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5年前弟弟肝癌去世 如今身家4億的哥哥查出肝癌晚期

「太可惜了,如果定期檢查,不會這麼晚才發現。」拿著診斷報告,面對腹大如鼓的46歲張老闆,市西溪醫院腫瘤科副主任余吉仙忍不住嘆息。5年前,弟弟因肝癌去世,5年後,老張面臨同樣的處境。

這兩天,由市西溪醫院主辦的杭嘉湖地區感染性疾病學術年會在杭舉辦,會上,余吉仙向來自全國的專家分享了這一病例。「門診中,我見了太多的肝癌患者,有一家7口均為B肝攜帶者,有些人發現時已是肝癌晚期。」余吉仙呼籲,B肝媽媽一定要重視母嬰阻斷,高危人群每半年就要查一查肝臟超音波、甲胎蛋白、肝功能等。

攜帶B肝從不體檢 兄弟倆接連查出肝癌晚期

「沒有肝移植的機會了。」這兩天,得到消息的張老闆,徹底垮了,眼前不由浮現出5年前弟弟患病後的模樣。

張老闆兄弟倆一直在做生意,從15年前的2000萬資產,打拚到了如今的身家4億。也就在15年前,張老闆感覺身體乏力,到市西溪醫院做了檢查,超音波發現,他攜帶B肝病毒,已經出現了肝硬化和少量腹水。隨訪兩年後,他中斷了治療。

2012年,當時37歲的親弟弟因為上腹痛,查出了肝臟巨大腫瘤和B肝,一年多後去世。哥哥跟著到醫院檢查,結果還是老樣子:肝硬化和腹水。

5年來,張老闆認為自己沒什麼事,再沒去過醫院進行規範治療和檢查。生意太忙,他常年熬夜,每天隻睡三四個小時。

「最近一個月,他感覺腹脹吃不下飯,小便也少了,找到我檢查,發現已是肝癌晚期。」余吉仙面對哭哭啼啼的張老闆家人,也萬般無奈。兩兄弟的媽媽是B肝攜帶者,估計他們在出生或幼年時就感染了B肝,沒有及時乾預,經過多年發展後走向了肝癌。

母嬰傳播感染B肝 最小的肝癌患者只有15歲

中國是B肝大國,估算有9300萬B肝攜帶者,慢性B肝患者有2000萬。在市西溪醫院,每天有300多人次來看肝病。

「在沒有推廣B肝疫苗接種和母嬰阻斷以前,B肝傳播途徑主要是母嬰垂直傳播,B肝肝硬化患者通過規範化治療,也可以大大降低進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癌的比例。」余吉仙說,平時門診,她收治太多像張老闆這樣的晚期肝癌患者,年紀最小的才15歲,部分人不知道自己攜帶B肝病毒,直到查出肝癌晚期。

余吉仙的病人中,有兄妹3人都是B肝患者,其中哥哥和弟弟才20多歲便先後查出肝癌,幸運的是妹妹只是B肝病毒攜帶者,還有早期乾預治療的機會。還有一位東陽的B肝媽媽,生育的7個子女都攜帶B肝病毒,其中一個兒子做了肝移植,一個兒子肝硬化,還有一個兒子死於肝癌,最小的女兒抗病毒治療20年,定期隨訪,病情穩定。如果當年有B肝疫苗接種或B肝陽性媽媽的母嬰阻斷工程,就可以避免這樣的悲劇。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同樣攜帶B肝病毒,但男性發展為慢性B肝、肝硬化和肝癌的風險比女性高。「這可能與男性經常喝酒、吸煙、熬夜、生活壓力大、肥胖、男女激素水準差異等因素有關。」余吉仙分析。

從B肝到肝硬化,大約需要10到20年時間,發生肝硬化後,一年內患上肝癌的比例為3%到6%,余吉仙說,「如果出生時就從母體感染了B肝病毒,少數患者10多歲就可能進展為肝硬化和肝癌。」

中國每年死於肝癌的患者大概有38.3萬人,但許多人不知道自己攜帶B肝,或是知道了也沒有乾預。其實肝硬化患者通過正規治療,可以使病情穩定甚至逆轉。

二胎B肝媽媽多了 產後停葯可以母乳餵養

「兩孩政策落地後,來市西溪醫院看B肝的二胎媽媽也比以前多了兩三成。」余吉仙說,不管是「大三陽」還是「小三陽」,只要肝功能正常,都可以懷孕,孕前要來醫院查一查肝功能、B肝三系和病毒載量。另一半要及時接種B肝疫苗。

如果B肝病毒載量高,懷孕24周時,建議口服藥物進行母嬰阻斷,嬰兒出生24小時內接種B肝疫苗和高價免疫球蛋白,幾乎都可以避免被母體感染。

「現在有孕婦可以服用的抗病毒藥物,產後即可以停葯並開始母乳餵養,但要避免乳頭破潰等情況。停葯後一個月監測一次。對於懷孕前就在服用抗病毒藥的B肝患者,則不建議停葯。」余吉仙說。

B肝攜帶者如何定期監測?余吉仙建議,一般每6個月就要做一次肝臟超音波、肝功能、AFP等檢查,如果出現乏力、胃口不好、噁心、小便黃、皮膚髮黃等情況時,則要及時去醫院檢查。如果是40歲以上,病毒載量高,建議做肝穿刺檢查,必要時進行抗病毒治療。

「家裡有B肝感染者,建議篩查B肝三系,如沒有B肝表面抗體則要接種B肝疫苗。預防B肝感染,還要避免不安全的注射行為,比如去小診所洗牙、拔牙,去小店打耳洞、文身等,有接觸血液的可能時,要求使用一次性注射用品。」余吉仙提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