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世界名湯大賞,你喝過幾種?

所謂飲食,飲在前而食在後。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食文化僅僅一千多年,而湯文化卻長達三千年之久。許多人吃飯,可以沒有山珍海味、大魚大肉,卻一定不能沒有一碗湯。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禦廚路易斯·古易在其《湯譜》中有名言傳世:“餐桌上是離不開湯的,菜肴再多,沒有湯,猶如餐桌上沒有女主人。”一頓飯吃的舒不舒服,湯是關鍵。可見湯在我們的日常飲食生活著佔據著絕對重要的地位。那麽,愛喝湯的你知道世界上都有哪些著名的湯嗎?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俄羅斯羅宋湯

羅宋湯其實原名應為紅菜湯,是一種以紅菜為主要材料,保留紅菜基本色彩和口感的湯。20世紀上半葉,有大量俄羅斯人寄居上海,紅菜湯也被帶到中國,進而入鄉隨俗,發生了許多變化,連名字也被上海的文人根據俄羅斯的英語RUSSIA改成了“羅宋湯”(羅宋人喝的湯)。因紅菜頭在中國較為少見,中國改良版的羅宋湯一般用番茄代替。正宗的羅宋湯則必要以紅菜頭為主要原料,其它食材有卷心菜、洋蔥、番茄、馬鈴薯、芹菜、蘿卜,而配料則通常是胡椒粉和檸檬汁。富有一點的俄國人會在“Russia湯”裡加入牛腩,或用清牛肉湯底來熬煮,使得湯的味道更加鮮美。

法國洋蔥湯

洋蔥湯是法國最受歡迎的菜式之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8世紀。據說有一次,國王路易十五上山打獵迷失方向,直到深夜才找到路徑回到宿營地。當時的他又累又餓,營地卻只剩下一些奶酪、洋蔥和幾片乾麵包。無奈之下,他就將這些材料混合在一起煮了一碗湯,一嘗之下,卻發現味道出乎意料的好。從此洋蔥湯就成為了經典佳肴,得以流傳至今並傳到民間。

法國奶油蘑菇湯

喜歡吃西餐的人,恐怕都不會不知道這一道法國奶油蘑菇湯。以蘑菇為主料,用黃油炒香麵粉後添加淡奶油煮製而成。味道非常濃鬱,鹹香潤滑,在寒冬季節來上這麽一碗濃濃的奶香蘑菇湯,配上烤的金黃焦香的麵包,別提多舒服了~

韓國大味增湯

大味增湯是韓國特色料理。在韓劇中經常可以看到幾個人圍著一鍋熱騰騰的大味增湯,邊喝邊發出享受的讚歎聲,看他們那樣子,真讓人覺得大味增湯是世間的絕頂美味了!其實,所謂的大味增湯非常簡單,主要就是用豬肉、土豆、洋蔥之類的各種食材加上韓國大醬來煮製的。據說經常喝大味增湯,還有降低胃病發病率和預防乳腺癌的作用呢!當然,大味增湯對韓國人來說十分美味,但對於國人來說就不一定對胃口了,其味道究竟如何,還是見仁見智,需要自己品嚐過才能下結論了。

咖喱牛肉湯

不要以為只有東南亞喜歡咖喱,其實在許多國家,咖喱都是十分常見的調味品。美國更是將一道咖喱牛肉湯做的出神入化,在全世界都非常有名。牛肉、土豆、洋蔥都是很普通的食材,可是加入一點咖喱,馬上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燉好的咖喱牛肉湯金黃香濃,牛肉酥爛,土豆綿軟,實在美味。

日本海帶豆腐湯

海帶和豆腐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材,但在歐美國家,有人卻稱海帶是“女性美麗保護神”,日本人更認為海帶與豆腐同食有助於長壽。海帶豆腐味增湯可說是日本最常見的一道料理,材料極為簡單,但卻清而不淡,味道鮮美,還有很好的養生作用。

泰國冬蔭功湯

冬蔭功湯又叫泰式酸辣海鮮湯,可謂是泰國的“國湯”,就連從未吃過泰國菜的人恐怕也聽說過它的大名。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廚影美食”。“冬蔭功”是音譯,英文一般翻譯為“Tom Yum Goong”,泰語中“冬蔭”是酸辣之意,而“功”則是指蝦,“冬陰功湯”的意思當然就是酸辣蝦湯了。不管是在泰國本土還是異國他鄉,凡是做泰國菜的餐廳,冬蔭功湯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冬陰功湯如此受歡迎,它是怎麽做的呢?將輔料(香茅草、黃薑、苦橙葉等)放入桶中煲至出味,而後加入魚露、檸檬汁、椰奶、大蝦、草菇、小米辣等一同燉煮。此湯色澤豔紅,酸辣開胃,口感嫩滑,鮮香馥鬱。一碗湯端上來,入口先是酸辣,繼而香茅、檸檬葉的香味在口中蔓延開來,慢慢的口腔中又多了南薑、薄荷的味道。。。正是因為有了這許多材料,冬蔭功湯的味道才如此豐富迷人,一入口五味俱全,讓人為之迷戀不已。

意大利蔬菜湯

意大利民族是一個崇尚美食的民族,在飲食方面有著悠久的歷史。意大利蔬菜湯是一道西式風味餐湯,主要以洋蔥、番茄為主要原材料,湯濃而清香,樸素而淡雅。

越南海龍皇湯

海龍皇湯,又名海鮮周打湯。事實上,不僅越南有海龍皇湯,法國、美國、意大利等許多國家都有這道湯。亦舒的作品《陌生人的糖果》、《蓉島之春》、《雪肌》等作品均有提及海龍皇湯,是否可以推測亦舒本人也很喜歡這道美食呢?

