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不要疏忽對孩子的情緒培養

據人民日報微博消息,4月17日,上海盧浦大橋,一男孩突然跑下車後迅速跳橋,緊跟著的女子因沒能抓住他坐地痛哭。據悉,男孩今年17歲,是某職校二年級學生。其母稱,當時正駕車載著男孩,他因在校與同學發生矛盾遭其批評後跳橋。120到場後確認,男孩已無生命徵象。


此視頻在微博播放後,很多人都覺得不忍直視……

這孩子顯然死於情緒失控。情緒管理是我們家庭教育中的「短板」。如果家長和孩子都得一些情緒管理,也許這樣的心理危機可以避免發生。

由於升學競爭的壓力,現在的家長在教育方面,可能更多地注重孩子的學業成就,而疏忽了孩子對情緒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其實,對於一個完美的人生來說,情商和智商同樣很重要。

什麼是情商

情商其實就是一種認識、了解、控制情緒的能力。"情緒商數",EQ(Emotional Quotient),它代表的是一個人的情緒智力。通俗地說,EQ就是一個人自我情緒管理以及管理他人情緒的能力指數。這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彼德·薩洛維於1991年創立概念。如果說智商更多的取決於天賦,而情商是可以通過後天的教育培養習得的。

了解孩子的情緒

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是一個社會的人,被包圍在各種社會物體、社會刺激中,形成和發展著人的情緒、情感,社會行為和社會關係等。對嬰兒心理的研究,使得我們從另外一個新的角度,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嬰兒心理的發展,看到了嬰兒情緒、情感發展和社會交往的新能力。

嬰兒從出生後即有情緒表達,例如,新生兒或哭、或靜、或手舞足蹈。同時,初生嬰兒的情緒反應已是初步分化的。情緒專家伊扎德研究表明,嬰兒在出生時,就展示出5種不同的情緒,就是驚奇、傷心、厭惡、最初步的微笑和興趣。我國心理學家孟昭蘭基於一系列研究指出,新生兒即已有興趣、痛苦、厭惡和微笑等四種情緒。可見,嬰兒出生後不僅有情緒,而且已初步分化。但是,兒童最初的這種情緒反應大多是先天性的,是遺傳本能,且與兒童生理需要是否滿足直接相關。因此,它們是最原始的情緒反應。

隨著嬰兒發展,在成熟和後天環境的作用下,其情緒不斷變化、發展。一般研究認為,嬰兒在5-6周的時候,出現對人的特別的興趣和微笑,即社會性微笑。但是,從第5周到3個半月時,嬰兒對人的社會性微笑是不加區分的。之後,開始區分熟悉的臉和其他人的臉,開始出現有差別的、有選擇性的微笑。對熟悉的人笑的最多,對陌生人有一種警惕的注視。這是社會性微笑的進一步發展,也是真正意義上的社會性微笑。

到3-4個月的時候,嬰兒出現憤怒、悲傷,6-8個月的時候,嬰兒出現對最熟悉、親近者的依戀,並隨之產生對陌生人的焦慮及分離焦慮等。

1歲半左右時,伴隨自我意識和交往、認知的進一步發展,嬰兒逐漸產生羞愧、自豪、驕傲、內疚、同情等(更高級、複雜的社會性情感)。同時,原始、最初的情緒反應,如笑、哭、恐懼等也不斷的分化、發展。比如,哭逐漸分化為因飢餓、寒冷、疼痛、睏倦、玩具被拿走、成人離開等引起的哭,恐懼也由一開始的由物理、機體刺激如刺耳的高聲、身體突然失衡等引起,發展為漸漸與知覺、經驗相聯繫,並越來越多的與人際交往、想像、語言相聯繫在一起。(圖1)


這張圖是從出生到3歲的情緒發展圖。從圖中可以看出,在語言未得到充分發展之前,嬰兒雖然不會表達,但是情緒是在不斷的發展變化的。從基本的情緒到高級的、複雜的情緒變化。

了解了這些兒童情緒發展的規律之後,我們才能理解對孩子的「負面情緒」的接納。比如分離焦慮,認生的階段孩子的哭鬧。在孩子年齡小的時候,我們對於孩子的哭是可以容忍的。等到再大一些,就開始加上很多「社會的要求和標準」,比如哭是不聽話,是沒出息的,尤其是男孩子。對於哭鬧的孩子,我們的耐心消失的總是很快。


