以進行,咱們健健康康的新手小白為什麼不可以呢?而且在剛開始訓練時,新手具有令人羨慕不來的「新手優勢」,可以最大限度地增肌減脂同步進行,此時HIIT才是事半功倍,只是需要一份合理的計劃,最好再加上專業指導,起碼在前幾次訓練時。

但是,也要提醒以下人群謹慎:

1大體重、高體脂

BMI指數超過26的超重和肥胖人群,或體脂率在30%以上的人,因為體重和身體成分的原因,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增加,就算強行HIIT,也很難完成一次告品質的訓練。而且這個群體的減肥者,最好不要一開始就尋求「捷徑」,在生活中增加活動量,並建立積極的運動習慣才是更重要的事。

2有關節損傷史

HIIT訓練包含不少對關節有較強衝擊的動作,大量的蹲、跳、旋轉,不適合肩關節、腰椎、膝關節有損傷的人群。如果十分想嘗試,動作也需經過特別設計,避免損傷部位參與。

3產後媽媽

尤其是還在哺乳期的女性,一方面產後盆底肌功能尚待恢復,劇烈運動有漏尿的尷尬,另一方面仍在哺乳階段,動作幅度過大對胸部也不友好,此時不適合做高衝擊跳躍的動作。

另外,還有一些人群也不是很推薦HIIT,不是風險高,而是HIIT對他們來說不太經濟,從中獲益比較小:

1基礎力量、心肺功能皆弱

很多無負重的徒手HIIT,比如開合跳,深蹲,幾乎100%會被做成有氧。HIIT的動作大多需要一定負重或輔助器械(也有不需要負重的,比如Metafit),否則在短時間內你的心率上不去。基礎力量弱就去抗阻力,心肺弱就去有氧,總之還沒有到提高運動表現的時候,先把穩定和靈活問題解決好,當有了一定力量基礎和心肺基礎時,再來HIIT才能真正提高能力。如果實在沒有那麼多時間有氧和力量,也可以進行HVIT,再過渡到HIIT。

2肌肉力量很強

HIIT練習到最後鍛煉的是心肺,發展力量的效果很有限,相比長時間的有氧運動,它可以更好地保護肌肉,但保護肌肉不掉不意味著肌肉就能增長。比如專註發展肌肥大的健美訓練者就很難從HIIT中提升運動表現(變大),當然,如果只是想刷脂或者強化心肺,那還是可以的。

到底哪些人適合HIIT呢?

1.不想太胖,也不想太瘦,想要一些肌肉線條,體能好一點兒(擠地鐵輕鬆,上下樓不喘),重點是時間還不是很充裕,那麼HIIT就是TA非常理想的方式了。

2.想要減去內臟脂肪,改善代謝,本身也沒有什麼高危病史的健康人群。

3.運動員,發展專項能力,如無氧爆發力,提高衝刺速度。

關於HIIT,你可能還有以下疑問:

Q1:運動時間不一樣,比如30s和60s,效果有什麼不同?

其實也沒什麼不同。2016年的一項研究,在相同強度和訓練量的單車HIIT訓練中,分別採用10s和60s兩種運動時長,結果顯示,有氧耐力、減脂和激素調節方面,均沒有顯著差異,僅在減脂一項中,60s要比10s結果稍好一點。

Q2:在規定的恢復時間休息不過來怎麼辦?

如果設計合理,其實不存在休息不過來的情況(主觀有感受,但客觀上身體可以完成計劃),如果感覺休息時間短,可能是強度設定過高了。雖然從80%到100%都在範圍內,但80和95還是有很大體感差別的。可以做兩種調整:第一,強度降低一點,也僅是一點,不能一下降到70%以下;第二,休息時間稍微延長些,以能保證完成下一組。

世界上最長的一分鐘,就是HIIT最後一組的一分鐘

Q3:HIIT安排在什麼時候最好?

兩種情況:

A. 單獨進行HIIT訓練,因為本來時間就有限嘛,麻利乾完拉到,那麼你安排在自己方便的白天任何時間都可以。如果是早上,還有一個是否空腹的問題,總的來說不建議完全空腹,

B. 在力量訓練之後進行,一般是用來刷脂的,在大量消耗甘糖之後進一步「壓榨」甘糖儲備,以便在EPOC中達到喜人的效果,但注意訓練時間,控制在10-15分鐘足夠了,另外要防止受傷和肌肉流失。

Q4:動作設計越豐富多樣,效果就越好嗎?

每個訓練者都可以選擇自己更適應的具體動作,以波比跳為例,儘管它非常適合安排進HIIT,但如果你真的太討厭它了,那換成跳繩也無所謂啊。動作的豐富多樣只能提高趣味,效果還是得看你對訓練計劃的執行:保持強度,固定間歇。在劃船機上做HIIT,儘管只是一個劃船的動作,也完全能達到好效果。不過趣味倒是可以減輕疲勞甚至痛苦。

Q5:既然HVIT的感受要好很多,用它代替HIIT可以嗎?

如果你並不想像運動員那樣提高運動表現(比如有氧速度、無氧爆發力),只是想減脂,稍強化下力量和心肺,其實HVIT更適合大眾健身,也更容易堅持。除了HVIT,easy版的HIIT也值得嘗試,就是將強度降低些的。如果你很厲害能把VIIT也編排好,那也很不錯啊。總之,不用死抓著HIIT不放,它的孿生兄弟姐妹也有訓練價值。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