海龍皇湯的具體起源已不可考,相傳是源自法國馬賽漁港,當地魚販將賣剩下的海鮮丟在大鍋中熬湯做晚餐,因味道鮮美,漸漸傳開。時至今日,倒是越南的海龍皇湯最為出名了,名列世界十大名湯。海龍皇湯一般是採用各種小海鮮與番茄、南瓜、洋蔥等一起燉製,還可以加些火腿或鮮豬肉,味道更佳。

福建佛跳牆

“壇啟葷香飄四鄰 佛聞棄禪跳牆來”,佛跳牆是福建首席名菜,相傳源於清道光年間,距今已有兩百年歷史。閩菜之湯,素有一湯十變之說。一湯,其含義是選以一種原湯為主,配以各種質料之鮮,使各種主料與輔料之味互為融合,使一種原湯可以變成十種不同之味,使十種不同之味還能合為一體。

佛跳牆這道菜,即是採用十八種主料、十二種輔料互為融合,包括魚翅、海參、鮑魚、干貝、瑤柱、花膠、雞鴨、豬肚、蹄筋、火腿、鴿蛋、香菇、竹筍等三十多種原料,分別處理乾淨後裝入壇中。佛跳牆之煨器,多年來一直選用紹興酒壇,壇中有紹興名酒與料調合。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廚影美食”。裝壇後以荷葉密封壇口,以無煙炭火微火煨五六個小時而成。此菜講究儲香保味,煨製時幾乎沒有一絲香味溢出,在煨成開壇之時,只需略略掀開荷葉,便覺濃香撲鼻,沁人心脾。將湯盛在碗中,濃厚而不膩,軟爛而不腐,各種食材的味道並未因一罐燉製而混雜,各種風味,都能一一辨別。

七星魚丸

福建著名的湯菜,所用的魚丸是將鰻魚等食材剁成極小細末,加入甘薯粉(澱粉)攪拌均勻,再包以豬瘦肉或蝦等餡而製成。那一顆顆如核桃大小的雪白的魚丸,漂浮於熱氣騰騰的湯面,如滿天星鬥布於太空。因此,海外華僑把它稱為“七星魚丸”。福州的“七星魚丸”具有色澤潔白,有彈性而不膩,餡香而松,口味清甜爽滑等特點,久負盛名。

福建花生湯

這道美食發源於泉州地區,而後傳至福建其它沿海地區乃至海外。花生湯用料簡單,煮法卻甚考究。盤點全球頂級食材,探索珍奇饕餮盛宴。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廚影美食。花生仁用沸水衝燙去膜,加水、加少許純鹼,用旺火煮至花生仁熟後,改用微火煮爛。其特點:花生仁酥爛不碎,入口即化,湯色乳白,甘甜爽口。食用時可配佐甜鹹點心,如油條、炸棗、韭菜盒、肉包、甜包、糯米炸等均是上品。

南京鴨血粉絲湯

鴨血粉絲湯是南京著名的風味小吃,由鴨血、鴨腸、鴨肝等加入鴨湯和粉絲製成。不論是鴨湯的烹製,還是鴨血、鴨肝與鴨腸的製作,都採用的是傳統製作金陵鹽水鴨的方法,是金陵菜中重要的代表。以其口味平和,鮮香爽滑的特點,以及南北皆宜的口味特色,風靡於全國各地。

淮南牛肉湯

淮南牛肉湯,安徽省淮南市地方名小吃。正宗的淮南牛肉湯,需選用當地黃牛肉,所謂“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淮南位於沿淮地區,這裡的黃牛肉酸鹼平衡,口感極佳,燉湯則需牛頭、牛骨、牛內髒和牛肉搭配。淮南人大多口味很重——重油,重鹽,重辣。淮南牛肉湯集所有重口於一身,加上配料豆餅、千張也是豆製品,可謂將淮南特產的豆腐與牛肉湯完美結合。兩杓濃湯,半碗粉絲,幾片牛肉,小把千張和豆餅,灑上切成碎丁的香菜,配以些許辣椒油,便是一碗淮南牛肉湯。看上去平平無奇,卻總能令許多客人吃的不顧形象,大讚美味。

河南胡辣湯

胡辣湯,又名糊辣湯,是河南的一款非常有地方特色的湯羹。到河南去旅遊,幾乎大街小巷到處都有賣這胡辣湯的地方。早上買一碗胡辣湯,配著包子、油條作為早餐,熱熱的一碗下肚,別提多舒服了!