這是一張 「情緒臉譜」。上面有35種情緒,每一種都有名字和對應的表情。學會情緒識別也是一件不太簡單的任務。為什麼呢?因為有很多情緒,是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沒有人告訴我們的。比如「嫉妒」,當我們看到別人擁有一件特別好的東西,而我們也很想要的時候,自然而然會產生的一種情緒。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少去「直面」它,而更多是採用「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方式來表達。

「這個東西有什麼好玩的,一點都不好玩。」
「這有什麼可羨慕的,我們的比它們的更好。」
「你怎麼總是三心二意的,別人的都是好的。」

這些話我們應該都不陌生吧,至少聽過或者說過。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表達情緒的方式,也是一種不恰當的方式。它的錯誤在於,否定了你的正常的情緒:嫉妒。因為直面它,可能會讓我們暴露我們認為的弱點,比如貧窮,買不起。我們認為這是不好的,也認為這種情緒是不好的。當孩子聽到這些話的時候,他學到的是什麼呢?不是正確的、直接的面對自己的正常的慾望,而是扭曲自己的感受,用打擊別人的東西的方式來減少自己的不適感。

其實,有慾望有什麼不好呢?它能夠讓我們產生動力去想辦法實現它,對於孩子來說,正是激發內在動力的好機會,只是有時候我們的慾望的滿足不是立即的,要面對孩子的失望和難過的情緒,這又是一種我們不想去處理的負面情緒。所以這樣一來,似乎說葡萄酸的辦法是最省力的。

其它的情緒的遭遇也與此類似,久而久之,我們的孩子學到的只有快樂啊,興奮啊,幸福啊這些詞語,而喪失了可以清楚的表達其它情緒的機會。試想一下,如果你的孩子,可以準確的表達出來「悲傷」,「沮喪」,並且能夠明白這之間的些微差別,這樣的教育,是不是會輕鬆很多?因為情緒就是指示燈,我們能夠準備的辨別和命名之後,我們就可以對症下藥,找到問題的癥結在哪裡。

因為有些憤怒之後,是悲傷。有些生氣背後是無助,如果我們能夠準確的識別,就會減少很多的摩擦。你能看到家人憤怒之後的悲傷,你做的就不是一起憤怒,而是心疼和安慰。如果你能看到生氣背後是無助,你就不會不理解,而是會陪在家人身邊。

所以,情緒的識別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也是需要從小就開始培養的,因為年齡越大之後,我們對情緒的感受會變得更加的複雜,也有很多習慣摻雜在裡面。

如何培養孩子的情緒

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是從出生就開始的。在英國,針對0-5歲的孩子,實施統一的早期教育大綱EYFS(早年基礎階段),從個人社會情感,語言,身體,數學,英語,藝術及對於世界的認知七個方面綜合發展孩子的潛能。在當今的中國,家長們也開始意識到情商培養的重要性。除了培養孩子的智商,也越來越重視對孩子情商的培養。個人以及在社會中的情緒管理能力是情商發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有些孩子外向愛交朋友,有些孩子內向不愛說話,有些孩子愛發脾氣,有些孩子比較平和,情緒管理的能力是能夠通過後天培養獲得的?這點是肯定的,其實每個人都會有情緒,例如高興,悲傷,生氣,憤怒,不安,害怕等等,但是我們自我處理及表達方式都會不同,有些的確來自於天生,但是更多地還是來自於認知。
情緒管理一方面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及調節方法,同時也幫助孩子認知他人的情緒,從而提高孩子對於社會情感的把握與調節。

可以借鑒英國早教大綱EYFS,孩子情感發展及情緒管理,可以根據年齡不同分階段實施。
,按照年齡段孩子情感發展及情緒的表現:

年齡:16-26個月

1)對於他人的感受有所意識。
2)隨著個人期待與慾望的成長,孩子有時會感受到生氣,沮喪,有些情況自己無法處理而導致不良情緒的表現,例如哭鬧。

年齡:22-36個月
3)感到受挫或沮喪時,學會從大人身上尋求安慰
4)能夠表現出他們自己的情緒,例如傷心,開心,恐懼,焦慮等,可以通過語言或肢體語言
案例:孩子學會通過大哭或大叫表現自己的生氣與不快,當開心的時候他會笑,有時會和老師來一個擁抱。
5)對於他人的情緒或感受做出反應
6)當別人苦惱的時候會給予幫助或安慰
案例:當孩子不小心碰到別人時,他會學會說,對不起,並放下玩具給人揉胳膊。
7)當自己憂慮的時候學會用一定形式排解

