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八珍糕的適應人群,以及如何使用?

文 | 曾元靜編輯 | 郭莎拉

圖 | 下廚房

八珍糕是現在比較受家長追捧的一種葯膳。想想覺得也是方便,又好吃,又能健脾,比起湯藥來,簡直是脾虛小朋友的福音。

湯劑一個是熬起來麻煩,最可怕的是喝起來恐怖。有沒有中槍的家長啊,喝個葯要和寶貝們鬥智鬥勇,讓娃娃們喝葯,簡直比宇宙飛船上天還難。比如曾醫生家的娃,每次喝葯,都發出殺豬般的嚎叫,而且還學會了和魚一樣吐泡泡,灌80ml,能有20ml到肚子裡就不錯了。並且,一個人灌藥還灌不了,得一個人摁著,一個人灌。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我們家是明朝時代的東廠,在刑訊逼供呢。

那麼下面曾醫生就來分析一下八珍糕的具體組成和功效,看看咱們娃娃是不是適合吃,是不是可以當飯吃,是不是萬靈丹。

其實八珍糕的基本組成是從參苓白朮散化裁而來的。我們先來看看參苓白朮散的組成:白扁豆、白朮、茯苓、甘草、桔梗、蓮子、人蔘、砂仁、山藥、薏苡仁。

白扁豆:健脾化濕,和中消暑

白朮:健脾益氣,燥濕利水

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寧心

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葯(作用這麼多是因為牽涉到生甘草和炙甘草的問題)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膿

蓮子:補脾止瀉,養心安神

人蔘:大補元氣,補脾益肺

砂仁:行氣調中,和胃醒脾

山藥:健脾補肺,固腎益精

薏苡仁:健脾滲濕,除痹止瀉

這個方子主要是用來益氣健脾,滲濕止瀉。人蔘、白朮、茯苓益氣滲濕。這裡順便說一句,不管是人蔘、黨參、太子參、還是西洋參,雖然功效有差別,但是總的來說都能益氣健脾。

山藥、蓮子不但能健脾益氣,還兼具止瀉功能。白扁豆、薏苡仁主要是利濕。而且用了砂仁醒脾和胃,行氣化滯。桔梗可以載葯上行,而且開宣肺氣,對止瀉有一定作用。甘草調和諸葯。綜合來說,這個方子補中氣,行氣滯,使脾氣健運,濕邪祛除,自然脾胃健旺,身體安康。只要是脾虛有濕就能用,倒是不一定只是脾虛腹瀉才能使用。

好了,下面說說八珍糕,藥物組成是白扁豆、白朮、茯苓、蓮子、人蔘、山藥、薏苡仁,芡實。大家看到沒有少了砂仁和桔梗,而多了一味芡實。芡實的作用是益腎固精,補脾止瀉。

具體八珍糕的做法是把這些葯磨成粉,然後加糯米粉、麵粉、糖還有植物油,把這些東西和在一起,然後蒸成糕點。

為嘛去掉桔梗、甘草和砂仁呢?

曾醫生是這樣理解的,因為這三種葯實在是太難吃了。拿甘草來說,大家不要覺得這個是甜的,好吃。甘草的甜,是蜜汁甜,噁心的甜。熬成湯藥倒還好,要是磨成粉,做成糕,曾醫生真的要吐的。

加芡實,一則可以健脾,二則非常好吃。在蘇州,叫雞頭米,是餐桌上的常見菜。曾醫生至今都想念在蘇州吃的新鮮雞頭米,鮮美極了。

打粉

但是沒有砂仁,我就很不開心了。因為砂仁能夠行氣化滯,而且性溫,對於脾濕的體質是大大的有好處。而且,像山藥、人蔘、蓮子肉、白扁豆這些是需要別的藥物來幫助運化的,不然有可能不消化。

這也是我覺得八珍糕的一個瑕疵。但是砂仁磨成粉做糕點味道一定很銷魂。這個糕點應該不是西南和長江下遊人民的口味。像是四川人民做的東西都是花椒、肉桂、砂仁、白蔻、陳皮、藿香,一堆溫中化濕行滯的東西。

加糯米粉

下面說再說另外一個瑕疵。就是要想八珍糕好吃,得加很多很多糖。自己做過烘焙的筒子們肯定知道,想要糕點有點甜味得加很多很多的糖。曾醫生有一次自己做麵包,按照配方,加了一碗白糖,差點被嚇死了。而且想要糕點鬆軟,油也得加很多,不然糕點特別乾。自己要做八珍糕的話,糖油還是少放一點,不然生濕,並且不容易消化。

揉面

哪些寶貝們適合吃八珍糕呢?

當然就是脾胃虛弱,然後大便有點不成形的寶寶。那種老是拉羊屎疙瘩的,大便一直臭氣熏天的寶貝最好不要吃,因為八珍糕多多少少有點止瀉的作用,可能會越吃越便秘。

發酵

具體來說適合吃的寶貝肉嘎嘎鬆鬆垮垮的,精神不好,老是想往地上坐,氣色也不太好,特別食慾還比較好。這些娃娃很多都屬於脾胃吸收不太好,健健脾應該就可以了。不過切記不能吃得過多,也不需要每天都吃,可以隔三差五的吃,吃了觀察大便。

壓入磨具

如果是啥都不想吃的娃娃,可能在吃八珍糕的同時要配合吃一些運化的藥物,比如砂仁,能乾的家長們自己做好了,把砂仁加進去。這樣就不用太擔心停滯的問題。不過在此強調,不要亂加山楂、麥芽之類的消食葯。沒有食積吃消食葯,本身就是傷脾胃的。

至於曾醫生我會不會給孩子吃八珍糕喃?這是一個好難回答的問題。因為曾醫生是手殘黨人,自己做不來,買的擔心太甜了。但是如果作為小朋友的點心,實在是沒有比八珍糕更好的了。因為現在的什麼餅乾之類,加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不說,還沒啥營養,就是個甜,就算是自己做的小餅乾,也不如八珍糕有健脾功能不是?

蒸20分鐘

最重要的是,我娃確實長得有點像豬,肉嘎嘎很緊實,天天頓頓吃的肉肉,晚上還可以很歡樂吃水果(大家不要打曾醫生,是家公家婆喂的,當然最多喂兩個大拇指大小的水果)。巴特,豬兒粑並無不適,偶爾有點不舒服,就來灌幾天葯,好了就行了。所以也就沒有刻意的給他吃補脾的八珍糕。

問答

問:這個八珍糕到底是葯還是食物?

答:嚴格的說是葯。

問:可以長期每天吃嗎?

答:不需要。但如果你每天只是吃一個指甲蓋這麼大,也沒什麼問題。

問:有些賣家把這個東西說的很神奇,真的嗎?

答:脾虛的用了是會有作用的,但不是每個孩子都脾虛,也有吃了不好的,主要是對症不對症。

問:如果開始要調理,可以吃多久?

答:吃一周兩周最多了,一天吃一塊。改善了就不用吃了,後面可以偶爾的吃,隔三差五的吃。但也不是必須的。

問:八珍糕吃多了會積食嗎?

答:用量上確實需要考慮,因為有糯米粉,糖,而且配方化濕的能力不強,吃多了容易有積滯,反倒不消化。小孩最多一天吃一兩塊就可以了。

作者簡介:曾元靜,中醫學博士,率真,不裝的80後執業中醫師。同樣是寶媽。出生於中醫世家,家中五代行醫,耳濡目染,自幼學醫。碩士師從傷寒名家傅元謀教授、劉楊教授,博士師從名醫宋興教授,為其關門弟子。悉得真傳,融家傳中醫與各家所長於一爐。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