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左宗棠辦洋務時雇傭過各國人士,但從不雇用英國人

19世紀60到90年代,清朝發動了一起旨在“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都是這場洋務運動的長官者、推動者和踐行者。

既然是洋務運動,不免向外國學習先進的技術。因此,曾國藩和李鴻章都雇傭了大量外國技術專家。如曾國藩規劃的江南機器製造局,雇傭了大量外國技師,早期的首席工程師霍斯就是一個美國人。再如李鴻章籌建金陵製造局時,雇傭一名英國技師馬格理為督辦,並奏請朝廷為馬格理申請到一項三品頂戴。

左宗棠也不例外。1866年,左宗棠任職閩浙總督時,創建了著名的福州船政局,這是一家製造兵船、炮艦的新式造船企業。左宗棠在創建福州船政局之初,就任用兩個法國人日意格和德克碑,擔任正副監督,總攬一切船政事務。此外,還有30多名洋人技師。

日意格和德克碑都是中法“常捷軍”的首領,曾經與左宗棠並肩作戰,他們之間的關係很好。不過,左宗棠還是親手制定《船政章程》,明確了洋人正副監督的權限,規定在重大事項上,洋人一定要向總理船政大臣請示,由總理船政大臣作出最後決定。

不過,與曾國藩、李鴻章不同的是,左宗棠辦洋務時雇傭過各國人士,但從不雇用一個英國人。

這是怎麽回事呢?

原來,這與左宗棠年輕時的一段遭遇有關。

1840年,左宗棠經歷了3次落榜後,回到家鄉,與兩江總督陶澍結為兒女親家。陶澍去世後,左宗棠來到陶澍家,為他撫養子女,料理家務。就在這時候,傳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第一次鴉片戰爭打響了。

古老的中國,稀裡糊塗地與來自萬裡之遙的英國打了一仗,又稀裡糊塗地連吃敗仗。心懷天下的左宗棠,對這些深感痛心。而更讓他感到憂憤的是,他歷來仰慕、尊敬的欽差大臣林則徐,被道光皇帝當作“替罪羊”,革除職務、發配新疆!左宗棠不無憤慨地在家書中說:“自去年廣東禁煙啟釁,而少穆製軍竟革職戍新疆矣,是非顛倒如此,可為太息!”

對於中英戰事,左宗棠寫了《感事四首》詩。第一首就是:“愛水昏波塵大化,積時汙俗企還淳。興周有誥拘朋飲,策漢元謀徙厝薪。一怒永維天下祜,三年終靖鬼方人。和戎自昔非長算,為爾豺狼不可馴。”在這首詩歌裡,左宗棠將英國侵略軍斥責為“財狼”,毫不掩飾自己對他們的厭惡和憎恨。

第二首是:“司馬憂邊白發生,嶺南千里此長城。英雄駕馭歸神武,時事艱辛仗老成。龍戶舟橫宵步水,虎關潮落曉歸營。書生豈有封侯想,為播天威佐太平。”在這首詩裡,左宗棠一邊仰慕林則徐等愛國英雄,一邊表示自己將來不為封侯隻願保天下太平。

然而,第一次鴉片戰爭最終以一紙《中英南京條約》的簽訂為句號。在《中英南京條約》中,清朝被迫向英國割讓香港島、賠款2100萬銀元、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等,堪稱喪權辱國。得知《中英南京條約》簽訂的消息後,左宗棠憤然寫道:“時局如斯,彼謀國者之肉寧足食乎!夢想所不到,古今所未有。吾既不能蹈海而亡, 則惟有買山而隱耳。”

後來,左宗棠果然在老家柳家衝買了70畝田地,舉家遷往,過上了隱居生活。

這是英國人給左宗棠留下的第一印象。毫無疑問,這個第一印象是很惡劣的。左宗棠走上仕途後,又與英國人打過幾次交道,這些經歷讓左宗棠很是不爽。這樣一來,左宗棠對英國人懷有刻骨銘心的“偏見”。因此,他在辦理洋務運動時,堅決不雇傭英國人。

不僅如此,左宗棠還與英國人正面“扛”過。

據記載,左宗棠在任職兩江總督時,曾經到揚州、鎮江、常州、蘇州、上海等地查看防務情況。在上海,左宗棠經過英國租界,有人告訴他:“按照洋人租界章程,凡帶刀持械者,必須先到租界工部局取得照會,方能通過。”

左宗棠說:“上海本中國地,外人隻租借爾。以我中國軍人行中國地,何照會之有?”他率領護衛們,荷槍實彈,刀劍出鞘,浩浩蕩蕩地行走在英國租界。

租界工部局得到消息後,告誡下屬說:“左公乃中國名將,今以馳驅王事過此,慎勿犯其怒也。”結果,他們不但沒有干涉,還命令巡捕沿途開道,並升起黃龍旗。

【參考資料:《清史稿》《左宗棠全集》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