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高溫氣象來襲!兩天已有13例,中暑病人呼叫120

本周蒸煮式高溫氣象來襲,很多人身體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口渴、食欲不振、頭痛、頭昏、多汗、疲乏、虛弱、噁心及嘔吐等中暑癥狀。記者8月1日在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了解到, 7月30日中午截至8月1日中午12時,該中心已經接警13例中暑病人。那麼出現哪些癥狀是中暑,如何預防中暑,一旦中暑該如何急救?記者就此問題採訪了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急救醫生鞠端玲。

中暑是指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炎熱環境中進行體力活動引起體溫調節中樞功能紊亂所致的一組臨床症候群。鞠端玲介紹,先兆中暑、輕症中暑者會出現口渴、食欲不振、頭痛、頭昏、多汗、疲乏、虛弱,噁心及嘔吐,心悸、臉色乾紅或蒼白,注意力渙散、動作不協調,體溫正常或升高等。 重症中暑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熱痙攣是突然發生的活動中或者活動後痛性肌肉痙攣,通常發生在下肢背面的肌肉群(腓腸肌和跟腱),也可以發生在腹部。肌肉痙攣可能與嚴重體鈉缺失和過度通氣有關。熱衰竭是由於大量出汗導致體液和體鹽丟失過多,常發生在炎熱環境中工作或者運動而沒有補充足夠水分的人中,也發生於不適應高溫潮濕環境的人中。

鞠端玲介紹,熱射病是一種致命性急症,根據發病時患者所處的狀態和發病機制,臨床上分為兩種類型:勞力性和非勞力性熱射病。勞力性者主要是在高溫環境下內源性產熱過多,如炎熱氣象中長距離的跑步者,它可以迅速發生;非勞力性主要是在高溫環境下體溫調節功能障礙引起散熱減少,如在熱浪襲擊期間生活環境中沒有冷氣機的老年人,它可以在數天之內發生。

鞠端玲表示,中暑與氣溫、溫度、日照、勞動強度、高溫環境暴露時間、體質強弱、營養狀況、水鹽供給有關。該中心接警的多例中暑病人大多是長時間暴露在戶外環境中,鞠端玲特別提醒,在蒸煮式的高溫環境中市民有必要做好中暑預防措施:注意看高溫預報;避免上午10點至下午2點的最熱時間段外出,因老人身體的體溫調節能力較差,可使用室內外溫差不要過大的冷氣機,可飲用一些冰鎮綠豆湯或淡鹽水,另外可塗擦藿香正氣水等預防中暑的葯;保持室內通風,降低室溫;避開高溫時間或縮短高溫下工作時間;保持體力,多吃蔬菜水果,補充電解質。

鞠端玲認為,市民有必要掌握和了解一定的中暑急救方法,如中暑初期將病人抬至陰涼通風處,雙腳抬高,平臥並解開衣扣,或脫去衣服,頭部可捂上冷毛巾,用電扇吹風,加速散熱。中暑初期與輕度中暑,病人有意識時,可給一些清涼飲品,在補充水分時,可加入少量鹽水。對於重度中暑者應呼叫120急送醫院。轉送中用冰袋敷於病人額頭、胸口、肘窩及大腿根部,積極物理降溫,以保護大腦、心肺等器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