胡辣湯是用骨頭湯打底湯,加入由多種天然中草藥按比例配製的湯料及胡椒、辣椒等調味料製成的,它比較適合北方人的口味,湯汁粘稠、麻辣鮮香、肉爛湯鮮,喝的時候稍微淋點麻油、香醋,真是香、滑、綿、潤,可口極了。

洛陽驢肉湯

驢肉湯是河南洛陽著名的傳統小吃。憑著“天上的龍肉地下的驢肉”的美譽,湯中佼佼者,非驢肉湯莫數。驢肉湯味濃湯厚,肉香質純,再配以驢白血(血清蛋白經特殊工藝加工而凝固的豆腐狀),形狀似腦非腦,似蛋非蛋,白而細嫩,色香味俱佳。此湯肉湯分明,肉爛而不膩,湯色白似乳,濃鬱開胃,春、夏兩季食用,溫而不燥,秋、冬兩季食用滋補壯體,是一年四季都適合的滋補佳品。

洛陽丸子湯

老洛陽人有句口頭禪:“早上豆腐湯,晚上丸子湯”。洛陽的丸子湯葷素搭配,湯裡的丸子用綠豆面加上黃豆芽油炸而成,香甜酥脆;丸子湯中必放的配料食材是豆腐,此外還要加上血、剔骨肉、韭菜、韭黃等配料。至於湯則選用上好的大棒骨,再配以祖傳秘方作料,熬製十幾個小時後方可上桌。丸子湯酸辣爽口,吃起來有葷有素、有脆有綿、有焦有軟,別有一番風味。

洛陽豆腐湯

在洛陽有一道豆腐湯,又有“白玉黃金湯”之名,概因其中鮮豆腐色澤瑩白,如玉之潔淨,而油炸過的豆腐色澤金黃,且切成棱角分明的條塊狀,如金條一般亮眼。它是以豆腐和薑湯為原料熬製而成,口味以清淡為主,尤其在夏天深受大眾歡迎。

洛陽不翻湯

洛陽素湯,“不翻”稱絕。“不翻”其實就是一張綠豆小餅,有小孩子的巴掌大小。把綠豆泡漲磨細兌水調汁,汁兒不稀不稠,舀一杓攤在鏊子上,用爐火加熱,一分鐘就熟了,不用翻個兒,所以叫做“不翻”。

不翻極薄,一面豆綠一面淡黃,再拿一個白瓷碗,碗底放上白胡椒、醋、鹽、等調味料,再放上煮熟的海帶絲、泡漲的粉條、小塊的雞血,撒上蝦皮和一大把翠綠的、切得細細碎碎的韭菜,再扔一塊紫菜進去,把不翻鋪在最上面,在碗裡澆一杓骨頭湯,再附上一張雪白的薄烙饃,一碗不翻湯就齊活了。把不翻湯端上飯桌,只見漂滿翠綠色碎韭菜的湯中,薄薄的不翻若隱若現。那不翻入口即化,有若無物,咽下肚去,唇齒間便有了綠豆的清香;湯酸辣清淡,余味悠長,是當地人吃夜宵的首選。

洛陽涼粉湯

涼粉湯,又叫“頭腦湯”。《洛陽民俗志》記載:洛陽有大年初一五更喝“頭腦湯”的習俗。涼粉湯,其實就是肉湯、涼粉加上蒜苗、粉條、葉子菜等等做成的燴菜,裡面能加上一些花生、木耳、香菜、黃豆、豆腐乾、牛肉丁會更出味。做好後的涼粉湯入口滑嫩、後味綿長,如果能加上自己烙的餅饃、油饃吃起來會更有味道。

滄州羊腸湯

滄州地處華北平原的東部,卻有著轄區內的孟村回族自治縣。回族是這裡的一個主要民族,那麽,以牛羊肉為主的小吃就不奇怪了。滄州羊腸湯是現在文雅一點的稱呼,過去就叫羊腸子,滄州方言發音是“樣嘗――怎”。在滄州,吃過羊腸子的人都有這樣一種感受,那就是:第一次是閉著眼吃——怕膻;第二次是眯著眼吃——品味;第三次是瞪著眼吃——解饞。真是越吃越有癮,越吃越愛吃。初冬的氣象盛出乳白的湯汁放上幾匙蒜末、 幾片翠綠的香菜 、一匙鮮紅的辣椒油,這一碗熱乎乎的羊腸湯配上現烤的燒餅,可是暖胃,暖心。

四川酸辣湯

四川酸辣湯是用肉絲、豆腐、冬筍等料經清湯煮製而成,其特點是酸、辣、鹹、鮮、香,飯後飲用,有醒酒去膩,助消化的作用。所以很多人在沒有太大食欲的時候會想念酸辣湯的美味。

