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賴小民被查引發金控集團風險之憂

華夏時報網

冉學東

華融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賴小民被相關部門調查,再次把中國金融控股公司的風險問題直接推到眾人的面前。

華融資產管理公司是當年處置國有銀行不良資產時,從中國工商銀行分立出來的,國內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賴小民本人2009年從銀監會辦公室主任的任上調任華融資產管理公司總裁,而正是這一年,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的政策性業務處置完備,這四家AMC的存續期為10年,即在處置完不良資產之後AMC將被關閉。也就是說,AMC一出生就知道自己只能“存活”10年,現在看來,賴小民就是去探索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出路的。

此後,四大AMC先後加強了商業化進程,雖然具體定位不同,但都在向金控集團方向發展。2010年6月信達率先股改,於2013年12月在港交所上市;2012年10月中國華融完成改製,並於2015年10月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機板上市。

目前,中國華融已經設有31家分公司,服務網絡遍及中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香港、 澳門。旗下擁有華融證券、華融金融租賃、華融湘江銀行、華融信託、華融期貨、華融融德、華融置業、華融國際、華融消費金融等多家營運子公司。中國華融對外提供不良資產經營、資產經營管理、銀行、證券、信託、金融租賃、投資、期貨、消費金融等多牌照、多功能、一攬子綜合金融服務。

根據媒體報導,華融資產管理公司旗下多家子公司為中弘股份提供了巨額融資,此事儘管尚未經官方確認,但是筆者發現中弘股份的公告中披露了兩起此類融資。2016年,中弘股份子公司濟南中弘弘慶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與華融國際信託公司簽署了4000萬元、4000萬元、5.2億元的信託貸款合約,向華融信託合計借款6億元,期限為24個月,利率均為9.5%。

2017年11月17日,中弘股份發布公告稱,華融集團旗下華融信託為上市房地產公司中弘股份提供大筆融資,中弘控股子公司新疆中弘永昌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受讓了天津世隆資產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10億元份額。中弘永昌作為劣後級有限合夥人出資10億元。中信信託作為優先級有限合夥人出資35億元,華融華僑和華融自貿作為中間級有限合夥人分別出資9億元和6億元。

而中弘股份去年末已發生債務危機,其股權已被多次凍結,而其控制人王永紅據報導也不知去向,華融作為一家中資金控公司的巨額資金面臨巨大風險,而這只是筆者從公開資料中找到的兩個關於華融與中弘來往的蛛絲馬跡而已,媒體目前的報導稱他們之間往來資金巨大。

關於金融控股公司的風險,今年新上任的央行行長易綱曾經公開警示,他說,少數野蠻生長的金融控股集團存在著風險,抽逃資本、循環注資、虛假注資,以及通過不正當的關聯交易進行利益輸送等問題比較突出,帶來跨機構、跨市場、跨業態的傳染風險。有這些風險我們要提高警惕,但是同時我們應該看到,中國有很好的條件做好風險防範的工作。

金控集團為什麽容易引發風險,主要是業務多元化,金融控股公司一般都是通過多個金融市場,提供多種金融產品,服務廣泛的金融客戶群,獲得多元化收益,然而收益並非全部都能實現,風險隱患容易在各個金融業態之間交叉傳染和放大。其次,金融控股公司很容易實現內部交易,因為集團內部交叉控股,比如公司之間的投資擔保等等,這些都容易引發風險。更為讓人擔心的是,金控集團很容易規避監管,因為監管機構控制金融機構的風險最關鍵的是充足的資本,金控集團的子公司之間的資本很容易重複計算,非常難以監管。

再回到當年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商業化轉型之時,監管層在金控集團監管手段和法規不完備,同時相關機構並不具備相應金融業務能力的時候,大規模的批設金融牌照,目前看來真是匪夷所思。

金融在我國屬於政府嚴監管行業,金融牌照往往價值連城,但金融牌照的本質是行政權力,寄托的是政府的權威,如果牌照資源被濫用,類似政府監管權力的商業化,不僅僅會帶來金融市場的混亂引發風險,還可能帶來政府權威的受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