年齡:30-50個月
8)對於自己的感受有所意識,懂得自己的行為或語言也會傷害到他人的情感
9)如果願望不能夠立馬實現,自己會耐心等待,同時懂得不是所有的願望都會實現

年齡:40-60個月
10)在發現自己的行為或語言對於其他的孩子造成傷害時,學會去安慰別人
11)開始學會溝通而非通過暴力解決問題

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做到以下幾點:

1 肯定和接受孩子的情緒:

孩子在成長中伴有各種情緒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如果孩子表現不出情緒反而讓人擔憂。在孩子語言還沒有發展起來的過程中,很多情緒孩子沒有辦法通過語言來表達,在生氣或者是覺得非常沮喪的時候就會出現一些相對暴力的表現,例如動手打人。隨著語言能力的提高,孩子這方面會得到改善。家長首先要肯定和接受孩子的情緒,然後隨著各方面的發展,不斷引導孩子排解負面情緒的方法。

2 幫助孩子通過語言認知自己的情緒:

家長要及時對於孩子的不良情緒做出反應,例如孩子沮喪,傷心,就要給予孩子一個擁抱或平靜地交流,不要置之不理。在交流的過程中要盡量用詞語來描述孩子的情緒:例如,「小朋友把你的玩具搶走了你是不是很生氣?」 「你已經試了半天想把這個蓋子蓋上,但是怎麼也蓋不上,媽媽知道你很沮喪。」不用擔心孩子的年齡,家長越清楚地表達孩子的情緒,孩子對於情緒的認知也就越快。

3 培養孩子對於情緒的調節能力:

每個孩子有情緒很正常,但是當情緒出現時,尤其是不良情緒出現時應該怎樣調節呢?
首先孩子要學會對於自己不良情緒的疏導能力,不是一生氣或不安就要哭鬧或束手無策甚至使用暴力,可以用正確的語言與行動來緩解壓力。
其次培養孩子接受挫敗感,現實生活中很多事情總是事與願違,所有的願望也不可能都會實現,對於立即實現不了的東西要有耐心,對於不能實現的東西也能夠放手。
最後要培養孩子的溝通習慣,學會用溝通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在家裡,有時孩子們急著讓我幫助他們拿到自己想要的玩具,有時很不耐煩,甚至哭鬧著要求我,我的做法則是泰然處之,不但不理睬他們的哭鬧,反而平心靜氣地說:「你們要媽媽為你們做事,可不可以改一下口氣,而且嘴角可不可以彎上去。」我的語氣與表情會影響孩子,他們會照做,同時也會體會到和平交流的效率。

4 幫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緒會影響到他人:

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或言語表情,家長要讓孩子知道她會很傷心,會受到傷害。大人可以做出傷心的樣子,也可以直接告訴孩子。如果孩子的行為或言語傷害到別的小朋友,家長也應該指出,告訴孩子他這樣的行為會讓好朋友感到傷心,氣憤,失望等。當然,如果孩子做的事情讓大人感到非常高興,也要表達出來,例如:「你今天自己把飯吃完了,媽媽好開心!」

5 幫助孩子掌握處理他人情緒的能力:

除了要幫助孩子注重別人的感受,如果孩子做錯了事情從而傷害到別的小朋友,即便不是故意的,也要學會說:「對不起!」 在日常生活中,家人或別的小朋友不開心,家長要啟發孩子想辦法去安慰別人。例如可以說親切的話語,觸摸,實物給予等表現。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每個父母都是孩子的引路模型,一個家長不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動不動就發脾氣,當孩子有情緒的時候又置之不理,這樣孩子不但不能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對於別人的情緒也無所適從,這樣就會影響到孩子的人際交往。如果父母發現自己在哪些方面還不夠完善,真的要補課了。有些成長不是隨著年齡的成長而自然成長,在教育中缺失的東西不補課則是永遠的缺失。

參考文獻:
1 馮華萍老師《正面管教·有效管教30講》情緒培養板塊中的章節。
2.大衛吉娜,英國人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父母必讀》2016年8月刊。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