簡陽羊肉湯

簡陽羊肉湯是簡陽特有的美食,其湯鮮,唯美,香氣宜人,是上等的補氣養生的湯類美食。簡陽羊肉湯的獨特得益於簡陽的山羊。簡陽的土山羊,俗稱“火疙瘩羊”,個頭矮小,但生命力極其旺盛。除了種源優勢外,它的生存環境也是簡陽所獨有的。有專家趣言:簡陽的山羊“吃的是中草藥(綠色山草),喝的是礦泉水(龍泉湖、三岔湖的水)”。用在如此得天獨厚的條件下生存的山羊作為主要原料的簡陽羊肉湯,肉質細嫩、肥而不膩、溫而不火,尤其是那奶一般白的湯,其味鮮香濃烈、余味悠長。

廣東老火湯

老火湯又稱廣府湯,是廣府人傳承數千年的食補養生秘方。在廣東,不是喝酒“不醉不歸”而是飲湯“不夠不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廚影美食。據史書記載:“嶺南之地,暑濕所居。粵人篤信湯有清熱去火之效,故飲食中不可無湯”。老火湯在廣東人的生活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廣東人煲老火湯是十分講究的。選用的炊具是厚厚的砂鍋。湯則需小火慢煲,一般整個過程至少需三四個小時,他們認為這樣才能把食材中的精華全部融化在湯裡。煲好的湯除了加點薑和鹽提味,一般不再加其它的調料,認為如此才能原汁原味。冬瓜排骨湯、薏米龍骨湯、土雞湯。。。這一道道用心煲出的老火湯,是那麽的濃稠、鮮香,讓人回味不已。

名潮鴿吞燕

號稱“天下第一湯”,是先把剛出生二十八天約四五兩重的鴿子拆骨留肉,然後把精選的上等官燕塞進鴿子腹中而後放入秘製高湯中隔水慢燉八小時,以使鴿子的鮮香與燕窩的清香相融於湯而成。

這道湯品,講究清潤鮮甜,要達到這樣的味道口感,前期對食材的處理工作是重中之重。燕窩的脹發要採用浸、焗法,脹發要透,揀去絨毛、雜質,用清水浸泡至軟。而乳鴿的處理要求更高,要“起全鴿”,即整隻乳鴿不能穿孔,刀口不能過頸脖。燕窩泡發後,就進入煨煮工序中,先放入沸水鍋中滾約2分鐘,倒入漏杓內瀝去水分,放入高湯、紹酒、精鹽燒開與燕窩同煨,以達到增香去異味的效果。煨煮的燕窩還要用潔淨毛巾吸乾水分方可進入“吞燕”之步驟。

將燕窩、火腿細粒拌勻,分為兩份填入兩隻全鴿腹腔內。鴿頸打結扎口,放入微滾的沸水中飛水,而後用清水沖洗後,連同熟火腿粗粒放入大燉盅內,再加入薑件、蔥段、紹酒、精鹽以浸過“布袋鴿”為標準,加蓋入蒸籠,中火燉煮90分鐘後撇去湯內浮油,再調味加蓋,再燉約半小時。乳鴿在湯中半浮半沉,在軟爛的鴿肉內,藏著晶瑩雪白的燕窩,燕窩飽含湯汁,鮮美異常,營養更是豐富,風味甚佳。

濃湯雞煲翅

嚴選南非牙翅足十兩,外加金華火腿、老雞、螺肉及各精選材料,沿用古法炭爐煲足八小時。透著獨有香氣,湯之清鮮非一般普通雞煲翅可比,難得的是,湯與翅的味道平分秋色,不像坊間一般讓翅給濃湯搶去風頭,加上火候拿捏恰當,湯味濃厚,色澤奶白,魚翅口感軟滑糯。

菊花三蛇羹

三蛇羹是蛇饌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湯羹,廣州的酒家在百年前就有這種菜式。“秋風起,三蛇肥”,“三蛇”指眼鏡蛇(俗稱“飯鏟頭”)、金環蛇(俗稱“金腳帶”)和“過樹榕”。將三種蛇去骨撕成肉絲,加生薑、陳皮、桂圓肉、竹蔗水、紹酒等配料煨熟,最後以馬蹄粉調芡。如加銀環蛇(俗稱“過基峽”)、“三線索”蛇肉則成“五蛇羹”。上述蛇中,除過樹榕外,蛇牙中均有劇毒腺液,但肉無毒,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能祛風去濕。這樣一碗蛇羹味道非常甜美鮮香,數碗下肚仍然清爽無比,沒有絲毫的滯膩之感。

豬肚包雞

豬肚包雞,又名鳳凰投胎,流行於廣東的惠州、河源、梅州等粵東一帶,是廣東客家地區酒席必備的餐前用湯。豬肚包雞,顧名思義,就是用生豬肚把生雞包住,用針線扎好二頭後放到特配的湯料中煲熟,食前再將豬肚刮開,取出熟雞一起砍件後,放回原煲湯料中滾熱再食,這一食法是使生滾食法的火鍋多了一種老火食法,節約時間的同時又可品嚐到香濃撲鼻,美味可口的雞肉。湯裡濃中帶清,有濃鬱的藥材味和胡椒香氣。

