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盤點損傷腸胃健康的幾個飲食習慣

腸胃一般指消化系統的胃和小腸、大腸部分,而胃和小腸是營養吸收的核心。人體需要的營養幾乎都需要經過腸胃,腸胃是消化系統當中最重要的器官。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壓力大,脾胃虛弱是大多數人普遍存在的一種情況。

頭痛、發熱、肌肉痛、經常腹瀉等都是腸胃不健康的表現。腸胃出現問題,不僅會擾亂正常的胃腸功能,引起消化不良,還會使人食欲不振、身形消瘦,甚至可能營養不良,導致胃腸道疾病等。所以,為了身體健康,若發現腸胃出現問題,應該及時治療。

那麼,日常生活中,腸胃疾病究竟是由什麼引起的呢?接下來,隨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時尚頻道一起來了解下,那些損傷腸胃健康的幾個飲食壞習慣吧。

暴飲暴食

暴飲暴食會破壞胃部的保護機制,引起胃壁過度擴張,當食物停留在胃部的時間過長時會增加對胃黏膜的損傷。尤其是逢年過節時,大家會禁不住美食的「誘惑」,吃的東西太多太雜,特別是油膩食物吃太多難以消化,時間長了就容易滋生細菌,導致腸胃不適。

三餐不守時

「廢寢忘食」、三餐不守時似乎成了很多上班族的習慣。可是,如果長期不按時吃飯,會慢慢損傷胃部健康。因為,人體的腸胃系統有自己嚴格的「時間表」,胃液的分泌在一天中存在生理性的高峰和谷底,以便於及時消化食物。胃酸和胃蛋白酶如果沒有食物中和,就會消化胃黏膜本身,對胃黏膜造成損害,久而久之,就容易引起腸胃疾病。

不注意飲食衛生

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許多腸胃疾病都是因為不注意飲食衛生而引起的。幽門螺桿菌是許多慢性胃病發生、發展中的一種重要致病因子,胃部有潰瘍的人,發現感染幽門螺桿菌者特別多,當潰瘍治癒後,幽門螺桿菌就會消失。通常,幽門螺桿菌會寄生在胃及十二指腸的黏膜中,而且患者的口腔和唾液中也存在這種細菌。所以,避免胃潰瘍的最好方法就是注意飲食衛生,若家中有人患上胃潰瘍或胃炎時,採用分餐製可以降低感染幽門螺桿菌的幾率。

進食過快

通常,食物進入胃後,需要經過貯納、研磨、消化,將食物變成乳糜狀後,才到達腸道。如果進食過快,食物沒有經過充分咀嚼,會加重胃部負擔,無形當中增加消化困難,導致食物在胃內的停留時間延長,從而造成胃部肌肉疲勞、胃動力下降。如果想保護胃黏膜,則應在吃飯時養成細嚼慢咽的好習慣,這樣才能增加唾液的分泌,有利於食物被更好的消化吸收。

經常吃冰冷食物

常吃冷食會傷害我們的脾胃功能。人的胃對外界溫度是很敏感的,若在秋冬季節貪吃冷飲、涼性水果、甚至是冷掉的飯菜,會很容易使胃部受寒,從而影響胃腸道功能,時間長了,還可能引起慢性胃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