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歲多寶寶吃飯問題多?多因輔食添加不合理,明白這3點很重要

案例一:凱凱已經15個多月了,吃飯時,一口喂吃得多點,或喂的食物粗糙點,或進食稍微多(跟同齡孩子相比並不多)就會噁心。特別喜歡喝奶,比較喜歡吃泥糊狀食物。

案例二:琪琪都16個多月了,每次吃飯總喜歡把飯菜含在嘴裡,嘴被撐得鼓鼓的,就是不咽下去,有時候會直接給吐出來了,但是喜歡喝奶,喝湯,喝粥,硬點的,纖維多點的食物都吃不了。

案例三:雅雅已經21個月了,不能吃一點青菜,6個月開始添加米飯,米粉都是放在奶裡,偶爾吃點麵條和米粥,直到現在都特別愛喝奶,一瓶240毫升的奶不到幾分鐘就喝完了。到現在咀嚼和吞咽都不太會,對於那些不太容易咀嚼的食物(同齡孩子能吃的很好),她會隻嚼嚼味道,並不吞咽,然後就吐掉了。

如果寶寶有以上的表現,多因在輔食添加時沒注意,沒選擇對的食物質地造成的。雖然一歲多的寶寶還是比較喜歡吃流食,但是對固體食物出現不會咀嚼和吞咽困難的情況時,多數是因為家長沒有給孩子提供吃固體食物的機會,沒有按步驟添加輔食,沒有按部就班地給寶寶添加糊狀食物、半固體食物、固體食物,從而讓寶寶的咀嚼和吞咽能力沒能得到鍛煉,也無法讓咀嚼和吞咽很好地配合,完成咀嚼和吞咽食物的任務。

因為寶寶在吃輔食時有嗆噎的情形,有的媽媽可能會有這樣的擔心,擔心寶寶會被固體食物嗆噎,所以即使寶寶一歲多了,也沒有敢讓寶寶嘗試。寶寶愛喝奶,那就喝吧,奶還有營養呢;寶寶愛吃流食,那就水果榨成汁吧;寶寶愛喝粥、愛喝湯,那就給寶寶做吧。可是這樣的寶寶,大多數都存在餵養困難,吃飯困難,到了3歲以後,父母又要擔心寶寶的吃飯問題了。「我家寶寶太挑食了怎麼辦」「我家寶寶不愛吃飯可怎麼辦」......

對於小寶寶來說,吃其實也是一種能力,是需要父母去培養的。就像寶寶生下來就有吸吮乳頭的潛能,但如果不給寶寶吸吮乳頭的機會,寶寶可能就不會吸吮媽媽的乳頭。寶寶咀嚼和吞咽的能力也是這樣,給寶寶吃半固體食物、固體食物的機會,咀嚼和吞咽以及兩者協調的潛能也就適時被開發出來了。

那麼我們該如何給我們的寶寶添加輔食呢?

首先,要及時給寶寶添加輔食

給寶寶添加輔食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補充營養不足;二是鍛煉寶寶的咀嚼功能,逐漸適應成人飲食。4-6個月寶寶就需要添加奶以外的輔食了。到底是4個月開始添加還是6個月開始添加,根據寶寶的的具體情況靈活掌握。一般推薦滿6月齡添加,對寶寶的健康更有利。

其次,喂輔食要循序漸進

通常情況下給寶寶添加輔食,先添加穀物(米粉糊),一般第一口輔食推薦強化鐵米粉,然後是蛋類蛋黃泥、蔬菜泥、果泥、肉類等,依序進行。剛開始添加輔食是試吃,少量嘗試,量大概是一個杓尖,如果喜歡吃,可以再增加一個杓尖。輔食要一樣一樣地添加,一種新輔食添加5天左右,寶寶沒不良反應再添加下一種輔食。

再次,不同階段選擇輔食的質地

給寶寶輔食添加要遵守循序漸進,質地由稀到稠,由細到粗。根據寶寶的大致月齡和口腔處理食物的主要方式,可以給寶寶選擇適合咀嚼情況的輔食。

一般輔食添加分為4階段:

第1階段:寶寶6月齡,這時候寶寶咀嚼方式處於基本整吞整咽,需要給寶寶製作吞咽型輔食,為質地柔滑的稀糊。

第2階段:寶寶7-8月齡,這時候寶寶咀嚼方式主要靠舌咀嚼+牙齦咀嚼,可以給寶寶添加稍微厚點的泥糊。

第3階段:寶寶9-10月齡,這時候寶寶的咀嚼方式主要靠牙齦咀嚼,可以給寶寶添加碎末狀的食物。比如,稠粥,爛面、饅頭、碎菜末、碎肉末等

第4階段:寶寶11-12月齡,這時候寶寶的咀嚼方式主要以牙齒咀嚼,可以給寶寶添加質地軟的碎塊狀食物。比如,軟米飯、麵條、帶餡的食物、碎肉、碎菜等

到了1歲~1歲半,食物扔需要相對細軟,到了1歲半以後,逐漸向成人飲食過渡,3歲時,可吃成人飲食。不過寶寶的食物還是盡量保持原味,少調料為好。

科學合理地給寶寶添加輔食,是寶寶健康成長的第一步。一歲前,寶寶的食物是以奶類為主,一歲後,寶寶的飲食以食物為主,奶類為輔了。每天需要給寶寶添加10種以上食物,才能滿足寶寶身體的營養的需要。如果寶寶已經錯過了輔食最好時期,那麼從現在開始,媽媽請鼓勵寶寶吃半固體、固體食物,相信寶寶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咀嚼和吞咽的功能會逐漸成熟!


國高級育嬰師,有十年的母嬰護理經驗,學前教育專業,多網路平台原創作者。關注母嬰健康和1-10歲孩子的成長!同時也是二胎媽媽,育兒路上我們在一起!感謝您的閱讀和關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