鲃肺湯

蘇州名菜“鲃肺湯”,是一道名揚海內外的湯菜。它用產於木瀆一帶太湖裡的鲃魚內髒為原料,稍作加工後,加佐料雜湯而成。鲃魚,又名斑魚,光滑無鱗,腹部白色有細刺,背部青色有斑紋,狀如河豚,但只有兩三寸大,又叫小河豚,是太湖特產。斑魚肉質細嫩,鮮美如刀魚。尤其以魚肝製湯為勝,斑魚肝入饌,早在清代就在蘇州地區極為盛行。清人袁枚《隨園食單》裡有這樣的記載:“斑魚最嫩。剝皮去穢,分肝肉二種,以雞湯煨之,下酒三份、水二份、秋油一份。起鍋時加薑汁一大碗、蔥數莖以去腥氣。”

鲃肺湯採用斑魚之肝,輔以火腿、香菇、筍片等,用雞清湯燒製而成,要求湯清如水,味質純。鲃肺湯的吃法也有講究,有“置、賞、品、味”四個步驟。置,吃之前先將魚肝取出,讓它自然冷卻;賞,觀賞魚肝冷卻時因魚肝油滲出而出現的小氣泡;品,待魚肝冷卻後,放入口中輕抿,這是一個品的過程;味,趁著口中魚肝猶有余味,再喝下魚湯,回味無窮。

單縣羊肉湯

單縣羊肉湯是山東菏澤市特色傳統名吃,有著近200年歷史,以其“色白似奶,水脂交融,質地純淨,鮮而不膻,香而不膩,爛而不黏”的獨特風格,被載入中華名食譜。以湯入譜的,只有單縣羊肉湯。它被國人稱為“中華第一湯”。民間有雲:“來到菏澤牡丹城,不品單縣羊肉湯,等於白來菏澤走一樁!”

烏雲托月

烏雲托月,孔府菜之一,是以紫菜與荷包雞蛋做成湯,將紫菜撒成片,用鴿蛋製成圓形的荷包蛋,放在紫菜之上,加入清湯製成。紫菜飄浮在湯上形似烏雲,鴿蛋如皎月依托於烏雲之中。故取名為“烏雲托月”。此菜黑白分明,湯清味鮮,清淡爽口,醒酒最佳。

河北辣子湯

河北辣子湯,這裡的河北並不是指河北省,而是陝西白水人對白水地域的一種劃分叫法,因為白水地圖象個帽子,洛河從西北到東南穿境而過,縣城位於縣境最南端,於是全縣人民就把位於洛河以北的三個鄉鎮(史官、縱目、北塬)稱之為河北三鄉,那裡住的人民自然被稱這為“河北人”。河北辣子湯那個味道美的很,在陝西可是頂頂有名。辣子還能當湯喝,湯中不光辣,也帶入了香,甚至被當地人認為是下面條是最佳的選擇。

辣子湯的起源無法考證,但它在“河北”的市場是極其廣闊的而且深厚的。辣子湯的製作方式是在濃鬱的湯中加入豆腐片、紅苕涼粉片、大肉片、蕎面血斑以及肥腸等,加花椒、辣子、食鹽烹調而成,紅而不辣、油而不膩、味道香醇。正宗的“辣子湯”應該具備以下幾大特點:辣子看上去很紅,吃到嘴裡可是很溫柔、很提味;湯看著不冒氣,卻煎活,吸的時候小心燙嘴;汪汪的一層看著很油,吃到嘴裡卻不膩,味道極為香醇。配以剛出鍋的熱饃,簡直就是人間佳肴,美味悠長。

杭州老鴨湯

想要秋補跟潤燥一起來,老鴨湯無疑是最好的選擇。通常選用一年以上的老鴨作為原料,其他各種原料就比較隨意了,酸蘿卜、冬瓜、筍乾、木耳等都是很好的選擇。燉好後湯汁金黃濃厚,滋味香醇,湯汁鮮美,非常滋補。

宋嫂魚羹

宋嫂魚羹是浙江杭州地區的一道名菜,創製於南宋淳熙年間,現代詩人、作家俞平伯在《略談杭州北京的飲食》中所指出:“西湖魚羹之美,口碑流傳已千載矣。”其具體做法是將鱖魚或鱸魚蒸熟後剔去皮骨,加上火腿絲、香菇、竹筍末、雞湯等佐料烹製而成,成菜油潤鮮香,酸爽開胃,似有蟹肉的鮮味,食用者吃過以後無不讚賞。

西湖蓴菜羹

說起蓴菜,就聯想到著名文學家葉聖陶的《藕與蓴菜》:“在故鄉的春天,幾乎天天吃蓴菜。蓴菜本身沒有味道,味道全在於好的湯。但這樣嫩綠的顏色與豐富的詩意,無味之味真足令人心醉。”蓴菜是杭州西湖著名的特產。用蓴菜作料製成的“西湖蓴菜湯”,原名“雞火蓴菜湯”,蓴菜翠綠,雞白腿紅,色彩鮮豔,滑嫩清香,湯純味美,是杭州傳統名菜,常會提前上席作為潤喉開胃的羹湯。

