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今年高考題已公布,古代高考的題目你知道嗎?

我們看宋代科舉考試的題目,相信是完全可以遴選出合格之國家治理人才的。

文 | 吳鉤

宋朝的科舉考試究竟是考些什麽題目呢?

儘管自隋唐直至明清,歷代都推行科舉製,但科考的題目卻不盡相同。而且,科舉又分為進士科以及九經、五經、開元禮、三史、三禮、三傳、學究、明法、明經諸科,各科的考試內容也不完全一樣,比如明法科的考試,主要是測試考生掌握的法律知識與司法技藝。

我們主要說說進士科省試的試題。宋代省試的科目雖然屢經變革,但有四個科目是必考的:詩賦,經義,論,策。宋人曾從龍說:“國家以科目網羅天下之英雋,義以觀其通經,賦以觀其博古,論以觀其識,策以觀其才。” 科舉制度的設計目的,是識別、發現優秀的治國人才,因此需要以試詩賦考查應試者的文學才情與審美能力,以試經義考查他們對經典義理的理解與闡釋,以試論考查他們的學識與見解,以試策考查解決時務的識見與才乾。

唐人考試重詩賦,“銓擢之次,每以詩賦為先” 以至有宋朝人認為,唐朝人寫詩之所以那麽厲害,就是科舉考試訓練出來的:“或問:唐詩何以勝我朝?唐以詩取士,故多專門之學,我朝之所以不及也。”

宋人考試更重經義與策論。王安石與司馬光政治立場迥異,但在“科舉應當考什麽”的問題上,卻所見略同,都反對以詩賦取士。王安石曾跟宋神宗說:“今以少壯時正當講求天下正理,乃閉門學作詩賦,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習,此乃科法敗壞人才,致不如古。” 建議罷詩賦、考經義。司馬光也說:“國家設官分職,以待賢能,大者道德器識以弼諧教化,其次明察惠和以拊循州縣,其次方略勇果以扞禦外侮,小者刑獄錢谷以供給役使,豈可專取文藝之人,欲以備百官、濟萬事邪?”

宋高宗亦告訴大臣:“文學、政事自是兩科,詩賦止是文詞,策論則須通知古今。所貴於學者,修身、齊家、治國以治天下,專取文詞,亦複何用!” 詩賦在宋代科舉考試中的地位逐漸下降,經義與策論的重要性則得到加強。

具體來說,試經義是出題者從儒家經書中截取一句話,請考生闡述其蘊含的義理。明清時試經義演變成考“八股文”,從外在的文體形式到內在的思想都嚴重僵化,但在宋代,人們崇尚“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考生可以自由解經、傳注、質疑古說、闡發新見,甚至“全不顧經文,務自立說,心粗膽大,敢為新奇詭異之論” 。

試論,則類似於命題作文,通常是要求考生評論經史記載的某個典故或某一位歷史人物。如北宋嘉祐二年(1057)進士科省試的論題是“刑賞忠厚之至論”,典出《尚書》孔安國注文:“刑疑付輕,賞疑從眾,忠厚之至。”換成現在的說法,這題目就是“論疑罪從輕”。

試策跟今天公務員考試中的“申論”差不多,一般都是主考官就時務提出具體問題,讓考生發表見解,所以又稱“策問”,考生的回答則稱“對策”。對策通常是千字文,但也有洋洋灑灑寫了上萬言的對策。

熙寧四年(1071),蘇軾擔任開封府試官,出的策問題目是:“晉武平吳以獨斷而克,苻堅伐晉以獨斷而亡;齊桓專任管仲而霸,燕噲專任子之而敗,事同而功異,何也?”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試比較專製的優劣”。當時王安石與宋神宗正推行新法,王氏“既得政,每讚上以獨斷,上專信任之”,出現專製的苗頭。蘇軾擬此題目,自然是想引導考生對君相“獨斷”時局的注意與思考。

我們看宋代科舉考試的題目,相信是完全可以遴選出合格之國家治理人才的。

遺憾的是,由於從朱元璋時代開始,朝廷偏好以僵化的“八股文”取士,判詞、策論、詩賦雖然也是考試科目,但不受重視,如同走過場,“士子所誦習,主司所鑒別,不過《四書》文而已” 。以致選拔出來的官員,對“兵刑、財賦、河渠、邊塞之利病”漠不關心;及至獲授官職、治理一方之政時,卻“懵然於中而無以應” 。到了晚清之時,局勢大變,這種庸碌的官員更是難以適應近代化的挑戰,導致科舉制度無辜受累,遂於1905年被清政府宣布廢止。

來源|南都周刊

EN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