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現在的大學生抵得上古代的秀才嗎?

  

  秀才古已有之。秀才的發展,大概可以分成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兩漢時期。

  兩漢時期,要想當官有兩種途徑:一種是孝行出眾,被推舉為孝廉。曹操就被推舉為孝廉,從而進入仕途,後來當了洛陽尉;另一種是才華出眾,尤其是精通儒家典籍,就可以被推舉為秀才。

  漢朝的秀才,至少也是如今博士乃至博士後,是精通國學的專業人才。

  正因為秀才太難考,於是很多人就盯上了孝廉。兩漢時期於是孝子輩出。

  不是因為兩漢時期民風特別好,是因為那時候當孝子就能當官!

  第二個時期,隋唐兩宋時期。

  隋唐時期開始推行科舉製。那時候也有秀才一詞。

  不過,那時候的秀才不像明清。明清時期的秀才是最低等級的功名。隋唐時期的秀才是對擁有才華者的一種美稱。

  比如王維就寫過許多詩歌,送給好朋友裴迪,有的題名就叫做“贈裴秀才迪”。

  第三個時期:明清時期。

  明清時期,科舉考試進行了重大改革,其中一項,就是將功名劃分為三個重要等級:

  最高等:進士。

  進士之中,前三名又被尊為狀元、榜眼、探花。

  中等:舉人,參加省裡舉辦的大型考試,即鄉試。考試合格,就成為舉人。

  成為舉人後方才具有當官的資格。

  每省每屆錄取的舉人大概在一百人左右。

  最低等:秀才。

  參加每三年一次,由府學(市級)舉辦的大型考試,考試合格即可成為秀才。

  明清時期,府學錄取名額很低,每次錄取一般就在二三十名。平均下來,每年每個市十人左右。

  考中了秀才並非是結束。以後每年縣市主管官員都會對秀才進行考核,分出等級。第一等被稱之為廩生,可以每月從國家領取糧食六鬥。

  在古代,這已經可以養活一家人了。

  中等秀才沒有賞賜,不好不壞。下等秀才要被嚴厲申斥,若連續多次考核都是下等,還將被除名。

  因此,如果從錄取比例,考試難度看,古代的秀才可比現在的大學難考多了。

  如果從知識儲量相比,古代的秀才在國學科目甩現在博士一條街,當然,在其他學科上小學生也甩秀才一條街。

  第四個時期,民國以後。

  1905年,科舉製被取消,秀才也就成為歷史。不過,晚清秀才中的佼佼者,基本上都成了民國時期的風雲人物。比如魯迅先生,就是秀才出身。他不但自己是秀才,還幫很多人考上了秀才,是個非常出名且優秀的搶手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