蓴菜味道清香,營養豐富,而且有著“蓴羹鱸膾”、“蓴鱸之思”的典故,寓意著深厚的思鄉、思國之情。乾隆遊江南,也必嘗蓴菜湯,有“花滿蘇堤抑滿煙,采蓴時值豔陽天”之誦。一道西湖蓴菜湯,不濃烈、不驚豔,卻清淡鮮美,帶著濃濃的江南詩意,是招待貴賓的最佳選擇。

杭州魚頭濃湯

相傳此菜是由“魚頭豆腐”衍生而來。因古時沒有冰箱,天熱時豆腐容易變酸,很難保存,“魚頭豆腐”供應受到局限。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廚影美食。為了讓客人在天熱時仍能喝到可口的魚頭湯,精心的廚師用火腿、菜心 等配料燒製。此菜湯濃如奶,油潤、嫩滑、色佳味美,比起魚頭豆腐,另有一番風味。

西湖牛肉羹

西湖牛肉羹是江南地區特色傳統名菜,屬於杭幫菜。由於它香淳潤滑、鮮美可口,常會提前上席作為潤喉開胃的羹湯。西湖牛肉羹也是深受普通老百姓喜愛的食品。僅用牛肉、雞蛋和香菇,便可做成價廉物美的羹湯,因而,西湖牛肉羹在民間是非常普通的家庭用菜。

台灣四神湯

四神湯是台灣家喻戶曉的健脾食方,在台灣夜市或餐廳中很容易找到這道湯。薏仁(或芡實)、蓮子、淮山、茯苓雖然都是普通食材,匯集在一起後卻互相補遺,製成的湯水對人體具有養顏、清火、利尿等諸多益處,幾乎發揮出了“無敵”的功效,四神之名當之無愧。台灣的四神湯一般用這四種藥材與豬肚一起煲湯,也可換成豬骨等其他原料,經常喝可以養生美容。

台灣貢丸湯

貢丸湯是一道以貢丸為主材的美食。相傳貢丸一名來源於早期業者的作法是靠人工持木棒以槌擊肉塊,然後捏製成肉丸,因在閩南語中,槌擊為『摃』,因而稱為摃丸或貢丸。

台灣豬血湯

豬血湯是大眾化台灣傳統小吃,有“天然紅豆腐”的稱號,採用豬血蒸熟製成,不過,同樣是豬血湯,台灣南北口味並不相同,北部習慣加入沙茶或蔥油調味,湯頭略油;南部與東部豬血湯不加沙茶,且豬血較Q,湯頭較清淡。

江西瓦罐湯

瓦罐湯又名民間瓦罐湯,名字由民間飯莊所取,是一種江西地區民間傳統的煨湯方法。民間飯莊瓦罐湯的是採用古來的煨製工藝,在專業瓦缸內進行煨製而出,以土質瓦罐為容器,加以食物配以純淨水為原料,以硬質木炭火恆溫六面體受熱,煨製出的瓦罐煨湯原汁原味,而且更含有很高的營養價值。瓦罐煨湯是江西非常響亮且有味道的一張名片,是江西地地道道的特色小吃之首。

文思豆腐羹

清人俞樾《茶香室叢鈔》:“文思善為豆腐羹,至今效其法者,謂之文思豆腐。”《調鼎集》上又稱之為“什錦豆腐羹”。“文思豆腐”是淮揚地區的一款傳統名菜,始於清代,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它是清乾隆年間,揚州天寧寺的文思和尚所創。文思和尚用嫩豆腐、金針菜、木耳等原料製做成這道豆腐湯,滋味異常鮮美。

文思豆腐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其鮮美,並且刀工驚人。一塊細軟的豆腐,全部用手工切成細如發絲的豆腐絲,其中的功夫是非常講究的。一般切豆腐都是在粘板上切,真正的文思豆腐則是在水裡切,原因是在水中切豆腐不易粘刀。一盒豆腐,在一位資深的大司機手中,橫切,豎切,幾分鐘的光景,一塊豆腐就成了幾千根豆腐絲,放在清澈的水中,根根清晰、粗細均勻。

上湯參茸燉繡球

此菜在傳統文思豆腐的基礎上提升刀工處理,把豆腐切成繡球狀,每朵都有2500條絲,並輔以廣式上東加雲南松茸、羊肚菌燉煮而成。

太原頭腦

“頭腦”是山西特有的一種清真小吃,又名“八珍湯”,是由黃芪、煨面、蓮菜、羊肉、長山藥、黃酒、酒糟、羊尾油配製而成,外加醃韭菜做引子。頭腦口味清淡,營養充足,配著山西黃酒,輔以醃韭菜和羊肉燒麥再或者一兩個帽合(一種烤製的面餅),實在是美味。

晉城汆湯

“汆湯”是山西地區湯食中的佼佼者,分素、葷兩類。素者多蔬,油炸豆腐、土豆塊、粉皮、 素丸子、海帶及綠色蔬菜,清香而不淡。葷者多肉———在素蔬原料的基礎上, 再加上酥肉、燒肉、夾餡、肉丸,醇香而不膩。

