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脾胃病常見原因及養胃方法

為什麼說「脾胃是後天之本」 首先要說明的是中醫所講的脾胃不是現代醫學解剖學上的脾與胃,就生理和病理而言,中醫所講的脾胃包括了整個消化系統,遠遠超出解剖學意義上脾和胃的範疇。脾胃屬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納運的水谷精微,是化生氣血津精的基本原料,是供給五臟功能活動基本動力的營養來源,五臟六腑、四肢百骸都唯此是依賴。所以說:脾胃為後天之本、營衛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與生俱來、與死俱終,故必須愛惜脾胃,才能保持其健運而百歲不衰。

中醫認為,人出生後,所有的生命活動都有賴於後天脾胃攝入的營養物質。先天不足的,可以通過後天調養補足,同樣可以延年益壽;先天非常好,如不重視後天脾胃的調養,久而久之就會多病減壽。

脾胃病常見的原因

俗話說,脾胃有三怕:一怕冷、二撐、三怕氣。

生冷食物,如各種冷飲、生的蔬菜水果等,會帶著寒氣進入身體,最容易傷及脾胃。中醫所說的脾胃居於中焦,主運化和四肢肌肉,主要包括消化和運動系統。脾主升清,脾氣能夠上升,則營養物質才能輸布全身;胃主降濁,胃氣得降,則消化的糟粕方能排出體外。一旦脾胃受損,氣機升降失調,則會導致消化吸收功能低下,胃腸運動遲緩,出現上腹部脹滿、隱痛、食慾減退等癥狀。

吃得太油食滯胃脘。還有一種功能性消化不良以「撐」為主要表現,如上腹部飽脹,特別是在進食後加重,又如早飽、厭食等。中醫認為,這多由飲食的停滯和濕濁的阻滯所致,其原因多與飲食不規律,飢一頓飽一頓,或經常暴飲暴食,進食油膩、難消化的食物有關。反覆傷胃使食阻胃腸難化,阻滯氣機,納入的食物得不到充分的消化、吸收和排空,這不僅易導致飲食的停滯,也易釀生濕濁之邪,蘊結於中焦脾胃。

精神緊張肝氣鬱結。主要是指由精神焦慮和緊張導致的胃腸節律功能紊亂。中醫所說的肝包括了消化、精神神經等多個系統的功能,認為「肝主疏泄」,肝能夠正常疏泄,則能保障情志的舒暢、氣血的流動和消化的漸旺。而情志抑鬱、心情不暢時,則會導致肝氣鬱滯,一方面精神焦慮,容易緊張、發怒;另一方面克犯脾胃,導致中焦氣滯、胃失和降,出現上腹部疼痛、痞滿、噯氣等不適。

如何護「脾」保「胃」

養護脾胃是防病、保健的根本,因此,平時應注意保養脾胃,那麼脾胃不好怎麼辦?

飲食調攝是保養脾胃的關鍵。因此,飲食應有規律,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經常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以滿足機體需求和保持大便通暢。少吃刺激性和難於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乾硬和粘性大的食物,生冷食物也要盡量少吃。

脾胃是人體最大的情緒器官,情緒因素對食慾、消化、吸收都有很大影響。因此,保養脾胃,首先要保持良好的情緒。據研究,不良情緒可導致食慾下降、腹部脹滿、噯氣、消化不良等,而良好的情緒則有益於胃腸系統的正常活動。

注意冷暖。在春秋季節氣候變化無常時,有虛寒胃痛的患者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冷;有脾虛泄瀉的,可在臍中貼暖臍膏藥,同時還應少吃生冷瓜果等,如感到胃脘部發冷,可及時服用生薑茶。

要堅持適當的體育運動,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做氣功等。適當的體育鍛煉能增強人體的胃腸功能,使胃腸蠕動加強、消化液分泌增加,促進食物的消化和營養成分的吸收,並能改善胃腸道本身的血液循環,促進其新陳代謝,推遲消化系統的老化。

常用的健脾養胃方法

一是雙手疊加,以肚臍為中心按順時針、逆時針方向摩揉腹部,順時針為瀉法,逆時針為補法。

二是雙手疊加,以一手掌心放在肚臍,微微顫動腹部1~3 分鐘,頻率為每分鐘120~180 次。

三是雙手叩打帶脈3~5 分鐘,即雙手握拳,叩打腰部兩側,以自身耐受為度。

四是沿足陽明胃經小腿路線自上而下推小腿前外側,重點點按足三裡。

五是點揉中脘、內關各1~3 分鐘,具有寬胸理氣之效。 (原培謙 長治市中研附院業務副院長、主任醫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