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茶商忽悠最常用普洱茶3大說辭

平時經常會聽到店家經常掛在嘴邊的普洱茶說辭,怎聽一下,似乎沒什麼問題,但是仔細一揣摩,卻很是忽悠人。主要有3大說辭,一起來討論一下吧。

存的越久茶越好

普洱茶真的是陳放的時間越久,品質就會變得越好,它就越好喝嗎?回答這個問題前先思考一個問題,好喝的標準是什麼?拿生茶來說,越新鮮的生茶,它的鮮爽度就越高,花香就越明顯,同時對腸胃的刺激性越強。然而,越老的生茶,它就喝起來就越醇厚,陳香就越明顯,同樣對腸胃的刺激性就越弱。所以,對於一個喜歡茶葉的清香度、鮮爽度的茶友來說,老茶可能就不是他的菜。而對於一個喜歡陳香的茶後而言,新茶又恰恰不是他的菜。所以對於新茶和老茶,哪個好,哪個不好,不能一概而論。它們只是茶葉不同狀態,不同特徵的呈現而已。它們分別能帶給茶友們帶來兩種完全不同風格的口味體驗。一款茶葉最終的品質表現如何,首先應該看它原材料的好壞,其次是工藝精不精湛,最後才是存儲的年限、存儲的環境的好壞。

等級越高茶越好

很多人說,普洱茶的條索越細,等級就越高。等級越高,是不是意味著品質就越好呢?坦白、明確地說,不是。關於茶葉品質等級如何評定,就一定要說說歷史。根據歷史上的說法,等級概念實際上是來自計劃經濟國營時期的綠茶標準,標準上這麼描述,等級越高,茶葉越細嫩,芽頭越多。如果把評判綠茶的標準,完全套用到普洱茶當中去,那必然是很離譜的事,明顯不適用。事實上,普洱茶是不能夠直接照搬,沿用綠茶這個標準的。為什麼這麼說呢?主要從兩個維度:第一,越細嫩的等級就越高,那麼越粗老的等級就越低。這樣的標準無法客觀地判斷,發酵之前的茶葉原料的好壞,它的產地或山頭的重要性。第二,就是等級越高,也就是芽頭越多的鮮葉原料,茶芽的內涵物質,主要是以酚類物質和氨基酸為主,喝起來又香又鮮爽,而越粗老的,等級越低的,茶葉的內涵物質,主要以糖類為主,喝起來會更為甘甜,更為厚重。製作一餅好茶,為了使茶葉喝起來鮮爽和甘甜並重,就需要粗老賀鮮嫩的茶葉相結合,這樣的茶葉就具備:更加豐富多變的滋味,更多層次的口感變化。

樹齡越大茶越好

經常會出現茶商對消費者說,你看這茶餅的葉片這麼大,用參天古茶樹鮮葉做成的普洱茶,數量有限,都沒幾片了,趕緊入手吧,這種古樹茶是喝一片少一片。是否茶樹的歲數越大,茶葉就越好喝?嚴謹客觀來說,不一定。在現在古樹茶這個概念這麼火熱的環境下,小編的態度一直都是持一個「反唯樹林論」的。冷靜思考一下,咱們喝茶喝的是什麼?喝的是茶葉葉片中,所含的多酚、氨基酸、糖分等營養物質。而葉片中的營養物質如何得來?實際上是來自茶樹周圍環境的土壤、水分和空氣。因此良好的生態環境因素是大於樹齡這一因素的。茶樹是在6至8年開花,茶樹開花的現象其實很像女人生孩子,大家都知道女生生孩子之前和之後,整個身體的代謝結構是發生了變化的,至少激素是發生改變的。茶樹葉一樣,在它開花之前,葉片中主要以氮元素的積累為主,所以它更清香,更鮮爽;而開花之後,葉片主要以碳元素的積累為主,所以這時是糖分更多,果膠質更多,因此它就更甘甜,更飽滿厚重。

到這裡,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小小的推論:同一生長環境中,20歲的茶樹和200歲的茶樹,在它們的葉片中,其內涵物質是不會有太大區別的。但是,現在為什麼市場會深陷古樹茶這個熱門概念中呢?假設我們暫時拋開稀缺性這一因素的影響,原因有兩個:一是古樹茶的生長環境優良,沒有受到破壞,生態環境更好,更平衡。它的土壤腐蝕質土層更厚,含水性更好,儼然是天然的有機環境。二是古樹茶長的很高大,根系發達,吸收的土壤的養分充足,但是枝葉不那麼茂密,充足的養分輸送到相對較少的葉子中,導致每片葉片吸收的營養物質比樹齡低的葉片來的豐富。以上兩個因素造成古樹茶的鮮葉內涵更加豐富,更加協調,品質優異。所以,大方向來看,古樹茶無疑是更好喝的。

經常會出現茶商對消費者說,你看這茶餅的葉片這麼大,用參天古茶樹鮮葉做成的普洱茶,數量有限,都沒幾片了,趕緊入手吧,這種古樹茶是喝一片少一片。是否茶樹的歲數越大,茶葉就越好喝?嚴謹客觀來說,不一定。在現在古樹茶這個概念這麼火熱的環境下,小編的態度一直都是持一個「反唯樹林論」的。冷靜思考一下,咱們喝茶喝的是什麼?喝的是茶葉葉片中,所含的多酚、氨基酸、糖分等營養物質。而葉片中的營養物質如何得來?實際上是來自茶樹周圍環境的土壤、水分和空氣。因此良好的生態環境因素是大於樹齡這一因素的。茶樹是在6至8年開花,茶樹開花的現象其實很像女人生孩子,大家都知道女生生孩子之前和之後,整個身體的代謝結構是發生了變化的,至少激素是發生改變的。茶樹葉一樣,在它開花之前,葉片中主要以氮元素的積累為主,所以它更清香,更鮮爽;而開花之後,葉片主要以碳元素的積累為主,所以這時是糖分更多,果膠質更多,因此它就更甘甜,更飽滿厚重。

到這裡,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小小的推論:同一生長環境中,20歲的茶樹和200歲的茶樹,在它們的葉片中,其內涵物質是不會有太大區別的。但是,現在為什麼市場會深陷古樹茶這個熱門概念中呢?假設我們暫時拋開稀缺性這一因素的影響,原因有兩個:一是古樹茶的生長環境優良,沒有受到破壞,生態環境更好,更平衡。它的土壤腐蝕質土層更厚,含水性更好,儼然是天然的有機環境。二是古樹茶長的很高大,根系發達,吸收的土壤的養分充足,但是枝葉不那麼茂密,充足的養分輸送到相對較少的葉子中,導致每片葉片吸收的營養物質比樹齡低的葉片來的豐富。以上兩個因素造成古樹茶的鮮葉內涵更加豐富,更加協調,品質優異。所以,大方向來看,古樹茶無疑是更好喝的。

說到這裡,我們再做一個假設,一棵20歲的茶樹它是生長在一片具有優質生態環境的茶園中,而一棵200歲的茶樹是長在一片貧瘠的環境中。我們可以判斷一下,哪棵會更好喝呢?根據多年的驗證,這棵20歲的茶樹會更好喝。所以,不能一概而論地說樹齡越大品質越優良;在新樅茶樹中,也可以找到品質優異的茶品。

以上是關於普洱茶的3大主流誤區,店家又樂於拿這些言論來說事。茶友們都了解了嗎?同時,網友們買茶時遭遇過哪些忽悠言論,歡迎提出一起研究一下,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

(來源: 茶則文化 更多好文請關注普洱茶吧微信公眾號:puertea8;普洱茶知識交流請添加個人微信號:cha8cn)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