山西疙瘩湯

疙瘩湯也叫拌湯,湯色紅潤、粘稠適中、小小的面疙瘩混合著薄薄的蛋花,出鍋前撒一把香菜,滴幾滴香油,口感滑潤鮮美,山西人對這碗疙瘩湯都有著濃厚的感情。

內蒙古全羊湯

全羊湯是內蒙古風味湯菜,俗稱羊雜碎。用羊頭、蹄以及心、肝、腸下水為主料,鍋內加清水入主料及花椒、山奈、小茴香、鹽等調味品煮燉,鍋開時,撇去浮沫,繼續煮至香味溢出,頭、蹄的骨肉能分離.其余下水熟爛後撈出,切成條或薄片。鍋內加羊油燒熱,用蔥、蒜、辣椒熗鍋,添入煮羊骨頭湯、清水及適量的原湯和精鹽等調味品,待燒開後,下入主料,煮至湯濃味醇時即成。配白焙子、香菜食用。此湯味鮮、香辣、濃醇、不膻,深受群眾歡迎。

新疆粉湯

粉湯是新疆地區的回族人喜愛的風味小吃。 粉湯對於回族人,就像餃子對於漢族人一樣重要。每逢古爾邦節和肉孜節,家家戶戶都要烹製粉湯,恭敬貴客和親友們到來。簡單來說粉湯就是加了粉塊的羊肉湯,輔以大白菜等時令蔬菜。粉塊的好壞直接決定粉湯美味與否,一般有豌豆粉和土豆粉兩種。將羊肉紅燒過後倒入清水和粉塊繼續燉,一定時間的燉煮過後,濃濃肉香味已經浸入透亮細嫩的粉塊中,接著放上大白菜,胡蘿卜,白蘿卜等蔬菜,待湯沸騰之後準備出鍋,調點醋撒上紅紅的辣椒絲,翠綠的碎香菜,粉白湯紅菜青,色香味俱全。

人參雞湯

提到人參雞,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韓國,其實在我國東北,人參雞是地道的本地美食。人參是東北三寶之一,用東北人參與當年母雞經加工後,再加入適量高湯,調料上屜蒸製而成的。此菜上桌,只見參臥雞中,雞臥湯中,形體美觀,肢態飽滿。

鹿茸三珍湯

鹿茸三珍湯,以長白山梅花鹿的鹿茸、鹿筋、鹿鞭為主料,輔以高湯,佐料烹製而成。常飲鹿茸三珍湯,有補精髓、壯筋骨之效,是高級滋補佳品。

油豆腐線粉湯

油豆腐線粉湯是上海地區特色傳統小吃。乾點配濕點,這是平常上海人習慣的飲食方法。而濕點中油豆腐線粉湯則是保留節目。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廚影美食。雖然它看上去有點清湯寡水,但配生煎等油膩的點心,則是絕配。湯水夠清,味道夠鮮。油豆腐、粉絲和百葉包,再加個雙檔,保證你鮮地掉眉毛。

面筋百葉湯

說起單檔,可能很多新上海人都不知道,其實就是面筋百葉包湯。檔上海閑話裡就是單吊的意思,一隻面筋或者一隻百葉包,迭個就叫“單檔”。面筋加百葉包,迭個就叫“雙檔”。但不曉得從啥辰光開始“單檔”變成了一隻面筋加一隻百葉包了,而“雙檔”則是二隻面筋加二隻百葉包了。

正宗的單檔裡面的面筋不是一般的面筋,必須是無錫油面筋裡麵包的肉餡是做面筋是就放進去的,不像普通的面筋塞肉是後放進去的,因此肉餡的湯汁和鮮味完全被面筋所包裹住,咬一口真是鮮的不得了啊!百葉包也是大有講究,百葉要好不僅要有韌性而且要帶有黃豆本身的清香,層層包緊,由於是小吃裡面的肉餡即不能多也不能少,多了油膩,少了就沒有味道,要咬開來肉餡剛好與百葉的一樣厚度才是最好的。 湯必須是正宗的骨頭湯,經過長時間熬煮不加其他調料,上面還必須有點油花,就是突出一個本味。吃的時候再放一點鮮辣粉,未到好極了!

雞鴨血湯

城隍廟出道的名小吃,由雞鴨血、雞內髒、雞湯熬製而成,一般搭配生煎饅頭或小籠饅頭享用。雞鴨血湯最早由一個叫許福泉的小販首創,他使用一個俗稱“鐵牛”的深腹鑄鐵鍋燒湯,中間用鋁皮隔開,一半燙血,另一半以雞頭雞腳吊湯。有客人光顧,就從盛器裡撥出少許雞心、肝、肫、腸和小蛋黃,澆上一杓血湯,撒上蔥花,淋幾滴雞油,紅黃綠相間,煞是可愛,再撒一點胡椒粉,味道更佳。肝腸的鮮嫩、血塊的滑爽和湯汁的味美加上低廉的售價使得雞鴨血湯廣受食客青睞。

咖喱牛肉湯

上海最大眾的市井小吃,咖喱牛肉湯。早先上海本土居民不愛吃牛羊肉,以為腥膻。設宴招待客人,寧上豬頭,也不上牛排。開埠後,洋人登陸上海,才有了牛羊肉的專賣店,上海人才吃起了牛肉。實事求是說,牛肉湯以清燉為妙,但為了蓋住那股上海人骨子裡並不喜歡的膻味,聰明的廚師就用了重味的咖喱。這個方法的另一個好處就是:湯淡了,但顏色還是黃澄澄。其實用腳趾頭想想也就明白了,一鍋牛肉湯,從早煮到晚,不可能永遠是濃鬱的。但咖喱粉一加,似乎足夠濃鬱,好味自然來。湯汁鮮美微帶辛辣,雖然碗底只有小嘎巴氣薄薄的幾片牛肉而已,嚼入口中亦是回味無窮。

江蘇sha湯

Sha湯,徐州一帶著名的民間小吃。徐州菜特別黑乎乎、黏乎乎、辣乎乎,因為愛放醬油、愛用澱粉、嗜辣。傳說Sha湯起源於彭祖的“雉羹”,以雞湯為基礎,伴以麥片、面筋、胡椒粉、綠豆等原料,味鮮香辣,口味獨特,深受人們喜愛。Sha湯,其實就是一個疑問句——“啥湯”?因為中吃不中看,至今走不出徐州。

醃篤鮮

醃篤鮮是上海本幫菜,蘇幫菜,杭幫菜中具有代表性的菜色之一。在《國宴與家宴》一書裡,作者寫道:“所謂高湯,基本上是老母雞和老火腿慢火熬出來的,不過高湯之王則是那一鍋純正的醃篤鮮。”所謂“醃”,指的是醃製過的鹹肉,以金華火腿為上;“鮮”則指新鮮的豬肉或排骨、蹄髈和新鮮的竹筍。“篤”則是上海話中小火慢燉的意思。“醃篤鮮”當然就是用醃肉、鮮肉和筍一起燉的湯了。筍的鮮味自不必說,而醃製的鮮肉經過時間的打磨產生了特殊的臘香味,再加上鮮肉的那一絲新鮮滋味,三者疊加在一起,無需任何調料,已經美味的無以複加,無愧於“高湯之王”的稱號。

排骨藕湯

排骨藕湯是中國人餐桌上最常見的一道湯了,可是如果你喝過湖北的排骨藕湯,你一定會感到驚異:為何這裡的排骨藕湯特別香濃鮮甜?湖北人愛喝湯,有“無湯不成席”的說法,而排骨藕湯則是其中最具代表性、最廣為人知的一道湯。

為何湖北的排骨藕湯味道特別好?秘密就在它的原材料上。這裡的藕用的是湖北洪湖出產的九孔蓮藕,這種藕品質特別好,白淨粉嫩,生吃甘甜無渣。選擇其中比較面的部分,燉好後綿軟甘甜,湯裡都帶著那股甜味,又融入了排骨的香濃,又怎麽會不好吃呢?

香港碗仔翅

碗仔翅是粵港街頭常見的小吃之一,以前通常由小販在街邊販賣,因以小碗盛載而得名。過去,製作碗仔翅的小販常買些零散的魚翅(俗稱“翅頭翅尾”)作為原料,加入豬肉絲、木耳、冬菇以高湯熬製而成。吃的時候加入浙醋、麻油、胡椒粉等提味。雖然被上流社會視為垃圾食品,但這碗仔翅確實鮮美爽滑,因此大受歡迎。

如今,由於魚翅的價格年年高漲,正宗的以魚翅為原料的碗仔翅已難見到了,現在都是以粉絲作為代替。為了保持碗仔翅的鮮美口感,商家往往會在湯底上下足了功夫。一般採用精心熬製的鮮濃雞湯打底,加入爽滑的粉絲、脆嫩的木耳和冬菇,再加上滑嫩的肉絲,講究些的甚至會加入火腿和豬皮來提味,不得不說現在的碗仔翅入口鮮甜,仍然十分美味。

殺豬湯

喝過那麽多湯,殺豬湯你喝過嗎?在中國一些農村地區,每逢年底殺年豬,然後就要擺一桌豐盛的飯菜請親朋好友來吃飯,通常被稱為請喝“殺豬湯”。用新鮮的豬血、豬肝、豬花油,加上一些新鮮的瘦肉汆湯,那種香味真是難以用語言描述,只有親口嘗過才能懂得~

十全大補湯

十全大補湯起源於宋朝。宋朝的皇帝非常重視健康,讓各地的老百姓向朝廷獻醫書或醫方,然後命令太醫局醫官整理出書,於是就有了我國第一部由國家頒布的成藥方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十全大補湯就是其中一個流傳較廣的方子。此東加入人參、蟲草、白術、枸杞、茯苓、炙甘草、熟地、白芍、當歸、川芎、黃芪、肉桂10 味中藥,五味小料,五味調料,加雞、鴨、鵝、肚、排骨、肘子、鹿鞭、遼參、花膠等細火燉製而成,既是一道鹹鮮味濃的湯菜,又是一款藥膳,對身體有較好的滋補作用。氣血不足、久病虛耗、術後調理都可飲用此湯滋養身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